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 4月13日,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学报》编辑部等联合举办的以“马克思劳动·财富·幸福理论21世纪新诠释”为主题的第四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蒋重跃教授参与会议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蒋传光教授主持开幕式。
郭庆松表示,“马克思劳动·财富·幸福理论21世纪新诠释”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种场合表达过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哲学社会科学界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学术研究亦理应反映现实、关照现实问题。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从学理上研究劳动问题,对于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有着深远的意义。
张志丹介绍了论坛的筹备情况:本次论坛收到应征论文100多篇,论坛组委会对应征论文进行了初步筛选,择优发出论坛参会邀请,并将筛选后的96篇论文汇集成册,分上下两集。本次论坛应征论文较往年,在数量和质量、研究视域的宽度和深度方面都有较大幅度提升。论文中频繁出现新的热词,如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劳动幸福、劳模精神等,人工智能以及科技进步对劳动的影响受到学界的继续关注。论文原创成果占比较高,同时,作者的地域和学科分布范围也较往年更加广泛。
时代的进步,需要劳动来成就;梦想的实现,需要劳动来造就。蒋重跃提出,开展关于劳动问题的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提高劳动的幸福感,对于提高人们的劳动热情至关重要。如何做好相关研究,并增强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学科研一线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劳动哲学的思考,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主动积极地联系学术期刊的编辑,进一步学习将理论研究深入到社会现实的维度中去的方法,使得学术研究的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实问题。
开幕式后,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所所长何云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鲁品越、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贺祥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分别作主题报告。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王天恩教授主持主题报告。
研究劳动问题时应该特别关注劳动幸福权的问题。何云峰认为,劳动幸福是个人、他人和社会协调统一的结果。要保障每个人都通过创造性诚实劳动获得超越个人能力限度的幸福程度,就必须依赖于三种力量同时发挥作用:一是个人的内生劳动动力,亦即劳动积极性,是内因,是劳动幸福的源泉;二是要将社会的公共辅助制度化,助力个人大胆地进行劳动创造的勇气和魄力;三是他人的美德与博爱支持,这是制度化保障之外的社会化协助。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使三种因素产生最大合力。
鲁品越表示,马克思主义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史,是人学。如果要为其加个定语的话,就是劳动人学。所以,社会劳动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概念,即一定是要为别人的劳动,才成为劳动,才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劳动。对劳动的理解是必须要排除个体性的,一定是要为别人的劳动。这种劳动的第一种形式是物质劳动,这是最根本的。第二种是生产精神文化的劳动,即求知、求美、求善,它是人的本能性的精神需要。第三种生产就是人自身的生产,劳动一定是非生理性的活动。第四种是生态生产,这是由于人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非常强大,因此生态也开始作为人的劳动产品而出现了。
贺祥林密切联系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的现实,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面劳动具有两大基本内容,一方面是劳动者的各项权利要得到全面维护,另一方面体面劳动也要求劳动者各项义务得到履行。从维护权利的角度来说,体面劳动至少包括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享有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规定劳动时间的权利等方面主要内涵。
陈学明表示,劳动的幸福实质上就是劳动者的幸福。为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我们应该从7个方面去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提高劳动者获得经济利益的份额;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为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让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让劳动者具有主人意识;尽可能地让劳动者拥有企业生产资料的股份;引导劳动者把劳动不是单纯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使劳动者具有政治权利。
第四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根据相关主题开设三个分论坛和一个期刊专场,并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27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术期刊编辑进行了分组讨论。第一分论坛主题为“马克思财富思想与劳动幸福理论”,第二分论坛主题为“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第三分论坛主题为“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与劳动发展”。各分论坛的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分论坛后,主办方还设置了学者与学术期刊主编和编辑对话环节,以解答学者们在发表文章方面存在的困惑。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代表分别汇报了本组讨论情况,并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组委会邀请与会专家代表从青年学者(第一作者为副教授及以下职称和研究生)的论文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并颁发了荣誉证书。何云峰作总结发言并介绍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