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蒋重跃: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性与科学性问题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9-12浏览次数:2099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个大的学科分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都是毋庸置疑的存在。不过,一段时间以来,在某些分支领域中,彰显个性受到了片面追捧,坚守共性遭遇了被割弃的厄运。由此而来的,是对学术功底和科学方法的忽视和削弱,学术创新能力受到一定损伤。从本质上说,所有学术研究都是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两者是统一的。所有学术研究都有个性这本身就是共性的一种表现,既然有共性,那就一定有共同的规则。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虽看似各有侧重,其实都是以人及其社会本质为对象的学问。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研究人的,这里的人不是自然科学视域中的人,不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意义上的人,而是作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存在物,是有思想,能做社会活动的存在者。不过,虽然总体上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划归一类,称为“人文社会科学”,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社会科学的一些领域,例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一般来说对人类的一般社会现象和问题更感兴趣,方法上也更重视调查研究,统计数据的应用也比较多,模型的设计和使用也比较广泛;而人文学科,像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则对人类的地域特点、群体特点、文化特点更感兴趣,方法上虽然也使用调查和数据,但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不是不想采用实证方法,而是许多情况下条件不具备,数据采集有困难,绝不是学科本身不需要。事实上,在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和管理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于理工农医学科而言,可以相提并论,但在自己内部,却往往是分开来说的。

    从总体上说,中西学术是两种不同的类型,自古以来,就各有各的发展路径和样式。但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却有着鲜明的一致性:整体上都是从浑蒙到开化、从混沌到清晰。而且这个共同的走向和趋势其实就是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发展过程。中西双方都是沿着自己的路径发展、前进的。我们承认一种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沿着自己的路径行进,并不是说它不受别的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哪怕那种文化是不同类型的。类型不同,不妨碍某些要素具有同一属性,可以相互吸收。学科的分化和综合其实说的是一回事。所谓学科发展,在感官上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一科变多科,多科容纳于一科。而且好像某个时间段内总是在分化,而另一个时间段内则总是在综合。这就是历史。可是如果超越经验层次,抽掉时间因素,再深入一层,就会发现,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不是了不相干的两个东西,它们说的是一回事,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或同一性,只有分化才会有综合;只要分化立刻就是综合。从理论上说,分析就是综合,分析越复杂,综合也就越发达。同一个东西,你发现它内部的构成要素越多,它的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就越复杂,而内部结构和关系越复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就越丰富,就是说,它们的综合性也就越强。分和合是一体的,只不过方向是相反的,下行是分化,上行就是综合。学科发展也是一样。我们看到学科在分化,其实它也在综合。从理论上说是越分化就越综合,从实际经验中看学科分化和学科综合有时并不同步,受各种内外因条件所限,一时还做不到,但这并不能否定分化和综合在理论上的同一性。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某一学科分化成更多的分支学科,这并不是学科发展的目标,更不是学科发展的终结。我们要做的是避免在学科分化的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更不能在学科分化过程中迷失自我,下一步任务更艰巨。我们要根据分析就是综合的原理,继续努力,充分利用分支学科增多、学科结构复杂化的有利机遇,在新出现的学科交叉地带大显身手,获得新发现和发明。这才是面对学科分化应该有的态度。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问题的发现和最终解决都不是局限在一个学科内就可完成的,它往往需要拥有多学科知识。作为学习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多门知识,自然也包括多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必须努力培养学习者掌握多学科知识。事物往往具有多重本质,构成事物本质的诸多要素往往会形成多重结构,这多重本质、多重结构,往往超出单一学科的知识范围。要想更好地了解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而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多重本质,就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知识创新的本质是不同知识结构的综合发展,无论是原有知识与外来知识的综合,还是原有知识内部新发现的要素间的综合,都需要借鉴多学科知识,形成综合能力。知识对于研究的先在性决定了多学科综合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就等于拥有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很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就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有了新的不同的知识,就可能有与原来不同的发现。为了提高认识能力,为了掌握更多认识的角度,为了提高发现问题的本领,就必须学习更多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创新其实就是知识的创新。为了创新,我们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向其他类型的知识学习,不断地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创新的需要。知识创新有两种途径:一是向外,即学习其他类型的知识;二是向内,即发现内部的新的要素和新的结构。这两者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向外学习新知识,特别是不同类型的知识。

    人文学科的确在根源性、历史性、差异性、综合性、贯通性、经典性、悟性、非实用性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但不能说这些是它所独有的特点,社会科学也会有这些因素贯穿其间。至于说人文学科以价值观、具体化、个别化和非实证为特点,从而否定其科学属性,把它看成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门类,这既不符合人文科学的实际,也不符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实际。其实,同样是科学门类,应该具有共同的科学精神,方法也应该有相同之处。基本相同的方法就饱含着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也恰恰体现在基本相同的方法当中。科学是反映或表现事物本质的人类活动。事物本质必然要、也只能在具体的经验事实上得以表现,所以科学研究活动首先要了解经验事实。了解事物的经验事实,目的就是要深入事物内部,或者超越事物的经验性,上升到它的概念领域,把握它的内在结构。构成此结构的各要素在经验材料上都应该有一定的量化指标,某一构成要素在经验材料的数量超出一定界限,就会改变自己的属性,从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它所在的事物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更改,从而引起该事物发生变革。证据、结构和量化三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成就,也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冲突、相互挣脱,无论如何,都是三个要素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就是由这些相互依存又相互否定的矛盾推动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事物内部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总而言之,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科学范畴中的一员,也要遵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学术研究,不管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需要在不断的争辩、讨论中,得到发展和进步。所以,发现或反映事物本质,其实也是个历史过程,凡是科学,莫不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也不能例外。


(原载《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