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吕梦醒)2016年5月20日至22日,中心研究人员巨英老师、吕梦醒老师赴北京参加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16年全国高校“比较政治学”课程教学研修班。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杨光斌教授、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教授、台湾大学政治系石之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王绍光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做了精彩的讲座。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主任耿协峰编审主持开幕式,向大家介绍了与会专家,并对前来参会的老师们表示欢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杨光斌教授作了题为“比较政治学的本体论问题以及作为研究范式的路径依赖”的主旨发言。杨教授的发言分为四个部分:比较政治学是什么;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的体系与议程;作为研究范式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范式解释功能的扩大化。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房宁教授的演讲以“中国政治研究与争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纠缠”为题,为大家厘清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区别。台湾大学政治系石之瑜教授从美国的政治文化研究讲起,介绍了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和维巴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接着,他介绍了他的老师、台湾“中央研究院”胡佛院士对上述理论的修正。最后,石教授以他所作的研究为例,简单介绍了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的使用。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王绍光教授作了题为“政体思维VS.政道思维——中西政治分析比较”的演讲。王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近年的研究成果,他详细地讲解了西式政体分析的要点、政体思维的缺陷,中式政道分析的思路,以及中式政道思维与西式政体思维的区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总结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科近些年的发展。他指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概念的界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政治学,拓宽了我们观察问题的视野。同时,他也谈到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科存在的问题,比如制度主义的盛行、严重的计量化以及不注意细节的研究等。最后,他勉励老师们要扎实地作研究,努力获取第一手资料。
此次“比较政治学”课程教学研修班课程精彩、时间紧凑,对参会老师启发很大,特别是对于今后相关公选课教学及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研修班开幕式
研修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