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的主要历史成就表现为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进。实践育人直接面向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方法途径坚持不断创新,呈现跨学科、跨国界、跨领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并非是封闭的系统,而是整合协同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引导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相统一,自我价值与家国梦想相共鸣,使大学生增强了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涵养不懈奋斗、矢志探索的创新精神,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面临改革创新的时代任务,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经验,将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性,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实践育人深入推进,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1.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奠基阶段
1978年至2004年,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实践育人这一概念还未明确提出,但是实践育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共识,要求大学生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高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业务实习、军事训练和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指出全体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生产劳动以及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知识和实际锻炼[1]。198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指出,依据专业的不同,与校外工矿企业、农场、农村组成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建立实践、劳动的网点,固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基地。[2]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是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思想感情,树立起为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具体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3]。1987年,《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又一次明确强调,必须组织学生在学习期间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把在假期和课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将实践育人渗透进理论教育,围绕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接触实际中接受教育。
2.高校实践育人的全面深化阶段
2004年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全面深化阶段。实践育人这一概念在这一阶段明确提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次提出实践育人,指出要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强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4],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阶段,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得到深入推进。2009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各高校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作为实践育人重要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被提出。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2011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践育人关乎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关乎创新精神的培养,关乎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高校实践育人的总体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组织领导都得到了深化发展。随后在2012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将实践育人列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
3.高校实践育人的新时代质量提升阶段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记高度重视实践育人。高校实践育人也进入了新时代质量提升阶段,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
实践育人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强调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2014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指出:促进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立,实现实践育人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项目化配置、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育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等主题开展系列实践育人专题教育活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践育人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得到进一步重视,从体制机制层面要求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包括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健全社会各界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实践育人质量提升,整合各类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构建实践协同体系,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空间范围并不局限于校园内部,还包括社区、科技园区、企业等。结合不同的时代主题,高校实践育人由单一的依托社会生产劳动到与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融合,让师生从书斋步入社会、从理论转向现实。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成就有:
1.实践教学成为高校重要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强调个体实践体验对于意识形成和能力培养的突出作用,聚焦于实践,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创造性生成与建构的过程。知识教学,聚焦于知识传授,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传递。针对高校一直以来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改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建构以活动和项目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互动和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教学成为高校实践育人最为重要的一环,实验实习、专业实训等实践教学形式在各个高校推广。依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实践教学比重还将进一步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
2.社会实践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实践一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得到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经过40余年的经验积淀,社会实践涵括暑期三下乡,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围绕精准扶贫、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深入乡村基层,结合自身专业,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文艺演出、公益服务等活动,既彰显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遵循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原则,勤工助学成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高校搭建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各类平台,如部分高校专设超市、快递服务点为勤工助学点,由贫困大学生自主运营,自负盈亏。部分高校提供启动资金,整合协调资源,开放实验室,创业场地,甚至专利使用权,鼓励大学生开启创新创业+勤工助学来解决自身经济困难。部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项目发包的形式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大学生接受资助的同时,真正有机会提升应对挑战、抵御挫折的能力,将困难帮扶和思想引领、能力培育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亲身领略国情民意,全面体察社会百态,在实践中感悟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理想信念得以升华,意志品格得以磨砺。
3.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志愿服务一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遵循自愿、公益的原则,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宗旨,不索取劳务报酬,自愿奉献自身时间、智力、体力、技能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各类社会公益机构以大学生为主体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服务,常见的形式有:深入社区,利用节假日普及社会文明风尚;前往敬老院、医院、特殊学校送温暖献爱心;在大型赛事和会议,如奥运会,世博会、智博会等赛会活动中充当保障服务;在各类大型突发灾难中,如汶川大地震中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众多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了实践学分管理,鼓励学生通过实名注册成为志愿者,扶持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类社团发展,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便捷化开展,涌现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品牌项目。
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创新创业大潮在中国大地兴起。1999年,首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标志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兴起。2002年4月,教育部确立9所试点创业教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益成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各高校不断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5]。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6]。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特别指出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7],强调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建设创业实习基地、孵化基地。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至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连续四年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建设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基本经验
基于指导方针、对象、方法途径、系统等不同维度,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形成的基本经验主要有: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覆盖全体大学生及教师,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着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1.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1987年,国家教委便指出各高校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在接触社会实际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1991年,国家教委再次提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巩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学生深入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赋予理论武装,将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实践养成真正融为一体。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认真研究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8],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方法要不断创新。1990年,江泽民指出: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9],并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物质生产劳动,成为一门必修课[10],强调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的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11]。胡锦涛也指出:只有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广大青年才能站稳最基本最扎实的政治立场,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13],多次勉励大学生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14]。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实践育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实践育人的基础理论、体制机制、项目平台、师资队伍、组织保障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覆盖全体大学生及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对象覆盖全体大学生及教师,坚持育生与育师相结合。
高校实践育人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大学生,成为全体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各高校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搭建实践平台,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志愿服务、军事训练、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针对研究生,将实践育人纳入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研究生形成了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等共同建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全国各地涌现了众多博士团,结合个人专业和研究成果,以科研报告、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高校实践育人的对象不仅面向全体大学生,也覆盖全体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便指出凡是缺乏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都要参加社会实践。1991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组织教师担任班主任或辅导员,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社会考察、基层挂职锻炼,社会实践。2012年《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中再次明确每学年至少安排1/4专任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为扎实推进高校教师实践育人,40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等实践研修基地不断创建,高校教师地方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的平台逐步完善,高校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辅导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教职工志愿服务队、驻外任教等社会实践的途径被不断拓宽。
3.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育人直接面向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方法途径坚持不断创新,呈现跨学科、跨国界、跨领域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育人跨越学科边界,打破固有学科思维,用多角度,多视野看待实践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基于体验的实践教学理念广泛的运用于实践育人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壁垒,在工科、理科、文科、农科、艺术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协作,充分利用各学科知识技术之精华,丰富创新思维,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创新早已突破国家边界的束缚,资金、人才、资源的流动都要求开放共享,实践育人已成为跨越国界的课题。利用广袤的国际市场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国外实践课程体系,引进实践教学名师,实践能力培育研究项目、科研团队。搭建平台,选派国内大学生前往海外学习,参与海外志愿服务,前往国际组织实习,吸引留学生参与各类实践育人活动,实践育人早已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育人打破各领域中的固有框架,让不同领域的知识、资源、技术元素相互整合。无论是创新创业还是各类社会实践,纷纷引导大学生紧随国家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深入到各个产业。鼓励大学生前往二、三线城市、西部地区、农村山区,利用所学去改造传统,提供发展新动能。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高校跨领域协同整合资源,AR、VR等技术广泛运用于实践育人中,极大的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4.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并非是封闭的系统,而是整合协同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指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按照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企事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原则,协同多方主体,聚焦于高校师生全面发展,发挥育人资源的集聚效应,实现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推进实践育人合力的形成。
在校内层面,实践育人面向全体大学生,涉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教学、人事、科研、财务、校地合作等行政部门,还涉及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党群部门,彼此之间整合协同,提供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场地保障、舆论保障、共同推进实践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不断把实践育人纳入战略规划,进入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协同内部机构,理顺管理机制,将实践育人逐步融入专业学习、军政训练、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还通过开展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学生创业英雄等遴选平台,选树了志愿服务、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等各类先进,营造了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氛围。
在校外层面,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便指出:中央和地方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人民解放军,以及社会各有关行业和单位,都要把支持和接受师生参加社会实践、业务实习和军事训练,作为自己应尽的一项社会义务,积极提供必要的条件。[1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协同政府、企业、事业、行业力量,依托各类互联网产业园、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乡镇社区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师生提供开展社会调查、市场调研、兼职实习、精准扶贫的平台项目,不断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2][3][4][5][6][7][1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Z].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2,32,71,290-292,291,291,497,70.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9][10][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3,372,372.
[1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原载《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5期,作者单位系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