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岳鹏:2018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7-10浏览次数:197


学者们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视野越来越开阔,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分析探讨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另一方面虚拟场域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方法很难用某一种方法来孤立研究,而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将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一、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成果评述

  (一)关于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内容范畴,有学者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深入开展历史传统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和基本路线教育,不断引导广大青年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学者撰文指出,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正确的价值追求;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中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立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把握维度,有学者指出,从历史维度的研究视野来看,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是历史发展的迫切选择,是时代进步的迫切要求。从理论维度的研究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与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为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从价值维度的研究视野来看,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的理论基础,是坚定共产党员精神追求的必然要求,是凝心聚力、达成共识的基本前提。还有的学者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精神出发,着重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精神,需要从坚守理论导向、丰富文化内涵、开展分层分类教育、拓展宣传渠道、发扬艰苦奋斗和真抓实干精神等五个方面着手,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二)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它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实践追求。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立场、方向、观点和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三)关于不同群体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从适应社交媒体环境变化,有效利用和运用社交媒体资源,积极发挥社交媒体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最大效益视角出发,有学者分析指出,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社交媒体有效运用的前提;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供给侧改革是社交媒体发挥作用的关键;搭建线上线下教育联动平台是社交媒体育人功能的最佳方式;强化社交媒体监管是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效果的保障。还有的学者从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视角指出,优化微信平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的策略是树立去中心化的理念,树立用户思维,重视用户体验,善用微表达,加强对热点问题的解释力度,用活微课。从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存问题和有效措施的视角出发,有学者分析指出,要坚持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构建以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为主体的四位一体模式与对策。还有的学者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视角指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应牢牢把准政治方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教育体系;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从应用型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略的视角出发,有学者分析指出,要通过构建共享社区,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注重实践砥砺,筑牢理想信念教育基石;加强协同促进,形成理想信念教育合力,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在关系的视角出发,有学者分析指出,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课堂,促进学生的价值认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

  2.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信念教育

  有学者强调指出,微马校教育有效地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大众化与时代化的探索,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网媒到微媒的过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建设和现实运用,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3.关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2018年度,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年,从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视野角度,有学者分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时代,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为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撑。从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优化措施角度,有学者强调,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观摩教学、强化情境教育来改进升级教育方式,建构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教学模式。

  4.关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教育

  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教育出发,有学者通过撰写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专题探讨,首先阐释了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内涵及特点,论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内容和群体特点,分析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对以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为代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价值取向多元趋势明显、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产生脱节等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最后,从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青年爱国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个人梦等、将测绘精神与习近平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精神相结合构筑青年精神高地等方面提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对策。

(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理想信念教育,有学者指出,将理想信念教育单列为一个专题进行讲授,以解大学生理想信念之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挖掘学生兴趣点,达到增强吸引力、认同感和接受度的效果。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理想信念教育,有学者结合自身教学体察和感悟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讲清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破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迷雾;二是讲清共产主义实现的过程性,破除马克思主义渺茫论的迷雾;三是讲清苏东剧变的深刻原因,破除共产主义悲观论的迷雾。

  (五)关于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从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有学者认为,要通过多种方式优化和完善红色文化之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发挥其应有价值。注重红色文化内在价值升华,注重红色文化话语方式转变,注重红色文化实践载体选择。从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有学者认为,第一,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本质上是先治人再治国,以治人的手段来达到最终治国的目的,而且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道德建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理想信念的建构过程。第二,正像孔子将周礼作为理想信念的目标一样,在目前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也要注意克服那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第三,理想信念教育还是一种由执政者到民众的一体化教育。如何将理想信念自上而下贯穿于整个社会,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落实到将人民或者说民众的利益与理想信念相互结合。第四,针对于孔子以德治国的局限性,要求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外在约束力的建构与完善。从微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角度,有学者分析指出,高校应将微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以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进行引导,充分利用转发、评论、@、私信和收藏等方式参与互动,充分发挥官微的教育引导、凝聚、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利用微文化传播方式的广泛性和及时性开展教育。

(六)关于新媒体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从信息传播交互性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认识视角,有学者分析指出,第一,信息传播及动态的生成方式使得理想信念传统模板产生动摇的风险。新媒体的信息动态生成方式改变了这种理想信念赖以稳定的知识体系,会动摇其核心信念。第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交互性较强,可能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需要经过实践与时间来证明。而错误的理想信念价值通过伪造的事实与蛊惑性的语言就可以实现传播,进而使得这些错误的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信念,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第三,新媒体时代信息权力流来源的多元化,会解构理想信念教育的标本范式。人人均是信息的发布者和制造者,会大大解构理想信念教育的权威性,同样也会导致理想信念教育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中。也有学者分析指出,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交流互动,受众由原来的信息接受者变为信息传播者,能够充分表达自身主观诉求,使多元思想交融碰撞,颠覆受众以往所建立的思想体系,同时也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总则,对大众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

    首先,将新生代农民工理想信念教育纳入研究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和理论界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相关问题关注和探讨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二是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三是探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四是探讨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而2018年,学界开始有人依托微马校教育平台,重点分析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本质特征,新生代农民微马校的教育理念,新生代农民工微马校教育的内涵价值,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微马校教育的实施路径。可以说,将新生代农民工理想信念教育纳入研究范畴丰富了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视野,弥补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研究的薄弱。

    其次,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2018年,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使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落细,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全国优秀师资力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和全新改版。面对新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大纲、教学要点和教学要求,广大教师纷纷思考如何准确运用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与教学研究,如何将理想信念教育相关内容有机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主干课程的教育与教学实践。学者们进行了及时跟进和深沉思考,并重点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集中讨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献言献策,很多有益做法和可贵探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示范作用。

    最后,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增多。2018年,伴随大量2000年后出生的青少年参加高考,涌进大学,这批被誉为千禧宝宝的00后大学生,他们的群体特点是什么?他们的理想信念现状如何?他们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什么差异?针对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又有哪些新问题、新特点、新举措?这些都是需要亟待关注和迫切解答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学者已经先知先觉,他们在强烈呼吁加强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同时,抛砖引玉,主动围绕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如何提升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进行了多点、多面讨论。

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趋势展望

  从研究视野多角度的认识视角来看,学者们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视野越来越开阔、独特。具体说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分析探讨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例如,2018年度,已经有学者基于SICAS传播模型的视角来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等。二是虚拟场域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例如,2018年度,已经有学者围绕基于虚拟空间文化认同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基于社交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进行分析。

  从研究内容多样性的认识视角来看,学者们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内容越来越具体、多样。具体说来,主要有五点:一是探讨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教育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但不同角度的探讨会越来越多。例如,关于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视阈下、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关于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关于党员干部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等。二是探讨不同主体、群体理想信念教育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但特殊群体的探讨会越来越广。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杰出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挖掘,关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党员领导干部、新生代农民工、科技工作者、国企团员青年、新时代产业工人、护士等不同群体理想信念教育的探讨等。三是探讨关于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时期的选取越来越细。例如,关于抗日军政大学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评述等。四是探讨不同资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资源的选取越来越优。例如,中国梦、红歌资源、杨善洲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工匠精神、玉兰精神、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等。五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意蕴研究越来越多,但经典篇名的选取越来越精。例如,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有学者论述了《共产党宣言》对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三重意义等。

  从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认识视角来看,学者们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元,现代。具体说来,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的转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涉及的学科很多,包括心理学、哲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等,这就要协同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来观察、分析和研判理想信念教育相关问题。二是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由于人们对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认识的角度,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复杂性等因素,加之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以,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方法很难用某一种方法来孤立研究,而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将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文章选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8)》

团结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岳鹏,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