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刘经纬、郝佳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探赜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6-15浏览次数:355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高校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后产生的积极感觉体验,主要由表层的情感获得感、内层的思想获得感和深层的行为获得感组成。教育对象的积极化参与、教育内容的契合化整合和教育方法的开放化选择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内在逻辑。面对新论断、新部署和新要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应该进行多边沟通理念重塑性调试、多向对话机制融合性互通和多方教育力量协同性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领悟更加透彻、思想更加升华。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马克思曾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51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注重人本化价值理念,将契合人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强调指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2]366,对工人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躬身实践,深入了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探求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接受习惯,牢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意义,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行。习近平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思想极其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让学生享有更多获得感。面对新论断、新变化、新部署、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学生获得感的生成作为重要视角。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价值意蕴

  

    “获得感”一词的首次提出是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何谓获得感?“获得感”(thesenseofobtain)一词由“获得”(obtain)和“感”(sense)两个部分复合而成,“感”是中心词汇,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指客观或主观事物对人的触动与刺激而产生的感觉;“获得”是习得、取得与赢得之意,既可以是一种动作,也可以是一种状态。获得感是由于取得收获成果而激发的一种满足情绪与情感体验,是实在性的收获而触发的感觉。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因实实在在地收获体验而产生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感受”[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体现在多个层面,情感获得、思想获得和行为分别是其表层价值意蕴、内层价值意蕴和深层价值意蕴,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清晰层次。


(一)精神激励:表层情感获得感


    情感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意蕴的表层价值,是学生在接受一系列有意识、有系统、有目标的教育影响后所产生的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初始阶段和首要步骤。心理上积极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形成的初始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输入的起点,更是思想获得和行为获得的重要基础和情感源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情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分类。一类是积极情感获得和消极情感获得,这是按照产生情感获得感的性质而划分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接受了一系列的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可获得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获得是教育对象在解释教育后而获得的积极正向的情感追求,一般来讲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促进因素;而消极情感获得则是由于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等不够得当等其他因素而导致的负面情绪和感受,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子。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获得感中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赞同的情感获得,应遏制和避免消极的、负面的、排斥的情感。另一类是主要情感获得和次要情感获得,这是依据情感获得感的地位而划分的。学生产生的情感状态有处于主导地位的情感,也有处于服从地位的情感;有主要的情感,也有次要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获得感主要依赖于主要情感获得产生的影响,但次要情感获得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获得的情感是有不同层次和不同地位的,更需要引导学生主要的情感获得,它应当是充实、幸福的体验。情感的获得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起始步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学生的主要和次要情感获得,让学生主要感受到充实感和成就感,得到精神和心灵上的受益,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主线。


(二)价值引领:内层思想获得感


    思想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意蕴的内层价值,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中、后期所产生的思想升华之后形成的充实感和实在感。相比于表层的情感获得,思想上的获得感则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是情感获得和行为获得的桥梁和纽带,起到“中转站”的作用。学生的思想获得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想认知获得。思想认知获得就是指受教育者在一系列的教育过程中取得的思想层面和认知层面双重的实在性得到,它是思想境界的升华和知识水平的提升所产生的满足与愉悦感。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和学习是思想获得的始发点,进行实质性内容的深入思考是将教育内容从单纯表象的情感转化为理性系统的思想的关键一步。教育内容有机进入学生的头脑,经过理解、学习、记忆、升华等一系列思维加工,是学生进行思想认知获得的演变过程。第二,思想态度获得。思想态度获得就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后,在思想态度方面所取得的提升与进步,进而引导人们以科学的思想态度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问题。思想态度的获得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子目标,也是教学目标中的分目标。学生获得端正的思想态度,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在今后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思想态度的获得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坚定而端正的思想态度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过程。第三,思想意志获得。思想意志是人们在思想状态、心理素质和行为举止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思想意志获得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后取得的思想意志上的坚定和强化。思想意志是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有力支撑,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劲的思想意志作为支持,在经过了遇到困难、直面困难、排解困难的过程后,学生更易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三)目标导向:深层行为获得感


    行为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意蕴的深层价值,是教育对象在情感获得和思想获得的基础上产生的行为上的发展转变而由此生成的肯定和正向的感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价值意蕴的本质飞跃,也是指导人们对世界充分认识和正确改造的直接动力。行为获得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人行为获得感。私人行为获得感是个体自身在行为方面产生正向变化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在私人行为层面的获得感是一种内发力量,是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学生在行为上的诉求大体吻合而产生的认同感。个体的私人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社会的标准也被学生发自内心地接纳,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在私人行为方面的获得感是生成社会行为获得感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二是社会行为获得感。社会行为的获得感可对学生发挥一种激励与导向功能。人是组成社会的个体部分,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社会行为,如社会行为的获得感是人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鼓励,人的社会交往行为有了社会行为获得感作为强劲支撑而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就是社会行为获得感的激励功能。再如,人的模仿行为和学习行为因为有了社会行为的获得感,就为获得实践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对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起到实质性的导向作用,进而指导人们的制造行为与创造行为,获取改造世界的成功,这就是社会行为获得感导向功能的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内在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具有强大逻辑的精神力量,承载着深刻的内涵与理论意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内生机理、衍生机制和共生机能的融通,是教育对象的积极化参与、教育内容的契合化搭配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选择的交汇,它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领悟更加透彻、思想更加升华。


(一)内生机理:教育对象的积极化参与


    学生的参与度是其作为教育主体地位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生机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铺垫,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中,达到最佳理想目标。教育对象参与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前的积极化参与。教学前的积极化参与就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前最大程度地做好思想与物质的准备,教育者要更加了解学生的求知欲望、理论基础和思想水平等。学生教学前的参与度是教育过程中他们是否能够踊跃积极地参与从而获得积极感受的重要起始点,如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前准备中,学生能够参与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先行渗透等教学前准备工作,便会自然而然地激发他们自己的受教育热情,势必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第二,教学中的积极化参与。教学中的积极化参与是指教育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上踊跃参与。教学中的参与度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让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之间平等相处、交往互动,助推学生从“学习”向“研究”的转变,从而建立起师生思想交流的“立交桥”,营造一个师生共参、对话交流、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4]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第三,教学后的积极化参与。教学后的积极化参与是教育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教学后的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暂时停止,但是教育可以无限延展。教学后的延伸可以分为理论延伸和实践拓展,两者又是有机结合的。理论的延伸即在教育后进行的延续性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自发进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能够高效激发和持久固化。实践的拓展是另一种延伸教育,提升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也是衡量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参与度的一种重要提升手段。


(二)衍生机制:教育内容的契合化搭配


    教育内容应该将直面学生关切、谋求学生共识、化解学生困惑三维进行一体化整合设计,既有机统一又密切配合。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硬性支撑和深厚根基,其契合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内容的覆盖与学生需求的契合。教育内容的覆盖契合学生需求是指教育内容的整合与选择要最大程度符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接受习惯和求知需要,教育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能提升知识获取的效率,激发学生的满足感。教育内容的整合与选择是一个多重意味与固定品位相统一的过程,既要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又要最大程度契合众多群体对象的要求,更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差异需求,科学权衡不同学生对教育内容多元化需求的平衡博弈点。第二,教育内容的性质与学生需求的契合。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指的是教育内容应该注重充裕性、真实性,激发受教育者由此衍生出获取感和认同感。教育的内容应在既继承传统又革故鼎新、既注重科学性又注重思想性、既接受思想内容又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或相同的对教育内容的需求。第三,教育内容的反思与学生需求的契合。教育内容的反思契合学生需求指的是教育要通过及时深刻地反思和自省来缩小与学生需求的差距。反思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反馈步骤,主要包括教育者的供给内容、教育的目标、内容、技巧、态度、效果的反馈机制,和学生的受教育过程、整个教育进程的效果和方向等一系列的反思和改进机制,它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高质量生成的内在机理之一。通过反思反省的方式促进学生需求的契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重要步骤。


(三)共生机能:教育方法的开放化选择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施加、受教育者承担的双向沟通和联结的重要纽带。开放、和谐、有效的教育方法可让教育者和学生达到理想的共赢、共生状态。教育方法开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方法针对化。教育方法的针对化是依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阶段的特征而采取的针对性方式,打破了教育方法固化的藩篱。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衍生诉求的关键词是“契合”,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也同样属于契合机制的一部分,以针对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注重矛盾的普遍性,又强调矛盾的特殊性,依照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第二,教育方法创新化。教育方法的创新化是为了适应新一代高校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习习惯,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顺应社会和历史趋势而对教育方法进行的创新性变革。教育方法创新化是传统方法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着力彰显与时俱进的时代诉求,做到教育方法多元、多样、多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的应有之义和获得感生成的价值旨趣,更是学生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的现实要求。第三,教育方法协调化。教育方法协调化是指各种不同教育方法的整合与实施,让学生更易接受,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准入门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教育方法协调化是教育方法应该具有系统优化的特点,达到协调一致、连贯自然、环环相扣。教育方法的协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依赖路径,优化教育方法,使各种教育方法既高度分化又深度融合、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依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高效生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实践考量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376


(一)理论建构:多边沟通理念重塑性调试


    首要应明确双向沟通理念的理论性内涵。双边规律是双向沟通的理论依据,即师生双方应处于良性沟通的融洽氛围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融合。而高效能的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将双边规律的理论抽象扩大升华为实践诉求,进行多重建构,组织促进多重双向沟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廓清“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认识,这是基本的双向沟通的深刻基础。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先觉优势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堂活动中起到主控性作用。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客体,教师应有意识地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第二,梳理“教师给予、学生吸取”的思想。这是双向互动的第二重理念内涵。教师应当包括但不局限于在课堂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更应该是营养的食粮、流动的食粮,主动提供、积极给予,了解需求、满足需要,促使学生吸取,激发学生成就感和充实感。将“提供——吸取”的机械形式转变为“深入了解——高效提供——有机吸取”的理论逻辑。第三,建立“教师学生互助互联”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应当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互助互联的新型关系,双方应该在组织、思想和精神上处于平等地位,合作共享、互动互利、协同共治,产生网络化和扩散化良性影响,打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科学地位,做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活化剂。


(二)制度建构:多向对话机制融合性互通


    多向对话机制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制度支撑。对话是存在于多个单位间的交互过程,要使学生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多个维度的双向对话是必要条件,构建并完善多向对话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健全师生对话机制。教师应当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作为基底,并建立有效的回应机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教育对象的需求,而忽视教育者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能力,而是要促进教育者的供给与教育对象需求的供需互动,实现高位对接。”[6]教师应该尊重、倾听、了解学生,将学生的需要在课下一体化掌握、在课上集中化满足。有效的回应机制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乐于与教师互动交流,促进知识、思想和精神在师生之间的开放传播。第二,完善同侪对话机制。同侪对话主要指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体系,同侪对话由于地位上的实质性平等更易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思想碰撞,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促进教育过程的高效率。第三,优化内外对话机制。内外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的拓展与广度的外延,应该积极开展学科内外、学校内外、国家内外等一系列的互动对话交流活动。学科内外的交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点向多个学科交叉辐射;学校内外是一种纵横交流的形式促进多方协同参与;国家内外的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比较和学习的过程,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提供第三方评估,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应然规范。


(三)力量建构:多方教育力量协同性整合


    教育部党组通过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指出:“会同多个部门多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7]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与否、效率高低,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方教育力量协同并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领导力量。如党的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强力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指导,学校党委全面落实方向性文件、指导性思想等,将提倡的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学生切身感受到宏观力给予的重视与支持,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重要催化剂。第二,整合社会力量。学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家长应该与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互相协助,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一体化协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强大的中坚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关键节点。第三,利用网络力量。如微媒体平台、社会网络实践平台等。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将赋予时代新意的教学资源与手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灌输又不忽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既传授知识又提升思想,知识性与思想性相高度融合。躬身实践增强学生参与度,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6).

[4]郗厚军,康秀云.基于学生获得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转型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程仕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本特征与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

[7]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7-05-12.

  

(原载《思想教育研究》,作者刘经纬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