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王仕民、徐丽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7-12浏览次数:241


【摘  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效果,关键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现实境遇、内涵特征、提升路径等问题,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效果、增强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以文化人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要产生博大的精神力、深厚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感召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的,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含量。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含有的文化意蕴、文化内容、文化状况等,特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有效施加的文化要素的总和,是量与质的统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现实诉求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面向现实人的活动及其过程,不可能脱离人与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形势发展,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文化入手,增加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人们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

  第一,现实社会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速度和效率。当前全媒体时代,文化信息量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信息自主选择性的增强、文化素质的迅速提升、视野的不断开阔,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交往和文化交流中的平等互动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机会转瞬即逝,人们普遍渴望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能获得更高的回报。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偶发性因素的迅速增多,特别是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造成种种思想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就必须考虑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具体情况,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提高效率、加快速度,用高品质的文化去感染人、说服人和教育人。

  第二,多元文化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吸引力,必须提高文化含量。当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激烈频繁,各种文化争奇斗艳、精彩纷呈。“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2]109-110西方文化中的某些东西并不是它有什么超人的“魅力”,而是我们自己疏于管理、放松警惕,在客观上给了它滋生的土壤。尤其是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观念,颇能吸引人的眼球,迷惑人的心智,其实质却是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文化渗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的迅速普及、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往昔的屏障,各种文化蜂拥而至、各领风骚。因而,在纷繁耀眼的多元文化氛围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脱颖而出、占领阵地、保持优势、形成主导、有所作为,就必须提高文化含量,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化含量。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发展了,物资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迅速提升,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品位有了较高的要求。马克思指出:“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494传统单纯政治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适应今天发展的形势,无法满足人们提升思想文化素养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实际,从文化入手,提高文化含量、突出文化高度、彰显文化魅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的一般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文化时空的流动性、文化样态的直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具有规定性、变动性、可测性等特征。

    第一,文化含量的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是质与量的统一,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规定性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具体言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之质的规定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向度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向度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对人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方向,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决定的。总体而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其内在地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具有一定政治高度的文化,注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中,科学、正确、高尚、优秀等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质量的具体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之质的规定性体现。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之量的规定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量度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量度主要指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对象范围、构成要素和场域要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之量的规定性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对象范围的规定性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283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掌握群众”的实践活动和过程,其覆盖对象极为广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并不是少数精英或某一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之量的规定性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构成要素的规定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履行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职责就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并不断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特质,形成内容丰富且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态。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并不是由单一文化要素构成,而是多种文化要素的集合。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之量的规定性还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场域的规定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只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够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感染、震荡与冲击,才会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或场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如何必然会受到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限制和要求。

  第二,文化含量的变动性。文化时空的流动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变动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4]392文化作为一种时空存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间的渗透融合;二是文化间的排斥倒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性,也必然存在文化的时空流动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流变,通常而言,高浓度文化往往会流向低浓度的文化,优质文化会不断吸纳、融合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此外,就文化流动的整体效应而言,文化主要分为三大类: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异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于主流文化范畴,从文化间传承与传播的关系来看,其与边缘文化、异质文化之间至少存在四种导向或模式。一是一元主导多元并存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对边缘文化、异质文化进行影响、渗透和控制,使二者在总体上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同向同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须尊重并维护边缘文化、异质文化在一定范围内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收。这样的文化吸收主要是以文化接受为主体,站在接收者视角,本着为主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吸纳、消化和融合异质文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对边缘文化的引导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保持自身的文化品质,避免其因边缘文化的倒灌而流失、变形甚至变质,就必须对边缘文化进行积极的引导渗透,并不断吸纳、消化和融合边缘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浓度和高度。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应警惕异质文化对边缘文化的侵蚀。由于边缘文化与异质文化在文化时空中所处位置的相近性及其各类承载物的轻便性、随意性,边缘文化往往成为异质文化最先接触、渗透和控制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异质文化通常运用科技、传媒等方式首先占领边缘文化,最终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蚕食之势。总之,文化时空的流动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数量值,而是随着时空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

  第三,文化含量的可测性。文化样态的现实直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可测性。文化样态主要指“文化存在的具体‘模样’和‘状态’”[5]28,即人们可以通过直观就能感觉到的文化的具体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样态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外化或物化状态,如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诗歌、影视、图像、仪式等的文化“模样”和“状态”。文化样态是文化测量得以实现的基础性条件。文化样态的具体呈现方式也被称为文化的符号化。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中指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6]899。世界是图像化的世界,毋宁说,根本上世界就是符号化了的世界。符号应人的需要而产生,教育则是通过符号的交换满足人们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需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从一定意义上也可理解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符号化建构与传播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人文、道德、科技文化精神等的个体化,以及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人文化、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符号可分为话语符号与非话语符号。话语符号分为书面式和语音式,如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书籍,听过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座,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制等。非话语符号则主要指以体势、图形、影像等的形式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如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意义的体态语言、影视、绘画以及网络符号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可测性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符号及其相关硬性指标的建构来实现。在人文社科领域,测量本身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文化含量本身内在地含有文化测量之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测量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含有的文化要素进行数字或符号标识的过程。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测量会受到诸如测量环境的复杂性、测量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主观性偏差等的影响,但不能由此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不可测的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根本上是与价值观及信仰意义相关的观念体系,价值观测量已在诸多学科领域得到应用,价值观的可测性已不是什么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其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提升

    丰厚的文化含量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促进社会文化繁荣进步的重要指标。从文化安全、文化整合、文化自觉等多维视角思考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宏观文化生态、中观文化环境及微观文化条件,可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丰富内涵、建构逻辑和发展路径。

  第一,从文化安全维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营造良好的宏观文化生态。

  文化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恩格斯曾一语中的地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7]35在今天全球化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文化空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文化多元化思潮涌动、各种思想意识复杂多变、文化交融与文化冲突交替呈现等,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意识形态的文化化趋势十分明显,文化空间已然成为各国进行意识形态角逐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重地,在全球文化的竞技场中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方向,牢牢占领文化传播阵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良好的宏观文化生态。具体而言,一是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提高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8]559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二是牢牢占领文化传播阵地,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9]97当前文化市场的各种噪音甚嚣尘上,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放松了警惕,没有守好用好管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红色阵地。习近平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10]196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10]204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扫除意识形态的黑色地带,净化灰色地带,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文化生态。

    第二,从文化整合维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为其提供良好的中观文化环境。

    我们所讲的文化整合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对比选择、借鉴吸收和逐渐融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多种文化要素的集合,主要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借鉴吸收了其他国家文化文明的有益成分。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性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善加利用和有效开发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厚度和深度,并充分运用多种文化形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中观文化环境。具体而言,一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效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时代呈现的系列问题,就必须从传统文化中获取智慧,传承文脉,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获得深层次的养护和滋补。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8]170因此,“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8]164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是寻找传统文化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部分,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并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价值转化与升华。二是充分利用不同文化形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文化含量,就必须发挥不同文化形态的积极作用,形成文化集合的同向同行与正向叠加,即实现同质文化的融合,异质文化的同化,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场域。人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中,才容易受到感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

    第三,从文化自觉维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塑造良好的微观文化条件。

  个体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含量的前提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费孝通先生系统阐释了文化自觉理念,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1]V。可见,文化自觉内在地包含着对个体文化独立、文化自强以及文化自信的要求,不仅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之源起,熟知文化发展之当下,更要明确文化发展之未来去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要增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意识。一是清楚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黑格尔指出:自然物的存在是一种自在,逻辑阶段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只有到了精神阶段,才是自在自为的存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阶段的产物和存在,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即理念的存在。因而,无论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含有文化酵素,其本身是文化的存在;还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实践,是文化化人的一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为理念,都是实际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二是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发展现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实践。由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时态可知,无论是中国古代德育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中国的革命文化,还是今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未来发展走向的关怀和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尤其是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与此相悖的是,当前的文化生态还存在泛娱乐化、信息碎片化、价值虚无化等现象,低端低俗的文化产品充斥着人们现实和虚拟的生活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创造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正向引导,满足人们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净化和美化文化生态,这是当前乃至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发展应深入探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不仅仅是理性认识的问题,更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个体思想意识中自知、自明、自主、自信在行动上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陈少雷.文化价值观的哲学省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9]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6.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1]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


来  源: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