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成、理论特质与实践路径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24-09-26浏览次数:14

内容提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要求,需要从历史生成、理论特质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阐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历史活动中萌发,在民族国家建构、认同归一的实践历程中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具有共同性与多元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在新时代新征程,要立足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脉络与理论特质,从思想、文化、经济、制度、生态、情感等全方位出发挖掘其精神力量与实践指向,不断发挥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效应。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简介陈双泉(1988-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新疆舆情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大连  116000)。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6期,注释从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其中的关键前提和核心内容之一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因此,系统研究和阐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成、理论特质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成

“家园”是一个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词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体是中华民族,落点是“家园”,二者通过精神、意识等思维活动串联起来,形塑于民族国家建构、认同归一的实践历程,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融共存。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在各个时期聚合着新的价值意蕴。因此,研究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内涵就必须将其置于历史的时间轴线中,立足历史阶段剖析各民族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1.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起源

精神家园即精神和感情的归属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意识和观念的集合。这一集合最初起源于中国古代各民族在地域、政治、思想、文化上早期融合的历史进程,以中华民族历史的行为和活动为实践基础。在此过程中,“大一统”思想及其实践是重要的动力来源,凝结了共有历史记忆,形成天然的、朴素的家园形态。这一阶段贯穿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

中华民族的起源最早可以上溯到炎黄二帝乃至于新石器时代,其发生时期就融合了中华大地上万年的众多文明成果。西周、春秋时期,周边民族逐渐融入中原以夏、商、周为主体的民族,推动“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并有了明确的族称,他们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图腾文化,崇拜以“炎黄”为代表的共同祖先。《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就已出现“大一统”的话语表达。秦并六国,统一西戎、百越、西南夷,推行“以夏变夷”的政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在统治范围内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在国家治理中也建立了文化的大一统秩序,对先秦文化成就进行了总结和升华。比如,秦始皇在泰山进行封禅仪式,多次举行炎黄二帝的祭祀活动。汉对秦的统一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以文化统一维护政权稳定,秦汉的发展促进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自此,中华民族不仅通过统一国家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以共同地域、共同地理条件为基础的物质家园,精神家园也初步有了稳定的文化认同基础和心理前提,共有精神家园初具雏形。

中国古代精神家园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化集合,其核心聚焦于历代思想统一状态下的文化累积,典型代表就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儒家思想,其中蕴含的丰富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儒家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生成过程中重要的历史思想基础。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派成为较有影响的学派,但历经魏晋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嫁接后,儒家因为其刚性而日渐式微,唐代的儒家思想与正处于兴盛的佛教思想、道家思想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基于此,韩愈等开始梳理儒家思想正脉以重塑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主张“兴化崇儒”“以文治国”。同时,隋唐统治集团坚持华夏正统,并与北方民族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对待各民族及其文化采取包容开放的政策,对少数民族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少数民族不断吸收着中原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有了更加统一的文化体验。宋代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新儒学,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成为主流社会共同遵循的普遍标准与核心规则。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元世祖忽必烈实行“汉法”,以中朝正统自居,宣称“华夷无间”,在元中晚期,儒学地位被提到非常高的程度以巩固元朝统治的合法性。明十分重视边地民族儒学教化,通过灌输儒家思想维护统治秩序,以封建“教化”的方式来进行民族同化,吸引各民族文化不断向中原文化靠拢。清继续深化“大一统”的实践,特别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同时,清继承历代王朝的正统,尊奉孔子,推崇儒学,虽然传统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僵化,但是发展主流依然延续着秦汉以来的文化常态,儒家思想在国人价值观中依然具有巨大影响力。此外,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强调的“经世致用”也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实践转向,为精神家园增添新的意涵。

中国历史上的各封建王朝为维护自身统治的长期稳定性,采取了一系列强调共同而淡化差异的文化手段,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成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脉络。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交流融合与思想文化统一同步进行,中华文化的整合性、聚合性得以持续增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共有精神家园朴素形态日益清晰。

2.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成熟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危难,救亡图存成为各族人民价值旨归。中华民族救国图强的斗争实践凝结了各族成员的价值表达。在近代中国变革与求索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构成的关键元素,虽然各民族的摩擦客观存在,但共建国家、共同抵御外辱的联合行动整合了文化架构,沉淀了稳定的中华民族性格特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态更加立体、丰满。

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八国联军入侵等系列民族创痛事件接续发生,中华民族逐渐走出被动状态,以摆脱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为目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由于其个人影响力,这一概念及改良派的民族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群体从“排满革命”中觉醒,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并非仅仅消极地推翻清朝专制,更是要积极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其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观点发生了明显改变。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五族共和”被立为国策,主张国内各民族平等。这些实践,使各民族平等观念持续增强,维护团结与统一的意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中华民族进一步实现了民族觉醒和精神独立,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外敌入侵,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中华民族到了存亡续绝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战救亡的现实需要,构建了不分民族、不分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各民族都积极投入抗日战争中,共同承担起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共同的目标与行动加速推动中华民族由“自在的民族实体”成为“自觉的民族实体”。

在这一阶段,各民族为改变中国现状、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进行的艰难探索,促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了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的新发展。一方面,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定意志与丰富情感,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武器而存在,还凝结了各族群众对“家园”的美好期待,构建了未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世界的雏形。另一方面,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内涵得到了新的补充,中华民族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新鲜独特的中国经验和精神风貌,为精神家园增加了诸如自强不息、牺牲奉献、艰苦奋斗等共同的思想蕴含,强化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承担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者的角色,不断更新的民族观念和逐渐一致的民族追求促进了共有精神家园的整合,各族群众追求独立、抵抗侵略的具体实践彰显出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为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自此,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的基础上,共有精神家园又整合了中华民族近代追求进步的价值理想与行为方式,其形态就此稳定。

3.中国现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巩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特点,把维护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一项基本原则,制定了民族政策的框架体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政策设计,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团结,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此为基础的精神世界更具丰富性、包容性与开放性,“家园”与现实世界有了更加密切的关联。随着民族识别各项工作的推进,更多的民族成员开始从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出发,以自身的思想认同和行为映射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新的意涵,为“家园”补充许多全新的元素。改革开放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进的重要前提,国家制定实施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项政策,采取西部大开发等举措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随着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有了法律遵循。中国共产党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助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胜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逐渐走向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前提下,作为物质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高级产物,精神和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更加多样、精神体验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新时代新阶段的物质实践促使共有精神生活更为丰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强化构筑新时代精神家园的“共有”属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和形态日益成熟。一是经济物质的极大丰富关联了各民族的利益与情感,党和国家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观照了各族群众的心理需求。202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为民族地区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作为物质生产生活的伴生物,精神生活必然实现多维发展并开始对人的主观认同发挥作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互鉴拓展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外延。二是党的民族政策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意在实现各民族观念上的统一,以此巩固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现实实践强化了共同体的观念认知,各族群众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和行动加强了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联结,各民族的自觉认同在未来必将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三是随着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为频繁广泛,互嵌式社会结构为各民族提供了互动交流的载体与平台,全方位嵌入融入民族交流各个环节,实现了群体与个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加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叙事培育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共产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形成了系统的民族工作体系,各项民族政策增进了各民族的共同性,各族群众在实践推进中凝心聚力、守望相助,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特质

从构成上看,基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时空嬗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逐渐成形并趋于成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部结构稳定,维持了共有精神家园长期的正向发展和动态平衡,有效整合了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结构作用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在共同性与多元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物质性与精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得以全方位呈现。

1.共同性与多元性相统一:从“多元”走向“一体”

在马克思的思维范式中,“共同体”是“现实的人”形成的利益团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的个性自由在“共同体”中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能推动共同体成为理想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通过联合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形成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之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清晰定义了中华民族“一体”和56个民族“多元”两个结构层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客观上决定了共有精神家园必然实现多元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一方面,共有精神家园首先突出共同性,共同性是共有精神家园的主线。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从“四个共同”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内涵,强调各民族共同开拓了共同栖息繁衍的辽阔疆域。早在远古时期,各民族的先民围绕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开疆拓土,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方式和稳定的血缘联系。其后,历代各民族开疆拓土的实践和创造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空间,奠定了中国版图。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华民族依赖小农经济养育人口、生生不息,这一共有的经济系统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突出宗法制度,强调各民族的守望相助,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不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增强了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底气和自信。另一方面,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家园”基础之上的集合,具有多元性特质,多元性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动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的现实行动共同积淀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形成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狩猎文化、渔猎文化,处处体现着中华各民族的生存智慧,积淀了中华民族行稳致远、开拓进取的性格特质,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丰富饱满的民族品格。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都是中华文化源源不绝的动力源泉,新鲜独特的各民族文化不仅蕴含了本民族的价值观念,更使中华文化不断焕发出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逐渐生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独特标识,这是共有精神家园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

2.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深入推进“两个结合”

梳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脉络可以发现,共有精神家园贯通中华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时间轴线,汲取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由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累积而成,而现实的发展则是共有精神家园生生不息的动力。共有精神家园在历史中串联,在现实中逐渐饱满,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与糅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长基础。

第一,就共有精神家园本身而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精神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归根结底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超越了各民族的固有边界,构建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普遍认同,汇聚了各民族基于现实与未来的理想共识,从这一层面上看,精神家园积淀于悠久、厚重的历史之中,同时与客观世界相适应,对每一个民族成员的选择和行为都具有客观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第二,共有精神家园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结构系统,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得以充实和丰富。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不仅与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发展轨迹相一致,同时会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吸收各民族成员对美好生活新的价值期许,包罗民族成员价值认知、情感取向、心理追求等方方面面的新要素,可以说,共有精神家园是不断更新发展并与现实世界紧密契合的。尤其在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的现实条件下,共有精神家园随着各民族的交流互动和彼此价值观念的传递,民族成员对个人命运、本民族命运、中华民族命运有了全新的认知,共有精神家园始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不断整合和超越。

第三,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功能在于凝聚人心,这一以凝聚为基本属性的意识结构具有稳定且坚实的内在力量,不仅表现于共同的经济生活与日常交往中,同时作用在更深层次的情感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弥合乃至消灭因天然差异而形成的离心力,建立起一种各民族齐心协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心理秩序,是解决当前问题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特别是对于中国当前改革深入、社会转型的现状而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之一,历史进程中积淀的凝聚力、向心力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从共有精神家园中汲取力量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寻求共识的现实观照。

3.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促进精神家园协调发展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虽然是认知、情感、精神的折射,但其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系统和意义世界,对于指导现实有着无法替代的行动价值。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共有精神家园在思想和意识上将民族成员黏合起来,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种精神世界的联合必然给予现实行动以指导,这一建立在认同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作用于民族成员行为选择的方方面面,与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可以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天然具有精神性,其物质性寓于精神性之中,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共有精神家园的主体具有物质性。共有精神家园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实践性的主体。中华民族是推进几千年文明进步历程的实践主体,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一切历史活动的总和,集中了各民族在集体行动中取得的丰富智慧。作为建立在各民族相互联合、共享利益行动基础之上的共有精神家园,物质性也是其核心要求,实践活动始终是其强劲稳定的发展动能,同时也是检验其道路和方向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二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根脉具有物质性。共有精神家园不仅是中华民族解决现实问题的观念映射,作为民族习惯的总和,还整合了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等传统美德,使其蕴含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要求成员必须遵循和传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是文化,而更深层次的东西则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各民族成员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精神理念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根脉,正是在行动中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自觉的尊崇与追随,中华民族才能有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三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具有物质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一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繁荣发展相契合的文化系统,在当前各民族的创新与创造中增加了许多物质性、实践性内涵。中华民族开创现代文明社会主义形态的行动力量为共有精神家园补充了新的实践意趣,使其兼具文化积淀与时代创新的双重面向,实现了精神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元素的价值耦合。正是中华民族将精神性和物质性结合起来,才能让共有精神家园不断进行形态上的更替和内涵的更新,换言之,正是由于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了精神性和物质性的统一,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和实践需求,使之能承载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功能。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当前整个世界紧密相连的现实条件下,共有精神家园除了具有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民族力量,还提供了中华民族这一命运共同体融入世界洪流的发展思路,承载非物质力量的共有精神家园所蕴含的民族性、世界性原则,直接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从民族性维度观之,共有精神家园从中华大地生成,形成于中华民族这一具有文化自觉的实体,汲取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理念意涵,各民族成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综合了共同记忆、集体利益、共有情感等元素,共有精神家园服从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秩序层次,从结构上就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在内涵方面,共有精神家园起源于中华民族生产和生活的长期探索与思考,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象无一不与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要素相契合,共有精神家园的未来发展也必将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世界性维度观之,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某些民族元素的叠加,而是中华民族行为偏好的提炼和总结,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态度和处事原则,蕴含着人类的共同价值理想。比如,中华民族崇尚以和为贵,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力求通过和平的世界局势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此外,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联系紧密,在普遍交往的世界图景之中,中华民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前所未有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承担起中华民族在融入世界发展的广阔空间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任,引导民族成员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和依赖,自觉成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传播中国文化的践行者。

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构完整、内涵丰富,这意味着其作用发挥并非单一且孤立的过程,而是涉及思想、文化、经济、制度、生态、情感等方方面面。要在新时代继续强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共同基础,有效激发其现实影响力,就应当从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文化效益、经济动力、制度保障、生态屏障、情感共识出发,塑造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普遍认同,引导各民族不断创新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态和内涵。

1.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纵观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历史,“大一统”理念贯穿古今,基于这一理念,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的鲜明价值导向,维护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使中华民族聚合为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及群体意识的建构由“统一”的思想共识串联而成,不仅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民族团结发展的未来进路。换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前提,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文明根深叶茂的原因所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团结统一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等政策举措制定和推进中的群众力量,要坚持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的主线地位,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培养民族成员对于国家、政党、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五个认同”,教育各族群众都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既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识,力求实现增进共同和消解差异并驾齐驱,又要在实践中步步推进,以牢固思想意识转换为自觉的行动意愿,激发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行动力和创造力,从思想观念、精神意趣上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固本培元。

2.文化效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必然内在地包含着谱写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现实追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共有精神家园最为核心的构成部分,也是强化精神家园为各族群众共有、共建、共享的历史根基。要继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提炼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精髓,通过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来强化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联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普遍需求联系起来,将其转化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认同和行为习惯,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让各族群众在实践中体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犹如主干与枝叶,民族文化赓续着民族智慧,所呈现的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文化元素是共有精神家园民族成员的具象价值表达。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持守本民族长期坚持的逻辑和内核,抢救和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引导民族文化融入时代进步的潮流之中,吸纳和整合可以融合的现代元素,推动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使民族文化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性,更好服务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3.经济动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突出了各族群众的发展期待,即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只有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全方位回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共有精神家园才有稳定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提高内生动力和后劲,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改革思维破解地区发展难题,立足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另一方面,要统筹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大限度满足各民族全面发展的目标诉求,加强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优化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教育医疗等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性政策,毫不动摇地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继续为民族地区量身定制支持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实施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有关政策举措,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进程,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地区差距,以差别化区域支持性政策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

4.制度保障: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处理好民族问题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而言至关重要,做好民族工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持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余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效发挥各民族人心归聚强大精神纽带的作用。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提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增强民族成员维护民族团结、参与民族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和各民族一律平等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群众基础。

5.生态根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地区生物多样、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历史原因,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极易因急于求成心态产生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就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现状而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是相互促进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民族在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实践完善了共有精神家园中现代民族生态文化系统,同时,共有精神家园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文化理念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的思想认识,从源头上推进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要科学谋划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把握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及其内在规律,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节奏,提升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持续性,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要加强民族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中的生态保护元素,以深入人心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经济产业发展的价值转化,守护好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6.情感共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民族关系的亲密互动,实现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要强化“五个认同”,以“五个认同”持续强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力量,打牢共有精神家园中“共同”的思想基础,加强各族群众特别是各族青少年群体对中华文化的深度学习,在巩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基础上生成实践体悟,通过认同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产生归属感,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维护共同体利益、参与国家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提供和完善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空间场域,从日常生活的维度增加族际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各民族在交流中突破族群边界,提高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共同性和包容性,在增进各民族之间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情感依恋和心理需要。要深化开展直接面向各族群众、服务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丰富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通过体验式的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入脑入心,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对中华民族稳定的情感态度,打造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乌云格日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多维度解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4期。

[2]张宵萌、石亚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目标、原则与机理》,《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2期。

[3]何山河、钟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