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马克思主义理论圆桌论坛(第七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21-09-20浏览次数:143

2021918日下午2:30,为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动态,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我院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圆桌论坛(第七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柏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威教授等专家受邀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此次圆桌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叶晓东院长主持。

首先,叶晓东院长向专家们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院本年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叶晓东院长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各位专家能进一步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

在专家发言环节,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柏才教授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民族问题、文化问题等三个维度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针对民族问题,徐柏才教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一方面要把握中央、国家的政策导向,尤其要关注中华民族的统一性问题,而非特殊性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把政治性和规范性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深入研究和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深耕自身研究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年的教学科研大丰收绝非偶然,而是长期努力耕耘的结果。在日后的三大基金申报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把“有没有的问题”转变为“强不强的问题”是涉及学院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这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职工必须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维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教授和与会教师分享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热点选题,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与价值、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机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演进和实现机制、“时代三问”之间的逻辑关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人类共同价值、“三个不变”“四个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客观必然和实现进路等维度做了进一步的交流。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威教授结合自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二十年的经历,分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如何树立学科意识,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范围和边界,如何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等问题。他认为,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要追求大而全,要做到小而精,即在充分融入学校整体发展工作的前提上,进一步彰显自身优势和鲜明特征。在充分发挥研究团队的整体理论的基础上,把教师个人的专业优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相互结合,努力实现适切性、持续性、渐进性的统一。

最后,四位专家还对我院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项目结题报告进行了审核。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陈杜宇

审核:丁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