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6-25浏览次数:8112

  

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着力把握几点:在“同向”方面,要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在“同行”方面,要解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的辩证关系,“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才能为“同行”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结伴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要提炼核心课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建构以“思政课程”为主导的同向同行运行机制;要加强制度创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根本保障。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因势而新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看到高校合力育人的必然性,这就需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内涵


    “思政课程”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思政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总有其边界,具有有待提升的地方。由于“思政课程”的特殊性,使得“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更强调政治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真理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复杂性社会需要从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样,也需要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思政课程”本身。“课程思政”正满足了以下这两个方面的需要。


    (一)从“边界”的概念走向“边际”概念


    立德树人涉及各学科、各类型的课程体系,“思政课程”体系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或说核心的部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但是,“思政课程”体系总有其边界。这种边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程”育人的功能发挥。这就需要“课程思政”来补充。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289事实上人遇到的思想问题总是复杂的,人的问题复杂性突破了某个学科界限,涉及多学科问题,因而用“边际”的概念更好地适应现代问题的复杂性,进而提升多学科协同回答问题的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立德树人,不仅要讲政治、讲信仰,还要讲思维方式、讲智慧。简而言之,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说到底,不仅要讲政治,讲立场,还要讲能力、讲智慧,讲德才兼备。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国际性眼光,这些都要求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思维方式,要有适合全球化进程的创新能力等。“课程思政”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思政课程”的相对“不足”。因此,设立“课程思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高校合力育人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因而,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科学内涵


    进入新时代,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两者同向同行。习近平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当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然而,“课程思政”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要弄清楚两个基本概念:“同向”与“同行”,它们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向”问题的理解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至少可以考虑几个向度: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归纳起来主要分三个层面:即要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


    1.政治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首先要在政治层面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要把握政治方向,要树立大局意识,把握政治大局,与“思政课程”一道,共同推动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政治认同(这里包含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培养中华民族情感、对当代中国政治认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同等)。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两者不能相互拆台,不能阳奉阴违,借船出海。简单来说,“思政课程”正面阐述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课程思政”要遥相呼应,不能拆台,甚至走向对立面(尽管这里还包含一个重大问题即“思政课程”对内容的理解和“课程思政”在内容上理解的差异性,因为学科的差异性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国家大局、政治大局是始终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不容含糊。


    2.育人方向的一致性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必须要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育人方向上保持一致。不管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归根到底在于育人。然而,其方向一致性问题,最核心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当代中国,育人方向要统一到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层面上来,培养人才是为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是为了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增强道路自信;是为了增强理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服务的,增强理论自信;是为了增强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增强制度自信;是为了增强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增强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向上都要统一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认同层面上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问题,这是解决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文化能否自信,关乎教育根本,尤其是当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当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下,文化能否自信起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毫无疑问都深层次地触及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问题,但是,“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必须要“思政课程”所阐释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在总体上要保持一致,两者要统一起来,不能各说各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统一性问题,统一到哪个层面上,亟待深入研究。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说要统一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当代中国价值观认同、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同层面上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层面的统一性,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两者的共同认同,也是共同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始终要保持一致性,坚定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只有解决了它们之间的“同向”问题才能比较好地落实“同行”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结伴而行、步调一致才是彰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根本之道。


    (二)“同行”问题的理解


    所谓“同行”问题主要是要解决“课程思政”如何与“思政课程”步调一致,合力育人,合力培养人的问题。为此,至少要考虑几个问题: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


    1.所谓步调一致性,就是要使“课程思政”在事关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始终与“思政课程”同在一个频道上。即是说,纳入“课程思政”系列的课程要在课程标准上进行顶层设计,在课程大纲、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修订和统筹考虑,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修订,从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融入当代中国的价值要求,紧紧把握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的底线、育人的规范、育人的时代要求等。


    2.所谓相互补充,其目的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补,建构两套互补型的课程体系。为此,不能把“思政课程”建成“课程思政”,同样,也不能把“课程思政”建成“思政课程”,它们两者之间功能是相互补充的,构成以“思政课程”为轴心“课程思政”为补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要继续深化“思政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厘清“思政课程”的功能和边界,建构有限度的课程教学体系,明确哪些是“思政课程”重点要讲的东西,哪些是不能承担的任务,从而为“课程思政”的课程设置提供空间和要求。“课程思政”的大纲设置要在深入研究“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各门课程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和定位,进行错位性补充一些内容。


    3.所谓相互促进,主要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课程思政”要促进“思政课程”建设,同样,“思政课程”也要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这里要解决两个大问题,即“课程思政”在何种意义上促进“思政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为“思政课程”提供学科支撑、理论支撑、队伍支撑等。“课程思政”的多学科性有利于“思政课程”汲取营养;“思政课程”也只有根植于“课程思政”才能孕育更美的花朵。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也要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树立好课程建设的示范标准、教学规范标准、政治导向标准等,进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尤其是政治方向上,“思政课程”要紧跟中央精神,始终在关注、学习中央精神上要走在其他课程的前面,应该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教学标准,在某些领域引领“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而构成两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4.所谓共享发展,主要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共享是人类共同获益的一种价值追求。在信息化时代,课程资源共享是一种重要趋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及时共享信息和资源,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享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观念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资源共享、教学方式方法共享等。不断优化共享结构,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享发展,协同发展,形成协同效应。


    (三)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的辩证关系


    同向同行的问题实质上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问题。“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既要明确“同向”的重要性,又要明确“同行”的现实性、可行性。“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才能为“同行”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结伴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来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同向”问题,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为此,必须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方向要向“思政课程”靠拢,在政治上、信仰、核心价值上保持统一方向。“同行”属于实践范畴,要求如何去做到结伴而行,通过结伴而行,又反过来检验我们的“同向”的方式方法问题,形成同向同行的联动效应,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主要对策


    2018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啃下一批‘硬骨头’,包括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解决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6]其中,就把“课程思政”作为“硬骨头”来啃,可见这一问题是亟待进一步破解的大课题。为此,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


    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不能把“课程思政”上成“思政课程”,也不能简单地归纳为通识课。这就需要对“课程思政”系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进行定位。一般而言,可以定位为“思政课程”的外围课程,或“思政课程”的拓展课,或综合素养课,抑或与“思政课程”遥相呼应的课程。笔者认为,目前如果定位为综合素养课程比较具有可行性,它是基于“思政课程”和专业课之间,但又彰显立德树人价值的课程。另外一个定位在于明确校内“课程思政”和校外“课程思政”两种类型。就前者而言,不管如何定位都必须要处理好“课程思政”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要对现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梳理,搞清楚哪些课程可以纳入“课程思政”,制定遴选机制,对现有课程进行遴选,挑选出适合作为“课程思政”的课程,进行加工改造。避免“课程思政”泛滥,也避免消解专业课程的定位和功能。


    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厘清校外“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政”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课程,还必须要向外部拓展,即向社会拓展。“课程思政”是联通校内外的重要桥梁,也是打通大中小德育实践平台的重要桥梁。“课程思政”的校外课程如何建设,跟原来的德育实践基地是什么关系,要搞清楚。积极创新现场授课模式,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形式,借鉴有关干部学院的现场授课模式,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而反过来提升校内“课程思政”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校内校外联动互促,协同发展。


    (二)提炼核心课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的设立要重视策划,既要遵循课程建设的规律和逻辑,又要遵循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规律、大学生接受特点和规律以及结合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国家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对接,提炼核心课程,创立新课程。另外,还要继续优化中国系列的“课程思政”。自2014年以来,上海开设以中国为主题的课程“大国方略”。之后,在上海高校形成规模效应,目前上海高校已形成以中国为主题的“课程思政”系列,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进一步优化以中国为主题的课程系列,不断建构更加完备的课程体系。当然,也要解决为开课而开课的现象,在以深化中国主题系列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


    要逐步探索以社会共享为主题的“课程思政”系列。在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课程设置的经验总结基础上,逐渐探索社会共享主题系统课程,形成共建共享、共享发展、共享成果等系列“课程思政”,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难题的理论认识和理论阐释。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未来的社会发展走向信息文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信息文明时代,共享理念、共享智慧、共享发展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素质。


    要逐步探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课程系列,探索和挖掘能够增加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的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跟世界的命运更加紧密,习近平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强调“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7]545的理念,强调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从人类的高度来洞察当今世界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积极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课程思政”,成为当前“思政课程”建设的坚强后盾,亦即成为激活“思政课程”的动力源。


    (三)建构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同向同行运行机制


    建设“课程思政”不是要削弱、抑或取代“思政课程”,而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必须要明确“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这个主导地位不是说“思政课程”要去主导其他课程,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课程”要占核心地位,“课程思政”系列课程起到补充作用。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此,要建立“以一导多”的运行机制,所谓一即“思政课程”,所谓多即“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建立“以一导多”,就是要在重大问题上“思政课程”要起到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引导“课程思政”建设。要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联动机制,形成协同效应。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要同向同行必须要有一种联动机制。建议形成以学校党委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相关开设“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学院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协调合作,打通“课程思政”系列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和教师队伍,形成全校自上而下重视这两种类型课程建设的格局。


    (四)加强制度创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供根本保障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最终依靠制度保障。当前,在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日趋成熟的时期,不管是盘活存量,还是做好增量工作,都离不开制度设计,需要制度保障。这就需要推动学校制度创新,一方面要继续推动“思政课程”建设,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制定激励政策,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家学者加入到“课程思政”系列之中,以制度的形式保障下来,使之能够长期运行,永久运行。最终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相呼应、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4-05-04.

[6]陈宝生.彻底改变思政课的被动情形[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

8_zt07/.2018-03-16.

[7]*******(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原载《思想教育研究》,作者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