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些地方陷于“空谈”的时候,中国在“实干”中大步走向未来。在广阔神州大地上铺展开来的发展进步,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实践的烙印。赢得世界尊重的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话语的坚固基石,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立场出发,解析好体现中国思维内在品质并驱动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实践精神。
实现中国实践与中国问题相统一。中国问题是中国话语的逻辑起点,中国实践是中国话语的现实基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简洁有力的论述,阐明了中国实践与中国问题的根本关系。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表达与话语呈现,揭示中国话语所蕴含的实践精神,要诠释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一是时代课题与历史使命的辩证统一。“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从探索经济文化落后东方大国的现代化道路,到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途径,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历史使命的不断“赶考”中书写一张又一张时代答卷,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也正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解答这一根本命题,才有了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战略判断。二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价值目标,这一根本价值目标的实现,建立在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伟大梦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梦想的不断求解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一方面,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回应时代挑战中找到时代进步的路标;另一方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强烈忧患意识警醒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主客统一、知行一致并不断创造活力的实践精神,与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一道,是中国奇迹公开的秘诀。
实现中国特色与人类经验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始终立足本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学习别人,强壮自己,但不成为别人。过去40多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改革发展实验室。首先,在借鉴中赶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遵循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前提下,敞开胸怀学习借鉴。其次,在创新中跨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今天,“创新驱动发展”的旗帜引领中国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中走向未来。
实现中国理论与世界话语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念、思想、战略不断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中国话语的世界影响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正在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中构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战略部署,我们要以富于科学精神的中国话语,进一步讲述好走在人类进步主流中的中国实践。一是讲清楚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不同于“用血与火载入编年史”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富强壮大、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走出了一条既具有独特内涵又反映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并将在打破西方话语垄断中不断显示出时代意义的发展道路。同时,因为走到了时代发展前沿,当代中国面临的发展难题都是世界级问题。诠释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理论逻辑,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理解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对实现“融通中外”至关重要。二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近年来,不少西方学者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这既是国际传播的基本任务,也是话语建设的重要内涵。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在全球确立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地位,让当代中华文化在全球产生更多的共振共识共鸣,让世界更多了解“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向世界的中国话语,必然具有深沉厚重的文化力量。
来 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