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李国良、周向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12-11浏览次数:433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认清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表现、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现实表达,也是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唯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才能增进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这一哲学命题是现实需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认清并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现、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是高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基础,是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的保障,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弘扬者、建设者的关键。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表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师生理想人格的坚定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圣人、贤人、仁人、志士、君子等人格范式是古代德教实施的理论依据,广大师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以培养理想人格为坚定基石的。

    《礼记·大学》中曾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1161立德树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标准和依据,是实现内圣外王和个人价值追求的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以德育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论指导,为建造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汲取传统文化的人生智慧,大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提升思想认知,守护人格底线,铸就“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上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人格”[2]333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师生文化自信的基本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日益增多。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冲击,只有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防止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在高校,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表现。通过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地对待外来文化,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妄自菲薄、数典忘祖、孤芳自赏的文化自卑与自大的错误,有效抵制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化过程中,弘扬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的文化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了解决高校现实问题的启示,进而获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进师生民族文化认同和适应的助推器

    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旧的文化精神已经衰微了,但新的文化精神并没有建立起来。”[5]329高校通过增进师生的文化认同和适应,解决了文化路向的迷失以及教育的思想贫困问题。

    爱华德·霍尔曾说过:“文化中最重要的心理要素是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认同是文化与人格的桥梁。[6]211新时代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作用更加凸显,它的哲学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生命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更好地涵养师生心灵,形成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共识和大学的文化身份,进而增强高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适应。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动力支撑

    “大道运行、周行不殆、创造不已、刚健文明、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哲学精神,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使他们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地进行价值实现。”[7]39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对于文化育人目的的实现能够起到精神支柱作用。

    特里·伊格尔顿曾经指出:“人类不断异化,社会生活愈发‘商品化’,我们的文化鼓吹贪婪、攻击性、不加思考的享乐主义和日益严重的虚无主义,我们正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8]4。这种情况在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体现,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关照现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地继承、继承地创造。从而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科学精神和道德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

    理解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规律,对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寻价值实现问题的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规律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9]5育人和育才是辨证统一的,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培养的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10]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育人和育才相互统一。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才健康成长的原动力,育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守公德、明大德、严私德提供精神养料,培养了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和政治灵魂。另一方面,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高校无论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还是培养专业学术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秉承“人尽其才”的教育理念,需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等教育方法和不同的文化知识,使每个大学生的才能实现最大化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的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两者相互促进。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方法已逐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进各学科之间。广大师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发展。同时,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走出一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为用、以文化全球化为目标的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道路。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方法、评价、路线等因素又深刻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通过充分整合各个学科之间的文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更好地整合纠偏多元文化、创造先进文化,开拓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视域。

(三)内化和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

    内化是外化的动力,外化是内化的归宿,两者的辩证统一推动了高校重新构建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重新构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意识并支配大学生行为来实现。一方面,内化是外化的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人的文化价值意识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长期而持续的文化已经把人提高之后,才在人的心理上出现”[11]925,马克思也曾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2]252,可见,文化价值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通过外部影响形成良好的内部道德环境和文化价值意识,推进内化进程。另一方面,外化是内化的归宿。外化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受自身思想、态度、动机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内在行为动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从思想认识到行为品格的转化。内化、外化是辩证统一、循环往复的,只有实现内化和外化的协调发展,高校才能更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彰显其精神意蕴和价值魅力。

(四)传承和创新相互作用的规律

    传承和创新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传承是创新的基本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必要保障。

    一方面,在创新中传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为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提升超越注入新元素、新观念和新动力。传承是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方法有扬弃地继承,以便更好地应对高校文化危机、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另一方面,在传承中创新。创新不是抛弃传统、全盘西化,也不是全盘复古、抵制西学,而是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之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现实问题。通过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13]的方法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4]。只有按照传承和创新相互作用的规律,实现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才能在高校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价值任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路径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主要可以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路向概括其实现路径。

(一)在教育主体层面,高校教师应坚持文化育人同自我修养相结合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引领者,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文化价值及其实现。只有坚持文化育人同自我修养的结合,才能铸牢文化复兴之魂,培养良好师德师风。

    一方面,教育主体要在文化育人中不断摸索、积极实践。广大教师要充分整合自己所教课程的传统文化资源,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善于使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注意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还是高校管理工作者都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培训考核、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引领者。高校教师要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文化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同学科的人文内涵,丰富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自觉肩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0]。高校教师要更新德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多进行德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将道德要求化作自身的行动指南,完成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达到道德自觉的人生境界。同时,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发展,积极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习惯养成。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在教育客体层面,大学生应勇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军、排头兵

    文化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传承创新中华文脉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只有增进文化认同和适应,才能避免文化失语,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继承,是从自然到自觉,自觉推动文化继承向着我们的理想发展、转化、创新”[15]。一方面,大学生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思想精华,保证文化的连续性、有效性。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和力行,实现学业有成和道德完善的双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凝聚思想共识,汇聚道德力量。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大学生还可以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塑造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个体。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借鉴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基因,创新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证文化的先进性、时代性。大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16]706,自觉肩负起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创造和现代诠释,在做人做事、求学等方面领悟中华文化之美,健全理想人格,培养自身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能动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主体——教师的引导、调控。同时,大学生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思想引导行为,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教育介体层面,高校应努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新堡垒

    “大学应成为文化中心,用先进文化去影响社会,促进社会发展。”[17]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作用,才能建设高校文化阵地,诠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拓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和纬度。

    一方面,高校应在教育介体上坚守文化经典阵地。在传统文化讲座论坛、文化沙龙、校园社团文化活动、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和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方面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等现代教育介体进行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创造、文化经典传播、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企业文化、隐性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教育介体紧密结合,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诱惑,架起通往道德理想的桥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维护高校文化安全。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重要的教育介体,要注意它们的改革创新。高校应加大传统文化教学力度,增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课、选修课和必修课,开发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是重要的教育介体。除了运用传统的口授方法,还要注意体验教学法、美育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教学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别要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兴教育介体。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社会实践、知识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精神培育等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四)在教育环体层面,高校应营造具有传统文化元素和意境的文化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高校落地生根的保障。只有整合优化文化传承创新的教育环体,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活起来,构建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学术体系、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

    一方面,坚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来,营造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高校要营造校园传统文化学术氛围,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文化人才,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学大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形式上,应当让传统文化从典籍理论走向社会认知,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从学术研究走向大众生活,推行文化的生活化。”[18]19在校训、校歌、校徽、校风等校园文化内涵的设计上,在校园绿化工程、校园景观打造上,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上,在文化学科、组织机构、研究基地、师资队伍和传统文化传播平台搭建上,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精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象。

    另一方面,坚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推动形成有利于文化传承创新的大文化环境。要净化社会风气,抵制低俗文化产品的传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高校文化阵地。要扩大教育开放、对外交流、科研合作,形成文化育人的合力,构建大德育格局。让高校的文化艺术社团、文化成果走进社区、走进网络、走进企业,为社会服务。要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常态,构建传统文化教学平台、活动平台、传播平台,自觉抵制一切腐朽文化的侵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领网上阵地,避免传播内容的庸俗化、通俗化,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互惠共赢。

    在新时代语境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表现、价值规律和实现路径,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生命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积极弘扬者和勇于创新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礼记(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 王学俭.社会主义价值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5]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6] []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8]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扬,,.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9] 资治通鉴(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10]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11] []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下册)[M].潘光旦,胡寿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 方克立.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西化之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2).

[14]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5] 陈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N].光明日报,2017-03-20.

[16] 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 张岂之.我们的大学需要什么?——简论大学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18] 孙熙国,刘志国.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原载《思想教育研究》,作者周向军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