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范锋:加强内容建设 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质量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12-14浏览次数:18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为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质量,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培育原创力、增强吸引力、占据主导权、传递正能量是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重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平台、网站联盟、名站名栏等网络文化载体建设日渐成熟,并逐渐成为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具权威性的话语空间,形成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力突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但是,从育人效果和社会反映来看,高校网络文化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切入角度、表现形式、文化创意和传播方式等仍显不足,很多线下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成熟路径、宝贵经验还没有通过生动有效的内容创作迁移到网络空间,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理论思考、价值测度、评价重点迫切需要梳理和确立,以促进内容创作水平沿着“三全育人”的路径发展提升。

拓展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理论外延

    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要体现时代性,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理论成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引领,将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内涵内化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思想纲领、行动指南和生动实践。作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的抓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还要遵循新时期互联网发展规律和文化传承脉络,尊重高校传统教育关系和教育原理,以内容建设为抓手,因应“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放在全社会网络文化场域来谋划,壮大文化力量,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态。

    在社会学场域理论中,文化场域是由文化作品创作和传播中客观存在的可能位置形成的关系结构,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活动领域。网络文化场域从属于大文化场域,但其相对独立性较弱,突出体现在技术基础的独立和传播方式的独立,在文化内容层面,网络文化现阶段还处于对已有文化成果的继承、利用和再造阶段,客观上仍然处在与文化场域的关系结构之中。因此,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离不开线下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向指引。与此同时,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扩大了网络文化场域的范围,丰富了主体文化活动可能的位置类别,揭示了国际网络空间各类有形的、无形的客观存在的相互关联共同体,国际间互联网共享共建、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必将带来不同网络文化形态、文化形式和内容的相互交融,以育人为目标的高校网络文化场域内容建设也要面对这种构建开放互联的共同体趋势。此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场域来说,学生是育人的主体,学校和教师是育人的主导,网络文化育人应该始终遵循这样的教育关系,同时关照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原住民”身份标识和自觉融入网络空间的“惯习”,重视和放大网络育人场域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培养学生投身内容创作的自觉。“以文化人”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文化人”的实现路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而网络文化已经在发展中自觉承担起这个重任,因此“以文化人”思想对文化产品提出的思想性、群众性、普及性要求对网络文化内容建设自然适用,并且要以此为目标在内容创作中寻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有效联结点,构建高校“以文化人”新模式。

把握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价值测度

    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强化了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紧迫性。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育人效果是以价值为先导的,大量无价值和价值过剩的内容的存在,削弱了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在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中引入比较稳定的价值测度模型,建立时间、深度、效果三维测量空间,测量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尺度,有利于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实效的发挥。

    价值测度中的“时间”,就是要准确把握文化产品内容创作和引导的最佳时间和时长。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线上文化内容对线下社会存在的反映时间,作为网络文化育人客体的学生,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空间中,时刻在感知和判断着各类文化的价值,对于现实生活规律和社会现象的剖析用网络文化产品进行再现,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创作的一般路径,但如果以育人为导向的网络文化内容创作的响应时间过长,学生接受其他导向的文化形式影响的几率就大大增加,高校正向网络文化内容的价值引导就会迅速弱化;另一方面是线上网络文化内容的受关注延续时间,如果把学生个体在生活中关注的全部网络文化形态作为一个集合来考量的话,高校正向网络文化内容只是其中之一,开放的网络空间时刻向学生推送大量的碎片化、无关联的文化产品内容,如果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不能够以内容的实用性、权威性、方向性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并以此延长内容的受关注时间,那么其也只是具有同其他类文化产品同样的地位,反过来,实际上线上文化产品的受关注时间长短常常是印证产品内容价值性的一个可靠的尺度。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要突出时间尺度,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网络空间的响应效率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网络文章、网络视频、网络图片、网络漫画等等产品设计不同的时间测度,按照内容创作的客观规律分类推送文化产品,形成时间梯度,牢牢占据主导权。

    价值测度中的“深度”,就是要准确把握文化产品内容创作所传递的理念深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架构是覆盖全体学生的,必须正视不同学生之间的思想觉悟、价值理念的差异性,坚持求真、创新、包容、共享。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不断重复的空洞口号和只是基于不同传播平台的同质内容,或者是用一种模式、一种架构设计出来的内容,是很难打动学生的。能够引起共鸣并愿意深入了解的内容,必须是贴近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有很强的粘合度的内容,比如日常生活实用手册、专业和职业发展前沿等等;其次,要考虑学生的成长度,客观的讲,网络文化的潮流并不主要是由高校网络文化场域引领的,大量的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导向正在影响着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其中关注度高的社会文化内容有时候主要是由于受众中自然人群的数量而不是内容的质量,但实际上学生在对文化产品的审视和接受上有自己的年龄自信和身份自信,盲目地嫁接一些社会上的文化内容创作风格,只会引起学生潜意识里的无视和贬低;第三,要考虑学生的自由度,高校学生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自由度和空间是比较大的,文化产品之间的比较是时刻进行着的,内容创作不能停留在对线下内容的简单复制上,应该要有基于网络生存状态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再造,广度、逻辑、风格都要考虑齐全,否则将迎来学生基于相对自由的虚拟网络身份的“吐槽”和“互怼”,压缩了内容的价值传播空间。

    价值测度中的“效果”,就是要准确把握文化产品内容的实际传播质量。衡量内容的传播质量,第一是考核受教育客体的参与度、知晓度,最直观的是网络文化产品的关注流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有相对固定的“后台关注量”和相对稳定的“増粉量”,因此一款文化产品的上线后的平台关注流量可以即时反映出来,学生的阅读量、转载量都可以成为测量标准,文化产品的内容设计和技术开发要满足这样的测量要求;第二是考核受教育客体的响应度,育人的效果最好的体现是学生的实践,网络文化内容往往是思想理论的在线教育、道德伦理的在线剖析、职业生涯和就业意向的在线规划、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创建的在线引导,学生把网络文化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践行程度,在线下的学校教育环境中是能够实实在在体现出来的;第三是考核与受教育客体关联的校外关注度和转载量,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与线下育人效果是学校、社会、家庭关注度最高的内容,师生通过各类自媒体平台快速传播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影响也正是高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重要指标,因此社会媒体、家长群体的关注度也是测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测度来衡量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价值,不是简单的单一测度的比较,是测度内容之间的耦合和互动,只有时间、深度和效果的科学联接,才能够推出原创能力、引领能力和传播能力俱佳的文化产品。

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评价重点

    评价是检验内容的实践手段,评价重点直接决定和引领着内容创作的方向,激发创作的源动力。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评价是通过对网络文化产品的评价来实现的,更深层次的归类,应该归入社科成果评价的序列。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评价突出“正向性”,同时由于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和虚拟性,对内容的评价还不能简单地以文化产品的形式来衡量,而是要综合关注内容创作主体的行为、创作的过程和创作结果。

    一是对内容创作主体行为进行评价。对于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作主体来说,其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体,以及通过一定形式购买的社会服务的经营主体。网络文化内容评价的结果在互联网空间具有即时可搜索功能和长期可追溯特征,因此,内容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十分重要。而文化内容的创作主体复杂构成客观上对权威性构成挑战,创作主体的一贯网络行为表现不仅仅是评价内容的权威性的依靠,实际上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准入机制的重要一环,在这里对主体行为的评价重要性就显现出来。对内容创作主体的网络行为评价,主要从创作主体遵守各类网络规约的现实表现情况、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管理的情况、主体掌握的自媒体活跃度、关注度和正能量推送情况以及从事线下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情况。这种评价的主要操作方法是自述性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结合,属于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的主观性评价。

    二是对内容创作过程进行评价。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文化产品投送的多路径和不确定,产品的影响力有时候能够掩饰过程创作中的瑕疵,不能够客观反映创作过程是否基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本源动机,因此网络文化内容的过程性评价是确保网络文化安全、保证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的必要路径。过程性评价首先考核过程的开端,即评价主体的动机是基于什么样的育人目标、针对什么样的教育现象、计划使用什么样的网络技术、意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考核创作主体对上述内容的自述和实际的吻合程度;其次是创作过程的理念和价值的坚守,考核主体使用什么样的网络话语范式、借鉴哪种线下文化资源、依据哪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文化理论,内容风格是否前后一致,可能存在哪些歧义和风险;第三是考核内容成型前阶段,对内容形式是否紧贴受众实际、是否紧跟网络文化正向潮流、是否对正能量传播力进行预判分析。过程性评价是评价的难点,在实践中实际上是基于对创作主体的信任和主体创作环境的认可来实现的,是自述性评价和质疑性、答辩性评价的结合。

    三是对内容创作结果进行赋值性评价。赋值性评价是对网络文化内容的创作结果进行量化,探索把难以准确描述的主观劳动以数量形式进行展现的方法。赋值的基础是网络文化内容创作的要素可追溯,一是对创作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适岗性进行赋值,主要从主体的一贯表现来确定赋值标准,赋值的主体是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部门和互联网技术权威,这样的赋值具有资格认证功能,也有利于以后评价工作组织时主体身份的认定;二是对内容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的贴合度进行赋值,把创作主体的本来动机和最后实现程度结合在一起,综合时间、深度、效果三个测度,进行完成度和贴合度赋值,这类赋值需要开发换算公式并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三是对内容传播的影响力赋值,这是基于现实数值的权重计算,把成果的关注度、转载率、增粉量、延续时长等等数值以不同比例进行加权测算。赋值性评价实际上广泛运用于各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评价组织之中,只是方法略微简单,对于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这个新鲜事物来说,开展严格的赋值性评价无疑是建立和探索规范性、科学性评价机制的必由之路。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