理论前沿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基于海南55027份样本的调查分析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12-19浏览次数:764


[摘  要] 本文基于海南高校55027份的大样本调查,从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政治取向、对共青团工作参与和评价3个维度管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基本学习生活状况总体比较满意;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具有社会责任感,政治信任处于较高水平;能积极参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维权较为理性。学校应持续做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思想引领,尊重个体,注重群体,精准有效地开展思想引领;贴近实际、贴近热点,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挖掘优势,加速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载体;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全团动手,全线统筹,大力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引领力和塑造力。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在共青团海南省委的支持下,本课题组于2019年成立并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专项调研,形成了本调查分析报告。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于2019年1月开始进行。课题组通过金数据网络技术平台向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等19所高校发放了海南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共收集了55027位大学生的数据信息,其中男性占比40.8%,女性占比59.2%,少数民族占比13.8%,共青团员占比81.6%,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3.5%,民主党派人士占比0.1%,群众占比14.8%。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生源为:来自农村占比48.3%,来自乡镇地区占比14.4%,来自县城及县级市区大学生占比17.2%,来自地级市区大学生占比11.7%,来自省会城区、直辖区各占比6.1%、2.1%。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以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为主,各占比62.1%、37.5%,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均占比0.2%。调查对象年级情况以低年级为主,大学一年级学生占比51.4%,大学二年级学生占比29.6%,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大学五年级分别占比14.3%、4.3%、0.4%。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情况:管理学占比24.7%,工学占比12.2%,经济学占比9.6%,理学占比9.2%,文学占比9.1%,艺术学占比9.0%,教育学占比8.7%,医学占比6.5%,法学占比6.1%,农学占比3.8%,哲学和历史学占比分别为0.6%和0.5%。调查问卷主要从生活学习情况、政治取向、对共青团工作参与和评价3个维度来管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课题组在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制作了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二、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

    我国的大学生是一个独立于家庭生活而又处于校园集体生活环境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对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良好的大学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1.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整体差距不大,生活消费水平适中

    从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来看,58.0%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5万及以下,21.7%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5~10万,9.3%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0~15万,4.3%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5~20万。高收入家庭相对较少,仅有2.7%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20~30万,1.7%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50万,1.1%的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50~100万,收入在100万及以上的家庭仅有1.2%。

    从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来看,7.0%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500元及以下,33.9%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500~1000元,34.3%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1000~1500元,15.4%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1500~2000元,6.4%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2000~3000元,1.8%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3000~5000元,1.1%的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5000元及以上。

2.大学生课余生活多以学习为主,对生活总体比较满意

    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来看:学习、发展其他兴趣爱好和网上看电视剧排在前三位,其选择人数分别为38931人、18314人和17811人;打游戏、刷微信朋友圈、学生活动、体育运动、社交聚会、看网络小说以及其他依次排名第四到第十位。其中,在选择学习的人当中,将学习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66.3%,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17.5%,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16.1%;选择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19.6%,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31.2%,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49.3%;选择网上看电视剧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23.7%,排在第二位的占比41.9%,排在第三位的占比34.4%;选择打游戏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25.5%,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39.3%,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35.1%;选择刷微信朋友圈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24.3%,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43.7%,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32.0%;选择学生活动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18.4%,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40.5%,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41.2%;选择体育运动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24.6%,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43.2%,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32.2%;选择社交聚会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15.3%,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34.3%,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50.4%;选择看网络小说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31.6%,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44.3%,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24.1%;选择其他的人当中,将其排在首位的人数占比30.2%,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19.3%,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50.1%。

    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生活的满意度各有不同。针对总体生活而言,对目前生活比较满意的大学生占比最多,高达53.6%,非常满意的大学生占比12.5%,不太满意的大学生占比24.2%,非常不满意及态度模糊的大学生占比各为2.4%、7.3%。对人际关系较为满意的大学生占比最多,达62.2%,非常满意及不太满意的大学生各占比17.0%、13.8%,非常不满意及持模糊态度的大学生占比各为1.3%、5.6%。家庭关系方面,显得相对和谐,感觉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的大学生各占比49.5%、41.4%,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及持模糊态度的大学生占比较少,分别为5.3%、0.9%及2.8%。个人情感方面,则是较为满意的大学生占比最多,达48.5%,非常满意及不太满意的大学生各占比24.9%、14.2%,非常不满意及持模糊态度的大学生占比各为2.9%、9.4%。

三、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

    大学生的政治取向是指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系统的认识、情感、价值、信念、态度等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我们所处新时代的经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1.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中93.2%的大学生赞同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超过89.1%的大学生同意此观点。对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点,92.9%的大学生表示认同。

2.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与了解是此次调研关注的重点。*****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海南地处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3.5%的大学生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坚定制度自信

    本次调查显示: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认识,超过93.5%的大学生表示认同。理论自信方面,超过94.5%的大学生认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制度自信方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观点,表示同意的大学生占94.1%,对于“不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我国能够实现比西方更加广泛、充分和健全的民主”这一观点,88.7%的大学生表示认同;在国家自信、民族自信方面,超过94.9%的大学生选择“即使可以选择,我也更愿意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绝对多数大学生的政治信任处于较高水平

    作为民众与政治体系良性互动的重要体现,政治信任是民众对政治体系的一种积极评价、期待及支持。政治信任可以分为3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对政治价值、政治制度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对公职人员的信任。为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信任情况,重点围绕当代大学生对于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法院、检察院、官方新闻媒体、公安机关、网络大V、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的信任程度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大多数学生都对党和政府比较信任。超过95.2%的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表示信任。对于基层党组织49.8%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34.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还有5.5%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49.4%的大学生对政府表示比较信任,39.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表示不太信任的占6.2%。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7.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36.8%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3.3%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

    在对公、检、法的信任方面,对于检察院、法院,51.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41.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3.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信任,3.2%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自己是否信任,并有0.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信任;对于公安机关,45.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44.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6.0%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信任,3.4%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自己是否信任,并有0.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信任。

    随着传播工具现代化,社会舆论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既可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又可影响政治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为了解学生对社会舆论的信任程度,课题组重点围绕“官方网络媒体”和“网络大V”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官方网络媒体的信任程度”高于“对于网络大V的信任程度”,特别是在“非常信任”方面,“官方网络媒体”更是明显高于“网络大V”。具体的数据结果是,对于官方网络媒体,49.0%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34.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11.4%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信任,4.4%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自己是否信任,并有1.0%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信任;对于网络大V,45.2%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信任,28.2%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11.3%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9.0%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自己是否信任,并有6.3%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信任。在对党群和社会组织的信任度方面,对于共青团组织,48.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40.2%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5.8%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信任,4.7%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自己是否信任,并有0.9%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信任;对于学生会组织,49.9%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21.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17.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信任,6.7%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自己是否信任。

5.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无宗教信仰,对“佛系”认可度并不高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宗教传播的渠道更加便捷,传播的人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理性,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自然受到关注。根据调查,55027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无宗教信仰,占抽样数据的86.8%。信仰宗教的成分中,基督教信仰占比1.7%,伊斯兰教信仰占比0.4%,佛教信仰占比6.0%,道教信仰占比2.0%,其他信仰3.1%。

    近两年来,“佛系”标签在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与发酵后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课题组围绕大学生对“佛系”现象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9%的大学生对于现在流行的“佛系”很认可,表示个人比较推崇,有24.1%的人对于现在流行的“佛系”不太认可,表示青年人应该追求更积极的价值观。有55.6%的大学生对于现在流行的“佛系”保持中立态度,表示个人不推崇,但别人认可的话觉得可以理解,有16.4%的大学生表示对此不太清楚。

四、关于大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参与和评价

    为更加全面了解大学生参与共青团组织活动的真实情况,课题组通过多选的方式就大学生平时参加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其他组织活动的情况展开调查。

1.大学生能积极参与共青团组织的活动,了解与关注程度较高

    77.1%的大学生平常参加团委学生会组织的活动,58.1%的大学生平常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54.0%的大学生平常参加公益组织的活动,9.1%的大学生平常参加其他组织的活动。

    针对大学生最了解和关注的共青团组织的有关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围绕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展开调查,结果显示:19.6%的大学生对“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非常关注,46.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关注,29.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关注,4.1%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关注。大学生参与共青团组织的具体活动,“青年大学习”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排在前三位,其选择人数分别为3419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1.9%,3198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7.9%,27180人,占调查总人数49.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课堂成绩单、其他、自强之星评选依次排名第四到第八位。

2.大学生对共青团工作有需求,现实评价有待提升

    *****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更好联系服务青年,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了解大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前提。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共青团工作需求综合排名第一的是就业创业,为4.22分。综合排名第二的是社会实践,为3.72分。综合排名第三的是解决思想困惑,为3.44分。综合排名第四的是专业学习,为3.27分。综合排名第五的是生活服务,为2.27分。综合排名第六的是身心健康,为2.04分,综合排名第七的是权益维护,为1.63分。综合排名第八的是其他类,为0.39分。

    同时,通过调查还可以看到:50.8%的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评价是“对我帮助很大”,35.2%的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评价是“对我帮助不大”,4.2%的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评价是“对我没有帮助”,9.8%的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评价是“感觉不到存在”。

3.大学生法律意识较强,维权较为理性

    针对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身边是否有影响安全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22.1%人表示有重大风险隐患,42.7%的人表示没有重大风险隐患,35.2%的人表示不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在表示身边有影响安全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的人中,认为风险隐患是学业就业压力大,抑郁症增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存在对校园日常管理不满情绪,第三是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第四是校园网贷流行,第五是其他,第六是校园性骚扰等校园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维权意识强烈,第七是身边大学生信教,宗教势力进入校园,第八是吸毒等违法事件侵入,第九是境外势力以各种形式侵扰校园,让大学生形成极左或极右思想。

    面对学生权益受损,共青团组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面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会主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自我维权,其中最主要的维权方式是找到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维护权益,占总调研数据量的78.8%。选择相对较多的维权方式还有诉诸法律及反映至辅导员或班主任处,分别占总调研数据量的63.3%、66.2%,选择反映至团委学生会及父母长辈的数据量分别占比44.4%、29.9%,选择极端行为和联名上书维权方法的大学生相对较少,数据量占比分别为2.8%、7.6%,持隐忍态度及模糊态度等方式的数据量占比则分别为7.0%、1.7%。数据反映大学生维权方式多样,维权方向正确,维权思维冷静。

五、问题与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课题组进一步分析挖掘其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如下。

1.注意尊重个体、注重群体,精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行为选择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差异性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日趋成熟,但一些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存在显著差异。比如根据针对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的影响因素调查,55027名大学生将家庭或长辈的影响、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学长或大学生间的影响排在前三位,而学校思想政治课或基层党团组织的影响、国内新闻媒体、各种网络平台、其他及境外新闻媒体依次排名第四到第八位。其中,在选择家庭或长辈的影响的人当中,将家庭或长辈的影响的人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79.3%,选择学校思想政治课或基层党团组织的影响的人当中,将其排在第一位的人数占比22.6%,排在第二位的人数占比36.8%,排在第三位的人数占比40.6%。调查所发现的群体差异问题,印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即大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主观因素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必须重视教育对象的群体差异问题,努力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既要遵循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一般规律,又要兼顾个别群体的鲜明特征和特殊规律。

2.贴近实际、贴近热点,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关心时事,了解国家发展的趋势,掌握国际发展动态,能更好地为国家多做贡献,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普遍对时事较为关注。比如自*****记发表“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得到了积极推动,引起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超过79.6%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关注。对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前途,43.7%的大学生表示很有信心,45.0%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有信心。其中,影响大学生信心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宣传是否到位。这表明,我们在加强时政热点问题教育过程当中,要下苦功夫、真功夫、深功夫,要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实际,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需求。

3.与时俱进、挖掘优势,加速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载体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极大丰富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但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如何进行网络引导的挑战。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涉网程度高,85.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达2小时,96.0%的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或微信,甚至有20.3%的大学生表示“因上网而影响了正常休息”。为加强网络阵地管理,进一步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各高校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九成以上受访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拥有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但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成效并不太理想。结果显示,“对于官方网络媒体的信任程度”高于“对于网络大V的信任程度”,特别是“非常信任”方面,“官方网络媒体”更是明显高于“网络大V”。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对于网络大V的信任程度”,依然有28.2%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信任和11.3%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信任。与时俱进,加速创新网络传播载体,充分利用多维宣传平台,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渠道的必要之举。要密切关注新兴的新媒体平台,适时进驻青年聚集的新阵地,持续做好舆论斗争,利用好主题网站或学校官方微博、易班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网络育人效果。要立足区域优势,注重实践体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青年文化产品生产、传播、体验、展示的阵地。如海南大学立足海南南海区域优势组建南海记忆工作坊,对于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认识南海、关心南海、经略南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全团动手、全线统筹,大力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引领力和塑造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激发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和主体利益的追求。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4]。今年9月10日至12日,共青团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特别注意把握全领域发展、全流程参与、全战线统筹、全形态展现,将思想政治引领元素融入团的各类工作形态,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深入学习贯彻*****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升共青团工作对大学生的引领力和塑造力,要牢牢把握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大学生思想深处、情感深处、心灵深处。做强正面宣传、拓宽传播矩阵,引导大学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着力建设一支会做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团干部队伍,要求所有团干部都具备思想政治引领能力,做“青年友”,不当“青年官”。要会在网络世界里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青年的要求有效链接,建立舆论引导、事件处理、信息反馈的畅通机制。真正实现思想共振、活动共办、平台共通、产品共创、队伍共建、人才共用、资源共享,切实扛起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当肩负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2]青年是共青团的生命力之本[N].中国青年报,2018-08-03.
[3]沈壮海,肖洋.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08-113。

[4]习近平:让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7-03.

    来  源:《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2期。

    作  者:林洪冰,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团委书记;郄海霞,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小平,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