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基层心声:伪创新不是创新,是真折腾!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9-19浏览次数:767


基层“伪创新”之怪象

    怪象一:基层主动打造“盆景”为创新,只顾报喜,不敢报忧。不少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口味,挖空心思精心提炼汇报材料、打造痕迹资料,在调研点精心装修——拉上横幅、架好展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只为赢得面子,上级检查时能切身感受到基层工作的“扎实”。上级部门也非常“配合演出”,调研只听汇报,不看疗效,拍拍脑门并为此“创新”点赞,并要求全县推广,令其他乡镇在短期内也得做出“成绩”。

    怪象二:基层干部常被要求创新,“亮点”打造成是考核重头戏。基层干部在考核的“利诱”下,把挖掘亮点成为考核提拔的捷径,成绩不够漂亮,只能闭门造车,把每项工作精心包装,“打扮粉饰”过的亮点,在上级检查时“熠熠生辉”,其实不过是新瓶装老酒罢了。

——云南省屏边县玉屏镇党建办 保苏桁



“三把尺”识别伪创新“真面目”

    目前基层工作中,一些“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频频发生。如有的领导干部发现其他地区的特色和亮点工程,没有经过本地实际调研,没有充分考虑本地具体情况,强行“嫁接”“复制”,并美其名曰“当地首创”“全国首例”,大张旗鼓宣传,最终“水土不服”导致创新“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迎合上级需求,一发现上级领导批示点赞某个地区好经验、好做法,便盲目跟风、一拥而上,有些干脆换个叫法,或增或删几点要求,看似不一样、有新意,实则“面子华、里子薄”,主体内容基本雷同;有的地方领导干部新上任,便全盘或部分否定前期做的工作,或“另起炉灶”,或“转换盆景”,最终只是在瞎忙活,导致群众“被动接受”,引发群众抵触情绪。

    “伪创新”不是创新,而是瞎折腾,其背后反映更多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必须予以坚决打击。要识别伪创新的真面目,拆穿伪创新的花架子,必须用好“三个标尺”:用务实的标尺检验其是否有成效、用发展的标尺检验其是否可持续、用对比的标尺检验其是否有新意。

——浙江常山县委组织部 朱达明


心中常怀民,让创意“走心”

    创新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多扪心自问,这项创新措施有无利民之处;多登门讨教,问问这样的创新成果有无群众需求,以“获得感”为标尺,让创意走心、创意为民。工作措施是创新落地落实的抓手,多下地调研,了解基层实况,让措施“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多下地实践,到基层、到农村、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是创新的主战场,人到、心到、情怀到。

    基层最怕“半拉子”工程,费钱、费力、费感情,久而久之让人民群众产生一种看热闹的心态,让政府失信。基层干部要拥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让创新措施一竿子插到底、立竿见影。

——武汉市新洲区委组织部 罗缘琦


避免“浅表式”创新

    所谓“浅表式”创新,与纯粹的“伪创新”不同。“伪创新”是假作为,耍花招、争虚名,整个过程都是假把式;“浅表式”创新是真作为,有行动、有落实,但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即是浅尝辄止,下不去深水。

    比如,一些地方推动基层工作创新,有思路、有想法、有措施,也有尝试,并且取得了短期实效,但由于不能坚持,导致创新半途而废、无果而终,落下了遗憾。说到底,“浅表式”创新就是一种冷热病,一开始很有激情,遇到难关就停止不前。故而,针对基层创新的系统性、长期性特点,我们不能浮于表面、追求短期目标,而要坚持不懈、层层深入,只有常抓常新才能与时俱进。

——四川省通江县委组织部 王坤


基层工作创新要“建”在机制上

    创新意味着改变,但并不表示在创新成果应用上要改变多少,而是要持之以恒,逐步完善,并不是创新课题不断被切换,极易导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新项目,周期缩短得不到完善推广便中途夭折了,既浪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也挫伤了干群的创新积极性,是现实版的“猴子摘桃”,要尊重基层的实践探索,以长效机制巩固创新成果,才是基层工作创新应该遵循的路径。

——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人民政府 杨建朝 


求真务实,治愈“创新强迫症”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一些苗头性问题应引起警惕,比如个别党员干部患上了创新“强迫症”,有的把过去一直在做的事情,新瓶装旧酒,包装上新名词、新概念,就定义为“创新”;有的把创新变成讨巧,不脚踏实地抓工作,而是关起门来一门心思抓材料,一味的标新立异,过度地搽脂抹粉。凡此种种,貌似是创新,实为真折腾,暴露的是一部分人急功近利心态,却造成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

    求真务实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弄虚作假是干事创业的大敌。“创新思想”的本质,应是经过科学的决策后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在一起的“深思想”、“远思想”,不应是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有价值的创新不能单从创新性一个维度来衡量,要充分考虑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实用性等多方面要素,要对“创新”有敬畏心,没有必要的创新就不值得采纳。

——昆明市盘龙区委组织部 赵颜


用好考核“指挥棒”

    用好考核指挥棒,既看完成了哪些指标和建设了几个项目,又看是否有劳民伤财的“盆景工程”“形象工程”;既看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民计民生等重点工作搞得怎样,又看群众实际生活如何,对党委政府工作是否满意,通过查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营造务实创新的鲜明导向。只要刹住“以创新为名、行作秀之实”的歪风邪气,纠偏“亮点至上、样板优先”的扭曲政绩观,就能让心无旁骛的基层干部大胆创新更有底气、更有干劲,在基层各领域实际探索中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检验的创新举措,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来赢得群众的真夸奖和好口碑。

——重庆市开州区委组织部 杜进峰


关键是解决过河的“桥和船”问题

    基层创新上下“一般粗”、“不落地”很大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简单,程序手段不科学,检验评估机制不健全。基层治理创新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的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推进基层创新,必须解决过河的“桥和船”即方法的问题,必须对基层治理的复杂性有直接的认识,随时代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工作方法,在方式方法的选择时充分注重实事求是,追求实效,着力关键时期、关键少数、关键成果,顺应大势、厚植优势、集聚胜势,促使基层治理“登高摘星”。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前锋社区居民委员会 夏雯娴



来  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