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温兴生、代保平:当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政治论断的理解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4-27浏览次数:1180

  

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当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一政治论断源于新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意义在于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方案。十九大报告“五个是”的论断构筑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十九大报告的开篇中, *****记深刻阐述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和开创性的, 经历的变革是深层次和根本性的, 郑重地向全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准确理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 是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基础。

  

  

一、新时代源于新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下, 在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开创了历史性的新局面, 新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

  

    () 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把经济建设作为我们党的中心工作, 并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从十二大开始, 我们党提出走自己的路, 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实践证明, 这条道路是一条成功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之路。正因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迎头赶上了世界浪潮, 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面貌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逆全球化趋势下,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世界经济整体低迷, 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能锐减。同时, 在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和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都出现了深刻变化, 面对内外部的挑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定航向, 攻坚克难, 锐意进取, 在复杂局面和艰难环境下取得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 十九大报告在第一个部分从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新的发展理念下, 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稳步推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家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持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成效显著;在中国梦与强军梦指引下, 军队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党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 经历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 在党中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 我们出台新的重大方针政策、提出新的重大举措和有效推进重大工作, 解决了很多难题, 办成了很多大事, 取得的成就显著, 党和国家经历了深层次和根本性变革。

  

    一是“四大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经济实力进入世界前列。过去五年, 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健康增长, 有数据显示, 2013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7.2%,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反超印度, 重回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第一的位置。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4万亿元, 按照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幅, 预计全年将会迈上80万亿元的台阶, 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目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近几年对外投资和外汇储备也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科技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五年来, 航天工程、深海科学考察、大飞机、超级计算机和新一代高速铁路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改变了世界科技竞争的版图。我国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五年来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人民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军队新的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完成了重塑, 随着一大批新型现代化武器, 如隐身战斗机和国产航母的亮相, 我国国防实力迅猛提升并稳居世界前列。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同时, 我国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些共同推动着我国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也进入了世界前列。

  

    二是“五个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党领导一切, 党的面貌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促使国家、人民、军队和民族面貌出现新变化。五年来, 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 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诸多党内法规修订与出台, 在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举措的推进下, 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这五年在整个党史上都是值得书写的五年。党员与群众关系明显改善, 党内政治生态也明显好转, 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空前增强, 这是五年来最深刻的变革。

  

    三是“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的“需求侧”出现新变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 我们已经提前实现。在此基础上,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也即将在未来三年实现。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 不再仅强调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是在民主政治的参与、依法治国的诉求、公平与正义感的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提升和更加优美环境的期盼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 我国社会的“供给侧”端也呈现出新特点, 和过去一个历史阶段相比, 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生产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诸多领域都已经是世界第一或保持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平衡与不充分, 不能满足民众在“需求侧”端的新要求。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客观总结与分析五年来的成就与变革,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成就和变革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基础上所取得的, 这种成就与变革也必然会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方位,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新时代彰显开创性的三重意义

  

    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基于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同时新时代也彰显了新飞跃、新境界和新价值。*****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三个意味着”对新时代开创性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集中阐述。

  

    ()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近代以来,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要奋力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 中国的各项事业有了主心骨, 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国家逐步进入到整体富裕的阶段。十八大以来的新成就则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基础上开启了富国到强国的飞跃, 进而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际上表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发生的改变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质的飞跃。富起来侧重经济, 强起来则囊括全面, 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进步, 是现代化结构的优化与整体功能的升级, 表明中国的现代化将进入更高层次。富起来主要追求发展的数量与速度, 强起来则更强调发展的质量, 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必须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相匹配, 使我们逐步摆脱落后心态, 以新的精神状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一方面, 这种强大的生机活力表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认识日益深化, 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代中国实现了辩证统一和内在结合。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在认清发展阶段与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怎样认识与建设社会主义、怎样认识与推进党的建设、怎样认识与实现发展的时代课题,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 把脉时代, 坚持问题导向, 保持政治定力, 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深刻回答了如何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又注重融入中国实践特色, 继续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继续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 而是在当代中国实践中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形成的创新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总体稳定有序,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 并保持着强大而持久的发展动力, 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中国的现代化路径完全异于西方模式, 从制度选择看, 中国坚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政治制度为基础, 而不搞西方社会的议会制和多党制;中国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而不搞西方的私有制。从政府功能看, 中国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既高度重视宏观调控, 又明确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绝不放任市场经济的盲目与无序竞争, 有效抑制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快速发展。


    在现代化浪潮中, 发展中国家虽有差异, 但很多采取的是西方现代化模式, 结果往往陷入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甚至政权更迭等困境。二战后, 许多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经济发展带来政治动荡, 政治动荡制约经济发展。这种发展与稳定无法并存, 从根本上讲, 是现代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功能性变化给传统社会观念与结构带来的巨大冲击。从现有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实践来看, 对外开放像一把“双刃剑”, 吸引外资为核心的开放政策意味着丧失一定的独立性。而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党林立、相互倾轧以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相比, 我国的制度优势非常明显, 我们的领导体制既注重吸收各党派、各团体的智慧, 又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我们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和宏观调控能力, 能够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有效防止外部资本控制本国经济命脉, 还可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对我们自身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也会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三十多年前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一段论述已得到历史证明, 他曾充满自信地指出:“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 而且会影响世界。”“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 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 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2]

  

  

三、新时代构筑了宏伟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五个是”对新时代的地位、目标、方向、使命和作为进行了集中阐述, 为新时代构筑了新的宏伟蓝图。


    第一,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1]。这一判断指明了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8900万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的伟大事业。承前启后是事业的延续, 继往开来是时代新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将继续高举起来, 这项伟大事业将继续干下去, 这个宝贵的理论将继续写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必然会取得更大胜利。

  

    第二, 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1]。这一判断指明了新时代面向未来新的战略目标。行稳致远, 面向未来确定目标, 并且分步骤、分阶段地予以实现, 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从现在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 决不能松懈。未来三年, 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和指标, 打好各类突出问题的攻坚战, 党对人民的承诺要兑现, 要让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认可。十九大报告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的三十年做了新的战略安排, 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来分步实现。2020年到2035年是第一个阶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十五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是第二个阶段,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分解, 让我们对中国的现代化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时间图, 这是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第三, 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这一判断表明新时代前进的方向就是要忠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前提,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的要求。过去的几十年, 我们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需求, 新时代要注重解决“从有到优”的需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也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要共享国家发展的红利, 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 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1]。这一判断指明了新时代的使命。*****记在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无论是横向对比, 还是纵向对此,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都应该充满自信, 伟大梦想的实现在一步步接近。当然, 行百里者半九十, 要想最终实现这个梦想, 还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伟大梦想, 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就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 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

  

    第五,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从世界发展的维度来看, 这是新时代中国应有的作为。为人类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人口与地理大国, 我们既有能力也应该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体现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四、新时代需要新的行动指南

  

    时代是思想之母, 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时机。纵观人类思维史可以发现, 每一种理论思维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理论是在思维中把握时代的。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指出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 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 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时代的变化要求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理论思维必须与时俱进,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强大活力的源泉。

  

    中国共产党保留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这一重要的理论品格, 历来都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建党九十六年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起来, 解决不同时代出现的问题, 进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成果, 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 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与时俱进的历史, 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实践是理论之源, 新的实践活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面对新课题, 回应新课题, 解答新课题, 需要共产党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得到新的思想认识, 产生新的理论成果。聆听时代的声音, 回应时代的呼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 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它也是我们新时代的行动指南。

  

    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基础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且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年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全方位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理论探索中取得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继承与发展角度来看,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指导实践的阶段来看,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担负的使命来看, 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把握新的历史方位,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明确新时代的总任务, 明确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明确新时代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明确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明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明确新时代强军建设的方向, 明确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外部保证, 明确新时代一切事业的政治保证。就如何贯彻落实, 十九大报告还分别从领导、理念、举措、条件、保证等14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视野、逻辑体系和思路举措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只有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 才能客观地总结过去、科学地分析当下、自信地展望未来, 才能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取得新胜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 2017-10-28.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18.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27.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873.

  


  

  

(原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作者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