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90后大学生成长于风云际会的全球化时代,当国家的盛世集中于此,自我认同的构建相较于过去却更加困难了,实证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处于较低同一性发展状态的大学生比例较大。与此同时,大学生自我认同存在发展领域不均衡,发展过程不稳定以及认同体验上矛盾突出等特征。为提高当代90后大学生自我认同水平,高等教育应在准确把握自我认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促进教育场域中关系模式的转变以及注重大学生主动型人格的培养等措施。
关键词:自我认同;当代大学生;实证调查;培育策略
自我认同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准确的自我认知,稳健的处事风格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把握,最终使个体达致一种没有内在心理障碍,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它是关系到个体如何自处、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问题。因此,一直以来自我认同问题都是大学生研究中的热点,但与前代大学生相比,当前90后大学生在自我认同问题上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正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性社会,个体化浪潮和社会风险双重夹击使本就被现代性动摇了传统与文化根基的自我认同变得更加岌岌可危,而大学生应如何突破技术和物质的壁垒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何让驰骛于外物的浮躁内心重新获得自我价值的根基,正是我们研究自我认同问题目的之所在,而对于这一问题的求解则必须通过实证调查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实际之中。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现状,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认同)状态量表(EOM-EIS-2)进行实证测量。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分为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扩散四个子量表,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同一性状态:其中“同一性获得”指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成功解决认同危机,获得稳定的同一性状态;“同一性延缓”是指个体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正在寻求可能的解决路径;“同一性早闭”是指个体对自我同一性缺乏探索,直接接受父母或权威人士的期望;“同一性扩散”状态则指个体对自我同一性既缺乏探索的勇气又缺乏解决问题的热情,处于一种消极的危机应对状态。每个分量表均包括意识形态及人际关系两大领域,意识形态分为政治、宗教、职业、人生观四个方面,人际关系分为性别角色、友谊、娱乐活动和交往方式四个方面,共计8个子量表,32个项目,均使用6点计分法。该量表在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地区广泛地应用于研究、教育和临床等领域,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应用最为广泛的自我同一性评价量表。此外,本研究还使用了Berzonsky制定的同一性风格问卷(ISI-4)进行辅助分析,最新的同一性风格问卷由36个项目组成,其中各个风格都各自包含9个项目,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6-0.89之间,可用于施测。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当代中国90后大学生,在南京七所不同类别、不同规模和不同教学质量的大学,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样本分布从学校来看,一本院校比例为40.1%,二本院校比例为38.6%,三本院校比例为21.3%;从年级分布来看,一年级大学生比例为20.1%,二年级大学生占35.1%,三年级大学生占27.3%,四年级占17.4%;从专业来看,文科经管比例为37.3%,理工科比例为58.6%,艺体类为1.4%,医学类为2.7%;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比例为60.2%,女生为39.8%;从民族分布来看,汉族为93.6%,少数民族为6.4%;从户籍来看,城镇户口比例为62.2%,农村户口比例为37.8%;此外样本中独生子女比例为55.9%;非独生子女比例为44.1%。
二、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基本态势
(一)当代90后大学生自我认同总体情况
根据EOM-EIS-2同一性状态量表的制定者Adams等人确立的同一性状态评分标准,以各分量表平均值以上标准差处(M+SD)为划分点来判定样本所处的同一性状态。具体的划分准则为:若只在一个分量表上得分高于划分点则为纯粹同一性状态,若四个分量表得分均未达到划分点,则处于同一性未分化的延缓状态;若在多个分量表上得分均高于划分点则处于同一性转化状态,此时按照较低水平状态进行判定,例如处于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转化状态的样本按照同一性延缓状态划分[1]。后来Jones(1994)等研究者将划分点进一步精确到平均数以上半个标准差处,即M+SD/2,本研究亦使用此划分点作为同一性状态的划分依据。据此,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样本中位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大学生有129人;位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有365人;位于同一性早闭状态的有174人;位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有301人。大学生自我认同四种状态的分布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同一性延缓状态(37.7%)、同一性扩散状态(31.1%)、同一性早闭状态(18.0%)及同一性获得状态(13.3%)。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同一性地位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大学生处于较低水平的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扩散状态,处于较高水平的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学生为数最少。这一结果与国内目前现有研究成果基本保持一致,也符合笔者的研究预期。
(二)当代90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人口学差异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我认同状态在院校、年级、专业、户籍、独生子女与否等变量上存在差异,在性别、民族及政治面貌等变量上则无显著差异。在院校方面,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分别在同一性延缓及早闭两种状态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本院校大学生同一性延缓比例高于二本及一本院校大学生,而一本院校大学生同一性早闭状态比例高于二本及三本院校大学生;在年级方面,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同一性四种状态分布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大一阶段,大学生同一性在成就和延缓维度上比例较高,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从大二开始,大学生在较低水平的早闭和扩散状态的分布比例就有所提高,到了大三阶段这种情况最为严重,至大四阶段又略有好转;在专业方面,同一性扩散状态与专业呈显著相关,其中人文经管类大学生在同一性扩散水平要低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在其他状态分布上各个专业则无明显区别;在户籍方面,同一性延缓及早闭状态与户籍问题呈显著相关,而在同一性获得及扩散状态上无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村大学生延缓状态比例高于城镇大学生,而城镇大学生在同一性早闭状态上比例要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而独生子女也是与同一性早闭状态显著相关,非独生子女在早闭状态的比例上明显少于独生子女。此外,在性别、民族与政治面貌三个变量上,经卡方检验证明,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布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同一性发展水平与这几个因素相关度不高。
(三)当代90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特征
以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基础制定的同一性状态量表分别对个体在意识形态和人际交往两大领域下的政治、信仰、职业、人生观以及性别角色、友谊、娱乐活动和交往方式这八个方面进行测量以便详细的掌握受访者在各个方面的认同状态。根据调查结果,当代90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自我认同发展领域不均衡
经调查发现,当代90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在两大领域共八个层面上的发展并不均衡。其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明显低于人际关系领域的发展水平。有15.5%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领域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而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一比例仅为7.1%。通过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职业、信仰、政治观念以及人生观四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这大学生在四个领域的得分都比较低,以职业意向为例,仅有4.6%的大学生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即“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已经明确自己以后的职业方向”,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55.8%)是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即“一直在试图评价个人能力以探索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有17.6%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倾向于听从父母的意见:“自从父母说出他们的期望后,我对职业问题就再也没有任何疑问了”;有21.9%的大学生处于职业同一性扩散状态,即“我没有想过自己想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工作就先做什么,等有了更好的再说。”
2、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不稳定
曾有研究指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大一到大三阶段是一个持续增强的过程,到大四扩散及延缓型开始增多,重新进入同一性危机状态”。[2]但本次调查发现在大一阶段,大学生同一性在成就和延缓维度上比例较高,反而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从大二开始,同一性发展在较低水平的早闭和扩散状态的比例就有所提高,到了大三阶段这种情况最为严重,可以说大三阶段是大学生同一性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早闭和扩散状态的大学生均占据较高比例。这一现状说明大学生自我认同水平的发展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状态,即使已经达成较高水平的同一性状态也有可能发生水平的倒退。在四个年级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依然是延缓状态,始终保持在32.1%至46.7%的范围内。
3、在认同体验上矛盾突出
从总体来看,当代90后大学生正面临高自信、高成就欲的心理特征与较低水平的同一性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表面上90后大学生以思想成熟、自信独立著称,但实际上这种高自信并不等同于高水平的自我认同。正是由于高成就欲的大学生在极力试图掌控自我人生的这一路上试图高歌猛进,却正面临着无比坚硬的社会现实,所以从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正在陷入一种对自我认同的矛盾状态:自信却又脆弱的心理状态,在独立与依赖之间的辗转徘徊,追求独特却又沉溺于消费主义进而转向陷入自我的消解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在构建自我认同途中必须突破的困境,
三、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归析
自我认同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体达致一种没有内在心理障碍,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它是社会环境及个体交互作用的产物。正如同一性理论的奠基人埃里克森形容的那样:“人在发展过程中是兼具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3]事实上,无论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还是社会学家吉登斯,虽然他们在阐述自我认同因视角差异而各有侧重,但都非常强调环境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本研究采用的家庭环境认知量表是参照MOSS等人在1981年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FES)编制而成,将家庭环境分为亲密度、情感表达以及独立性三个维度,均使用5点计分法。经检验,量表整体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为0.912,信度较高可用于施测。在进行家庭环境与自我认同状态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家庭环境与同一性获得状态之间相关系数为0.234,且P=0.00,P<0.05,呈显著正相关,即家庭环境认知得分越高,同一性获得领域得分越高;与同一性早闭状态亦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一性扩散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即家庭环境认知得分越低,则同一性扩散领域得分越高;而与延缓状态间则相关度不显著。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作用较大,特别是家庭亲密度较高及被鼓励独立自主处理问题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水平上表现更好。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因素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关系维度、教育目标及文化氛围三个层面编制了学校教育环境认知问卷,其中关系维度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学校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教育目标则是测量学校设定的各方面教育环节是否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文化氛围主要考察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问卷共计十个项目,同样使用5点计分法。经检验,问卷整体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为0.892,信度良好。调查发现,学校环境与同一性获得状态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同一性扩散状态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同一性早闭及扩散状态相关度不显著。与此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系维度与大学生同一性获得状态的相关度极其显著,即在于同辈群体、学校行政人员及教师等关系处理方面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往往也能保持较高的自我认同水平,而在同一性早闭维度上相关度不显著;文化氛围与教育目标两个维度的相关性情况与学校环境总体相关情况类似。
(三)个体因素
除了外在环境与大学生自我认同水平关系密切之外,大学生的个体因素与自我认同水平之间的联系也是本研究重点考察的内容。前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在人口学方面的特征,即性别、年级、专业和户籍等方面的差异,从宏观上来讲,这也属于自我认同的个体因素部分,但笔者认为人口学变量属于外部附加的个人特征,并不能详细的描绘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个体差异。实际上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个体差异是与大学生的自我探索、人际交往及社会认知方式等个人行为风格息息相关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行为风格大致可分为主动型、保守型及被动型三种,主动型的大学生能够积极收集信息以寻求关于自我发展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保守型在决策时则偏向接受重要他人意见,认知较为封闭;被动型偏向回避关于自我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喜欢拖延,行为受环境、他人影响较大而缺乏稳定性。调查结果显示:主动型风格与同一性获得极同一性延缓两种状态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保守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被动型风格与同一性获得状态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三种状态均呈正相关。由此说明,拥有积极处事风格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上水平发展更好,而行事保守或消极型的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上问题较大。
四、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水平的教育策略
从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处于较低同一性发展状态的大学生比例较大,同时在认同水平上存在发展领域不均衡,发展过程不稳定以及认同体验上矛盾突出等特征。而通过对90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也为高等教育如何促进大学生自我认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些基本思路。
(一)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同一性发展水平
据调查,当代90后大学生在包括职业、信仰、政治观念以及人生观四个层面的意识形态领域同一性发展水平较低,职业规划模糊,信仰缺失、政治冷漠与价值观混乱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因此,提高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同一性水平是化解自我认同困境的重要任务,而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社会主导型价值伦理的式微。主导型价值伦理是指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选择中占据主流地位,为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它的缺失将直接威胁到大学生自我认同构建的核心,因为自我认同建立的过程并非仅是一个心理过程,它是个体参与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各种社会实践之后的一种综合结果的体现。在自我认同的构建过程中,无论是从内在的个体自我认知,还是外在的身份归类和社会评价都逃脱不了一种价值上的决断,即我们在诸多可能的选择中选择何种路径作为自我认同的标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自我认同实现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某种价值主张的自觉践履最终获得自我价值感伸张的过程。
在多元文化充斥的现代社会,加强大学生主导型价值伦理的架构的重要途径在于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一元价值导向引导多元价值取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导向做出高度提炼,切中肯綮地概括出当代大学生应以何种价值体系处理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价值爆炸的时代拥有一个确定性的存在。但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导型价值伦理并不代表对个体权利和自由进行挟制,更不是站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的对立面,试图消灭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它是一种具有统领性但非排他性的价值伦理,与中国封建社会“崇一尚独”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理念有本质的区别。
(二)以提高主体间交往理性促进教育场域关系模式的转变
从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教育场域中,那些在关系维度上占有优势的大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自我认同感。因此,学校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各个层面关系之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反省当前教育关系的角度看,以提高主体间交往理性促进教育场域关系模式的转变不失为一条可靠路径。哈贝马斯认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实现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意志”的平等和自由:“以语言行为为基础,以交往过程中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为基本机制,以达到交往共同体各主体之间共同认可的合理目标为目的”。[5]它所强调是主体间非中心化的交流方式,以相互理解和取信代替相互控制和顺从。后一种交往关系是通过对个体内在情绪的阻隔和对自我感受的遮蔽完成的,比如内心很害怕表面却淡定自若;内心很反感却很难说不,都是属于在控制、顺从关系下压抑自我情绪的表现,个体将在此之间感受到一种自我殖民化的痛苦。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体验自我存在的方式又往往是通过控制、领导他人或是顺从团体与组织从而缔结一种共生关系而达至,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往往缺乏掌握自我人生的自信,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更没有对抗普世之恶的内在力量。因此,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模式,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模式又或者是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都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三)注重对大学生主动型人格的培育
调查显示,主动型风格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保守型及回避型风格大学生,受此启发,教育从加强大学生主动型人格培育的角度出发对提高大学生自我认同水平大有裨益。主动型人格是Bateman和Crant在研究组织行为的主动性成分时首次提出的,具体内涵为“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而是主动改变环境;他们能识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他们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他们是传达组织使命、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先导者,他们会采取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世界”。[6]虽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个体的人格特征,处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天性因素,并且是在后天长期稳定的行为模式中逐步形成的,要改变谈何容易,但是从教育的本质来看,从无到有、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鼓励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所以教育应当在培育大学生主动型人格上有所作为。从具体方法上来讲,培育大学生主动型人格首先要有一个公正、平等的教育环境,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各项权利不受侵害以提高其本体安全感;其次,要正视现行教育中情感意蕴缺失的问题。教育中情感意蕴的缺失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学业的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疏导、成长的困惑无法被关切指引,饱满向上的精神品质无法被培育,那么伴随压力而来的冷漠、倦怠、焦虑等负面情感就避无可避。因此应加强教育中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以师生之间“爱的承认”促进大学生正面、积极情绪的培养;最后教育应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发展自我的机会,鼓励其展示个人特质,培育个人优势项目并给与承认,以加强大学生在群体中的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1] Bennion L D, Adams G R.A revision of the 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An identity instrument for use with late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86(1).
[2] 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2.
[3] 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5]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6] Bateman T S, Crant J M.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3(14).
(原载《江苏高教》,作者吕梦醒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