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张志丹、冯茜:返本开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五届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综述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9-18浏览次数:817


    纵观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时值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此筑牢我国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20182122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刊物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陕西、吉林等50余所高校的百余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围绕着马克思的思想及其当代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四个自信”、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许多富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见解。  


一、马克思的思想及其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的诞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理解共产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谛,必须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重读和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170年前发表的共产党人的革命纲领《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之本的地位,决定了对其信仰和践行的重要性。河海大学教授黄明理在人学维度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解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服务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保持信与疑的辩证统一,坚持学术性和政治性的辩证统一秉持怀疑批判的适度张力,避免唯科学主义单线思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跃认为,正是由于坚持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路线以及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领导人民的先锋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丹认为,《共产党宣言》本身就是一部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文献。其中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及其价值观的虚假性,以或隐或显的方式阐述了意识形态概念、根源、生产、功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价值基础以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等思想。研究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当代学界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徐国民认为马克思对“私有制”问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对“利己主义主义”批判,到对“私有财产”批判,最后聚焦到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的过程。围绕着“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展开的批判,是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论成熟的标志。这一理论涉及私有财产与私有制、消灭与扬弃、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与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系列复杂关系及其处理等方面。其中任何一种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和失误。常州工学院教授王萍霞提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以来,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它阐明了共产主义的真谛,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真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发展,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当代表达,蕴含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光芒和实践智慧。《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四个自信”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围绕形成、内容、内在逻辑、创新、理论与实践意义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点新内涵新变化,为新时代我们党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要从历史、现实和辩证维度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需求与供给的现实维度出发,人民生活需要和社会生产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领悟其精髓要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温州大学副教授蒯正明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背景下从严治党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坚守“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精神是前提;二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基本要求;三是始终不渝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主抓手;四是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是的保障;五是党的自身力量与依靠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力量源泉。

    上海大学副教授邱仁富表示,中国道路广义上包括党成立至中国革命、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中国道路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阶段内在一致。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中国道路的两个阶段,从物能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道路要顺应这个趋势,而这个趋势越来越需要凸显出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世强认为,道路自信的树立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客观的国际比较之中,对中国道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维度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对中美国家治理的国际比较,可以为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提供了重要理论和现实支撑。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魏建克提出,中国道路有着自身的传统和文明逻辑,脱离这个传统和文明就失去了中国道路的底色,这个底色正是中国道路的内生性动力和根源。中国道路探索和实践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积极因素的持续汲取、突破与转换,离不开对现代文明的持续借鉴、转化与创新,离不开对改革之路的持续反思、调整与设计,这三大方面建构起中国道路的自身逻辑。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陈建兵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是制度自信的重要内容,在“四个自信”中占据重要地位。把握政治制度自信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等层面对新时代增强政治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江海学刊》杂志社总编辑韩璞庚提出,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便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方式之一。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形成。学者们应不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应面向中国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哲学的反思和追问,构建自己独立的话语系统、知识体系、演绎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立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阜阳师范学院教授朱宗友提出,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其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三个自信”的基础,它渗透在“三个自信”中,同时,“三个自信”植根于文化自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张天勇教授从新旧全球化的场域转换阐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提出,两大场域的转换以及新场域的形成使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也决定了文化自信出场的必然性。文化自信的出场不仅是我国自近代以来再造和提升民族国家主体性,实现民族国家主体自觉的延续和升华,而且是适应新场域建设现代民族心理、现代大国心态的根本途径。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梁建新提出,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要进行思想统治,核心就是必须牢牢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现,具体来说包括五大路径: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权,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权,筑牢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权,扩大政治思想工作的话语权,强化意识形态秩序的管理权。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多维诠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与会学者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特征、哲学基础和意义等展开深入讨论。

    泰州学院教授周建超认为,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有机体从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分析,阐述了对人类解放和未来发展命运的深切价值关怀,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生成和时代意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和逻辑理路,并为真正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提出了现实路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龚先庆提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的外交战略思想以及西方文化中关于共同体思想的合理成分。该思想体现着合规律性、合价值性与合理想性的意蕴。湖北经济学院教授赵继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既在理论层面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旨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价值关系,又在实践层面继往开来,立足新时代,拓宽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空间,焕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命力。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孙健表示,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不同,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确认和认同也不同,因而增进相互间的认识、理解、互信和共识,提出能够为各方理解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才能构建休戚与共、步调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靳晓霞认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建构公正合理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主要的价值指导意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带建设是在世界经济领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载体和现实路径。扬州大学副教授刘勇认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其固有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实践逻辑。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深刻展示了作为类存在的人、现实的人和共同体的人的发展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承续;中华优秀文化深刻展示了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人文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天下为公”思想的延续;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的外交实践深刻展示了和平共处、和择共生、和谐世界的经世态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接续。


(原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作者张志丹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作者冯茜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