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李芳、陈慧: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哲学意涵、内在特质与现实启示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12-25浏览次数:914


[摘  要] 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结合了马克思对劳动和幸福二者本质的探求。其哲学意涵主要表现在:劳动确证人的类本质,劳动是创造人类幸福之源泉,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使劳动者步入不幸的深渊,指明了劳动的异化造成了劳动者与幸福的疏离,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创造和复归真正的幸福。立足哲学视角发现,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体现了强烈的辩证性、批判性与人民性内在特质。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为新时代我国公民树立科学的劳动理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指明了前行方向。

[关键词] 劳动幸福;理论意涵;理论特质;现实启示;


  在马克思的劳动思想谱系中,劳动幸福思想是其中的重要议题与范畴,它涉及人类劳动的主旨与价值,也关涉幸福的真谛与践行路径。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核心是揭示劳动与幸福之间的关联性,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展现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的光明前景。劳动幸福思想体现出追求自由自觉劳动,最终实现劳动解放的价值导向。本文在对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进行哲学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内在特质并论述其现实启示,以探求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为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树立科学的劳动理念,为新时代倡导辛勤劳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引。

一、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哲学意涵

  关于“人类劳动”的认知,古今中外思想家曾提出过不同的见解,而马克思则是使人类社会劳动观实现科学化体系化的杰出代表。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在其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初步阐述了劳动的“对象性活动”“人对自然界的改造”等思想内涵;在晚期著作中,马克思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了劳动的概念,主要揭示了劳动蕴含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内涵。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积极和愉悦的主观体验。幸福体验不仅包括物质的满足,还有精神的愉悦,两者紧密联系。何谓劳动幸福?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劳动与幸福的基本关系、异化劳动与幸福的逻辑关联、复归劳动幸福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由此构建了科学完备的劳动幸福思想体系。

  (一)劳动创造人类幸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经详细而深入地论述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劳动、需要、交往和意识四个要素组成。其中,劳动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元素。“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96由此可见,正是劳动让人和动物根本区分开,人在劳动中证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由此使人的本质得以规定。劳动不仅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还创造了人本身,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2]992伴随着人脑和感觉器官的逐步完善,人类特有的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便形成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988正因为此,类人猿进化为人,猿群才得以最终进化为人类社会,并在劳动过程中锻炼了体能与智能,感知和享受幸福。在这层意义上,劳动为幸福感的生成创造了前提和基础条件。

  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这个桥梁和中介改造自然从而获得了食物、衣服、住房以及所必需的工具,也正是这些生活资料保证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因为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207-208。马克思还曾直接提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473劳动不仅能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能创造出璀璨夺目的精神财富,创造世间一切美的艺术与文化。“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53换句话说,动物无法感知美和幸福的存在,而人却能够体悟幸福并创造幸福。这一幸福的真谛就在于人类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构造人类自己的生活世界。

  (二)劳动的异化造成劳动者与幸福的疏离。劳动创造幸福的规则并没有在实践中得以践行和体现,反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被打破了,从而产生了劳动的异化,进而促成了劳动者痛苦与不幸的社会现实,造成了劳动者与幸福的疏离。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加的同时劳动者却日益贫困,这种“异化”的社会现实导致了人的本质“遭受了巨大的灾难”,由此也激发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受剥削的根源开展研究,其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运用逻辑思辨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的分析方法,分别论证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第一,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作为劳动对象、劳动的结果是人自身的“现实与作品”。但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工人认为劳动产品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资本家用工资购买来的商品。马克思指出:“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5]47在现实生活中,工人所创造的许多劳动产品不仅成为资本家在经济上控制工人的筹码,部分产品甚至成为了资本家镇压工人解放运动的暴力工具。第二,劳动行为异化。具体表现为工人的劳动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是被迫实现他人的需要而劳动。“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5]50工人在没有进行劳动生产的时候感到自己是相对自由的,一旦走进工厂开始劳动,便感到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束缚,总想通过一切办法来摆脱劳动生产活动,劳动的时候是痛苦的,没有劳动反而让工人感觉到舒服和自在。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在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6]56。劳动就其本质来说,本来应当是在人类自己意识支配下的自由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中变成了单纯的为维持肉体生存而不得不被动地机械劳动。第四,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5]54人同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阶级对立,也就是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对立。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工人,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7]165工人通过异化劳动不仅生产被异化的自身,而且导致了人与他人关系的异化。工人用自己在劳动中所承受的痛苦为资本家带来享乐,资本家对财富进行挥霍享受,满足个人短暂的贪欲,原先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关系被敌视关系所取代,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成为一种带有强烈对抗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再相互信任,没有了温情的人文关怀,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结合和相互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整体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劳动异化现象并没有因此消失,劳动者在与他人、工作、自身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异化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已。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预示只有消灭了剥削与压迫之后,劳动人民获得了真正的劳动解放之后,人民幸福才能成为现实。

  (三)解放劳动,复归劳动幸福。在马克思晚期的一些著作中,他多次谈到未来社会的劳动形态。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即是对私有制的摒弃和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到那时,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将彻底消失,劳动对人来说不再是外在性的东西,劳动不再具有异己性和强制性,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8]16。劳动产品不再是统治人的东西,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劳动将从“必然劳动”迈向“自由劳动”,最终实现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在此情境下,劳动者才能克服“对物的依赖”,才能在劳动过程中收获快乐,才可以通过劳动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享受幸福生活。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劳动的“自由解放”状态作了美好而生动的描述和展望:“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7]537在社会分工从自然分工转为自发分工进而演变为自觉分工的情境下,人成为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平等的自由的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甚至渴望,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源。在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和条件上,马克思认为要消除异化必须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灭剥削、消除压迫,“自由人联合体”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人的发展才将是全面的和自由的,每个人才是真正自由而幸福的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7]185但是马克思也告诫我们,旧的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以及私有制的消灭并非短期内就能实现,自由劳动作为共产主义这一美好的终极社会形态的表现,其真正实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数代人长期不懈的拼搏奋斗。

二、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内在特质

  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从哲学的视角审视人类劳动和幸福问题,凝聚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幸福问题的理性思考,是在与资本主义长期斗争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有其独特的内在特质。

  (一)辩证性。第一,劳动幸福要求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9]7。显然,马克思在这里将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社会幸福相结合,认为“为人类工作”是个人获得并真正享受最高幸福的途径。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不仅是他自己的职业理想宣告,也是马克思自己心灵的告白。马克思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切身感受,提出了人不能从自利自私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劳动和选择职业。只有当劳动者具备为全人类服务的意识和为全人类幸福奉献的精神时,才能最终获得人生终极幸福。在这篇论文里,马克思首次谈到了职业劳动和人生幸福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马克思提出了只有劳动才能帮助个人实现抱负和人生理想的观点。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青年应该选择能够带给我们最高尊严的职业,这种职业是和整个人类的共同目标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青年才能实现个人的抱负、充实人生和获得幸福。马克思认为,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工作的人达不到快乐和幸福的至高境界。“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9]7只有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把个人切身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的职业和劳动,才能使我们享受至高的持久的永恒的幸福和尊严,才能使我们享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层愉悦体验,这种幸福快乐是自私自利的人无法体会和得到的。

  第二,劳动幸福要求实现是自然物质领域和社会关系精神领域幸福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工人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仅能维持其最低的生存需要,只是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维持肉体生存。因此,工人既无法通过劳动而获得体面生活的物质基础,更无法在劳动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缘于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者“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从而陷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不幸之中。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为了维持生存,仍然需要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随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需要还会不断扩大。因为“幸福不是凭空存在的,也不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它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10]全体社会成员将会日益富裕,享受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劳动的特点在于不再是被迫的、强制的,而是变成自觉自愿的愉快的事情。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其本身已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真正成为个体自我的存在方式,人在劳动中确证了和关照了自我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和涌流,从而在劳动中体悟到愉悦感和幸福感,实现了在自然物质领域和社会关系精神领域的统一,也就是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满足和改善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得到充实与成长。

  (二)批判性。正如马克思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批判性一样,他的劳动幸福思想也具有深刻的批判特性。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资本主义不体面劳动以及异化幸福观,揭示导致劳动者不幸的根源,终极目的是要找出一条能够给劳动者带来幸福的康庄大道。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当社会关系在资本的逻辑中运行时,马克思以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显示出的异化现象作为批判对象,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的神秘面纱。劳动异化的四种形态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勤奋但是贫困不自由的痛苦生活状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感性的外部世界并不属于劳动者的劳动对象,工人反而成为了自己劳动对象的奴隶。他们把幸福奉献给了他人,留给自己的只有苦难。随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加剧,劳动者离他们的幸福生活也就越来越远。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体面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作为人并不是目的,而只是资产阶级获利的工具,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非人道现象严重,现今仍然有部分企业主非法大量雇用童工,并且劳动生存环境恶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描述:“在这种永无止境的苦役中,反复不断地完成同一个机械过程;这种苦役单调得令人丧气,就像息息法斯的苦刑一样;劳动的重压,像巨石般一次又一次地落在疲惫不堪的工人身上。”[11]486单调无趣倍感压抑的劳动,使劳动者身心俱疲,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尊严和体面无从谈起,幸福感的生成更是遥遥无期。

  马克思批判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异化幸福观。马克思认为,不管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还是资本拜物教,都只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代替和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为资本主义剥削服务的。现代社会有些人受其影响崇尚“金钱至上”,迷恋权力和享乐,陷入了由物欲膨胀而形成的巨大精神旋涡之中不能自拔,背负着金钱的枷锁蹒跚前行。他们在这种贪欲和高额消费中失去自我,逐渐沦落为物欲的傀儡从而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三)人民性。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始终坚守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和幸福实践的道路,极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门为全人类谋求共同幸福的学问,这是其人民性中“为了谁”的主要表现。马克思从不隐瞒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价值选择,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实际上还承担着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理论使命。马克思始终坚守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代言,自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理想。他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就是为了挽救贫苦的劳动者于水深火热之中,引导无产阶级勇于斗争,追求幸福。正是因为人民性,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时至今日依然得到人民的认同与推崇。

  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人民性还体现在幸福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经由人民辛苦劳动来创造的,从而解答了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依靠谁”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类通过劳动才得以诞生。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没有现实的个人这一主体就没有“世界”,更不会有美好的“幸福生活”。人通过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通过劳动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精神世界的幸福。因此,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蕴含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特质,劳动幸福的获得需要充分发挥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通过人民群众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三、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现实启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伟大梦想。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方面,此三者本质上均指向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人民幸福。无论是从宏大叙事还是从个体存在出发,人民幸福都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终极目标。新时代我们追溯和重温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一)加强劳动观教育,树立辛勤劳动的理念。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启示我们,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有意识的人类劳动创造自身的幸福,人们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类存在物,也才能体悟到自己是幸福的缔造者。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鼓励劳动者发挥劳动热情,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陶潜的《劝农》中载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易经》中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书·大诰》中有“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的语句,印证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于劳动富于创新创造的伟大民族。习近平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2]然而,事实是劳动产生幸福的理念到目前为止并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和推崇。因此,我国有必要大力加强劳动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劳动观教育,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幸福应该成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提倡尊重劳动、崇尚劳动、重视劳动、因劳称义的价值导向。”[13]要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积极培育劳动者敬业奉献精神,摒弃错误的消极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劳动观,鼓励劳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学校、家庭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走上经常化、日常化、常态化的轨道。

  (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应是和谐的劳动关系,但是现实中,造成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依然紧迫而艰巨。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关于“人民性”的初心特质为我们探索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示。当前我国社会劳动关系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部分私营企业以人为本观念欠缺,践踏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严重。特别是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能过剩等原因,企业内部不和谐的因素还在逐渐增多。由于受到资方的干预,本应该维护劳动者权利和利益的工会在调节劳动关系矛盾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强制劳动者加班加点,想尽办法压缩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加速了劳动矛盾的激化。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积极保障劳动者劳动权作为突破口。具体而言,应提升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及时赋予执法部门有效的执法权力,建立清晰的执法标准,规定企业在采用新的劳动效率标准之前,要聘请权威部门进行公正性评估,推进网络工会或智慧工会建设,为职工提供更精准、更温心、更便捷的帮扶服务等等。

  (三)创设优良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实现幸福体面劳动。劳动不仅是幸福的源泉,还关系到劳动者的尊严和人生意义的实现。没有体面劳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就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体面劳动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也有利于激发最广大劳动者实现中国梦的热情。当前,我国仍存在着一些制约体面劳动实践的问题。比如,劳动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劳动者未能因为劳动付出而得到应得的收入,没办法过上体面生活。相反,那些少劳多得者甚至是不劳而获的人却自觉体面,并且认为劳动者不体面。又如,就业难的现状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难题。目前,就业歧视、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保障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一方面,应确保劳动者能顺利就业,逐步破除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就业歧视和就业障碍,创设相对宽松、便利的就业环境,包括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使劳动者能够享受劳动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凝聚敢于创新创业的正能量。此外,还要通过同工同酬和职工福利等举措逐步提升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监督企业诚信守法,按时按量缴纳社保费用,使劳动者从劳动中收获更多的价值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章来源: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芳,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慧,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和谐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7BKS167)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