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辛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基于全方位的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引领时代发展。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时代价值与意义,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新时代实践深入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提高思想站位,从历史发展的大视野出发、从多元视角与多重线索出发加以综合研究,可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逻辑、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叙事逻辑以及人类现代化多元图景的叙事逻辑出发加以综合把握。
一、思想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逻辑
从更加长远的历史逻辑来看,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不能离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求索伟大复兴的整体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目标不断实现的思想指引,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复兴历史坐标的重新锚定。
第一,从逻辑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探索得到的产物,是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1]。为什么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思辨角度出发,而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加以把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逻辑,不能仅仅局限于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历史,而要进一步联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辛求索的整体历史进程加以综合把握。1840年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冲击,可以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来概括。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近代中国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历史境遇下,展开了学习西方的艰难探索。然而,各种外来思潮既未能科学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社情,也未能对中国革命道路做出科学诊断,因此,各种尝试与探索都纷纷走向失败。正如毛泽东所言:“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2] 在这种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站起来”的问题。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逐渐找到了一条科学道路——由传统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第二,从路径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了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经过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艰辛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伟大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面临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机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4] 实现以民族复兴为主要意涵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之初就系统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价值目标等问题做出了系统阐释。当前提出的“中国梦”并非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创造性发展。这种创造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指导思想上看,当前中国梦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尤其是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夯实了求索民族复兴梦想的科学理论基础;二是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筑了求索伟大梦想的坚实路径,即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导向,以“两个一百年”为目标,通过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5]。
第三,从历史方位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民族复兴时代坐标的重构。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方位。1840年后最初求索民族复兴的实践,主要是在西方殖民主义现代性的压力之下展开的被动探索,这一实践是在殖民主义向全球扩张、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浪潮的背景下,在全球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夹缝中展开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框架内推进民族复兴,将民族复兴重任置于更加宽阔的视界中加以审视,使民族复兴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相结合。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条件下,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开始得到更加广泛的力量支持。但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低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因为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垮台,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受到极大削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在资本主义阵营取得阶段性优势的条件下艰难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求索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有了全新的历史方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代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已经开始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使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直持续追寻的民族主体性的根本性重建任务有了全新的历史起点。二是当前民族复兴的求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中国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被动局面,中国更加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分工之中,推动建构更加开放、平等、包容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新格局,从而为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实现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三是当前推动的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世界交往普遍化的背景下展开的,是在与其他国家民族相互交融、和平共处的情况下推动的。中国的民族复兴任务从根本上是和平的崛起,离不开其他国家民族的支持。中国主动将自身的民族复兴与人类发展的共同命运挂钩,通过“共赢主义”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构“以共同利益为基石,以共同价值为导向,以共同责任为保障,以共同发展为追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6]。
二、当代典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叙事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对待科学理论必须有科学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思格斯及其后继者们,不断结合历史、时代与实践的变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同时又密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推动当代中国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创新,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从中国经验到中国话语、中国理论的创造性转换,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
第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非其他主义[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先是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非其他主义的新时代,这是把握新时代问题最重要的核心。针对国外部分学者把中国道路本质属性歪曲为“资本社会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等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性。这种本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透视新时代的新情况,明确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问题;四是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不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地位。
第二,结合新时代中国实践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没有定于一尊或一成不变的套路[9]。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突显了中国道路的本质意蕴:改革开放前着力突破“苏联模式”的窠臼,改革开放后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上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都深刻凸显了立足本国实际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实践经验的科学系统化总结、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良性互动,共同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实践处于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的认识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当前,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探索仍然在深入进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仍然在深化,我们必须紧密围绕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坚持问题导向意识,在不断求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当前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其广度和深度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肩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中国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条件。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必定会产生理论创新的时代,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前所未有[11]。
第三,直面中国问题,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就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整体历史进程而言,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探讨的问题,也构成了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进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理论坐标与历史方位是全新的。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实践的杰出代表,在21世纪彰显了社会主义生命力。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相关经验与理论成果主要是关于中国的。而21世纪,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与全球合作,中国面临的诸多发展问题已经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特殊实践,是世界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问题,中国的实践有了更深远的世界历史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直面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在分析“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经验”并进而产生“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出场路径。
三、多元图景:丰富人类现代化图景的叙事逻辑
求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主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浪潮之中。西式现代化浪潮在本质上与殖民主义逻辑密切关联,其核心是由资本逻辑主导的抹平差异性的单一化过程。由资本逻辑推动的世界市场化过程,其根本目的是按照资本逻辑建构出一种世界历史图景,并在此基础上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使乡村从属于城市[12]。因此,近代中国求索现代化的实践,在资本逻辑及其操控的单一现代化叙事逻辑的压制下,呈现出异常艰辛与曲折的局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复兴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等方面,都超越了西式现代化叙事逻辑。民族复兴主题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直面西式殖民主义现代化逻辑的产物,民族复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中国现代化的求索;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批判资本现代性的产物,建构一种超越资本现代性逻辑的新型现代化方案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拓展人类现代化图景的叙事逻辑出发对中国现代化逻辑展开了系统探索。
第一,拒斥西式现代化的一元叙事逻辑,建构人类现代化多元叙事相交融的格局。尽管现代化主要是由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的。但西方在现代化上的时间优先性并不等同于逻辑上的唯一性或排他性。也就是说,尽管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在时间上较早,但不能因为时间上在先而抹杀空间上的差别。西方国家基于其特定历史条件与民族、区域背景开启的现代化探索,不可能普遍适用于当时其他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更不可能适用于后世其他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就人类推进现代化的整体历史进程来看,现代化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模仿过程,而是存在矛盾冲突的创造性过程。如何在坚守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现代性路径,构成了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永恒命题。从逻辑上看,现代化从来不可能只有单一固化的模式,所谓万能的现代化模式不过是形而上学的幻想。现代化的概念,应当是一个蕴含多元差异性于一身的一般概念,应当是基于经验现象层面上诸多关于现代化的事实、事例建构起来的复杂存在。马克思曾指出:“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13] 同样,作为一种抽象观念表达的现代化概念,其实是从无数现代化实践的感性经验出发,以历史性“回溯”方式总结出来的普遍性存在,这种普遍性内在蕴含着多元差异性空间,因而人类现代化方案具有多元可能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从中国的历史与实践逻辑出发,展开中国现代化方案的历史性叙事,明确反对将中国现代化方案简单视为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4]。近代以来中国求索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曲折的历史进程深刻彰显出一个无可辩驳的基本事实:中国现代化道路绝不可能按照某种现成公式来设计[15]。当前,在面对西方现代性“时空压缩”“时空倒置”的机遇时,中国现代性方案正重新选编现代性程序,着力将多次现代性任务合一进行[16],这是超越西式现代性的全新探索。
第二,深刻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本国实际推动现代化建设。如前所言,如何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命题,百年现代化求索历史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展开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展开区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的独立自主探索,通过科学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建构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谋划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战略布局、发展步骤与任务目标。正如邓小平总结的那样:“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8]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在继承以往现代化实践成就的基础上,通过把握全球现代化最新趋势及其规律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境遇,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尽管这条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内涵上交织着诸多复杂内容,但我们仍然可以尝试把握其中蕴含的若干标志性概念,诸如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内涵、共产党的领导、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等等。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性概念,并非单纯抽象逻辑思辨的产物或书本结论的简单平移,而是深刻扎根于中国实践基础上展开理性分析与思考的产物。
第三,注重对中国现代化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与普遍化提升。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现代化建设的积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性思考与实践,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关于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系统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强调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回答了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若干核心问题。在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合理驾驭资本。一方面,当前中国现代化应充分发挥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将资本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加以综合利用与有效限制。另一方面,在推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辩证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仅仅体现在配置资源这一特定领域,而非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处于有机统一关系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从逻辑上自然延伸出关于“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探讨,彰显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逻辑的认识开始逐步突破特殊性维度而实现向普遍性的跃迁。换言之,从现代化探讨的角度来看,当前立足于“中国实践”基础上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中国智慧”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义已经逐步超越中国实践的地域性,有了从更加普遍、更加广泛、更加多元的维度加以探讨的空间。
注释:
[1]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北京]《求是》2019年第7期.
[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60页.
[6]胡鞍钢、李萍:《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方案》,[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9页.
[8]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北京]《求是》2019年第7期.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7页.
[10]王宗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北京]《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1期.
[11]陈曙光:《中国样本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1期.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15]吴晓明:《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1期.
[16]任平、郭一丁:《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17]《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241页.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文章选自《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5期,作者张明系南京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