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邵彦敏、邹运:“国企低效论”辨析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9-25浏览次数:473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 页)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具体实行对全社会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管理的组织是国家,国家所有制就成为全社会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国有经济是源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个优越性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即国有经济,这已被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国企的优势,在短期内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并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几十个重要矿山的开发建设,宝钢、武钢的建设,运载火箭、洲际导弹和同步卫星的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5兆瓦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几个大核电站的建设,黄河小浪底工程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等等,这些重大工程的建设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由国有企业完成的。这一时期,中国没有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也很少,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和推动力量是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并没有削弱。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国产大飞机C919、北斗卫星系统、复兴号动车组、华龙核反应堆等,国企承担起了铸就“大国重器”的重任。事实证明,企业效益如何,并不取决于所谓姓“公”姓“私”,而主要取决于由技术装备、创新能力、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形成的企业综合竞争力。2016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有83家。另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9.9个百分点。2017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28985.9亿元,同比增长23.5%;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522014.9亿元,同比增长13.6%。国有企业凭借自身的优良业绩证明,无论在成本效率还是技术效率上,国有企业都毫不逊色于民营企业。

  所谓国有企业“低效论”的实质,就是试图通过颠倒黑白来抹黑国有企业,削弱乃至取消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实现所谓“私有化”的目标。国有企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的强大物质基础,是对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低效论”的有力回击。新时代要找准国企改革的历史定位,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领头羊”“蓄水池”功能,从而不断巩固和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原载《红旗文稿》,作者单位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