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5-04浏览次数:173


本报记者:吴楠

  

    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第五届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的思想及对人类的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始终闪烁真理的光芒

  

    谈到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的《共产党宣言》时,常州工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萍霞表示,《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以来,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它阐明了共产主义的真谛,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真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发展,赋予中国共产党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当代表达,蕴含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光芒和实践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志丹认为,《共产党宣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及其价值观的虚假性,阐述了共产党人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中的角色、使命、目标和策略等。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不仅有助于深化当代学界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而且有益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尚洪波说。

  

    “要系统深入学习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应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维度,从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表示,学者们要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

  

    《江海学刊》杂志社总编辑韩璞庚提出,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便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方式之一。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形成。学者们应不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面向中国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哲学的反思和追问,构建自己独立的话语系统、知识体系、演绎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立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

  

    韩璞庚表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派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这要求学者除了面向实践进行哲学反思和追问,还应当在问题域形成的过程中,尊重合法的“偏见”,达成视域的融合,逐渐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并对中国问题进行语词提炼,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构建标志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会学者表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推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既在理论层面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旨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价值关系,又在实践层面继往开来,立足新时代,拓宽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空间。”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赵继伟说。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健表示,由于不同民族、国家、地区历史文化不同,发展程度各异,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确认和认同也不尽相同,因而增进相互间的认识、理解、互信和共识,提出能够为各方理解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才能构建休戚与共、步调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泰州学院副校长周建超认为,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必须面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客观存在的差异。应以自觉的理论力量和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和现代生产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对世界的示范效应,通过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建设,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