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它既包括社会机制、也包括个体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机制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而个体机制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接受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接受机制和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社会机制;个体机制
教育机制属于社会机制。它反映教育过程中,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目的、组织、实施、效果、保障等各方面,都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受教育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向教育者希望的方向转变及转变的程度如何,它直接体现了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接受程度。研究教育机制,必然研究其接受机制,它构成了教育机制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其传导的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接受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在教育者的引导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基于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中介活动,反映、选择、加工教育者提供的各种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无疑是复杂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也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身因素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就是上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机制,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机制,是社会接受机制和个体接受机制的有机结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接受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因素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有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载体。
1.社会环境对接受的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表层环境和社会秩序环境,前者是社会生态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环境、资源、人口等的矛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后者指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寻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地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建立高效的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模式和健全的环境法规体系。
社会政治环境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社会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本质上,就是由谁当家作主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确立以后,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来说,安定团结、稳定祥和的政治局面,法制健全、民主完善的社会政治状况,有利于传递特定的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特定内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内容必须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先进性、透彻性和精确性。与一定时期的政治局面相背离的内容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适应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的进步,往往是通过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实现的。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前提,其发展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的、方式、评价等。同时,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有着直接的制约。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更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社会文化环境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各方面因素和各种特征,以一定的形式形成的特定系统和特定的文化模式。特定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会以各种形式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特点等。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要受一定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影响,任何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主要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一定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评价。
社会心理是人们的一种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社会日常生活相联系,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自发的倾向和信念、成见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对物质经济关系、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的经验的反映,其中交织着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以感性因素为主。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不同,不同阶级的社会心理也不相同,同时,各个阶级的社会心理要受到统治阶级的社会心理的强烈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生活条件、根本利益、历史使命、阶级心理的理论化的深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只有深入了解无产阶级的阶级心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掌握群众,使其变成全社会的意识,发挥其对社会发展和人们行为的积极引导作用。
道德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进行判断的道德活动。它以善或恶为标准,从一定的善恶观念出发形成的道德原则及其规范,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直接根据。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相互作用,社会舆论的形成,能增强人们的内心信念,培养人们的善恶观和道德责任感,提高人们对行为自我批判能力。同样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增强,又会促进社会舆论的形成,使社会舆论更积极地调整人们的道德关系。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作为人们行为评价的补充,也对人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一方面,它们总与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共同生活规范相一致,另一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必然利用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常常会出现新旧风俗习惯的冲突。因此,在道德评价中,对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道德评价,努力促使新的社会风俗习惯不断形成。
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作用机制,要求我们对教育环境因素进行优化,使社会的整体环境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大众传媒载体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承载和传递,这些形式如开会、举办培训或研讨班、大众传媒等,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伴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会发生变化:原有的载体可能不适宜或不够用;适应新情况的新载体会出现并要求加以运用;不同的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的作用。目前,人们对传统载体(如开会、办班、社团活动等)的认识比较一致,但对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更多的载体,如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尤其是大众传媒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充分。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增加,各种形式的通讯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影视、录音、录像、互联网等发展迅速,使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既通过文字,又通过光波、电波、声波等迅速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扩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因为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传媒的影响,它使人们获得了超越于家庭、学校、团体、社区以至国界的各种信息,它宣传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众传媒总能通过各种途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及时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极强的时效性。大众传媒的特点,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接受的过程中,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当然,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接受的影响是复杂的,它既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促进其发展,同时,也会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出现在网络中,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大力发展和运用大众传媒这一高效率的载体,但必须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尤其要倡导网络道德建设,自觉在网络中反映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提高人们从网络中进行正确的辨别、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使大众传媒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接受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发生于教育过程,虽然受各种社会因索的影响,但这一过程是具体的,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基于自身的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的影响,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关系的存在,在客观上形成了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它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独立的个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各自的特点,这种个体差异的存在,无疑对教育的接受有很大的影响。这此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个体机制。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接受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通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能切实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主体可以是个体,主要是承担、发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主要是指各种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各类群体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主体对教育接受的影响,表现为主体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养、身心素质、专业素质等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只有政治信仰坚定,政治方向明确,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等政治素养的教育者,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受教育者解决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只有具有深厚道德素养的教育者,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观念,增强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能力,提高道德素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判断标准等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使得人们的心理困惑日益增多,人们的心理健康日益显示出重要性。身心不健全的教育者,很难引导受教育者调整生理和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态度,使其产生信任或抵触情绪,并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产生接受或排斥心理。
群体主体是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正式批准成立,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组织、团体和机构;也有根据兴趣、爱好等自愿组合,又在一定程度上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群体组织。虽然前一类组织是正式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它一般具有权威性和系统性;后一类组织是非正式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多样性和情感性,它们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而言,它们又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接受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受教育者具有受动性和可塑性。这种受动性和可塑性,显然与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状况、内在需求等关系密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来说,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与消极、干扰与抗干扰的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要有受教育者的社会化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驱动以及客体的兴趣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降生于社会,就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的人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并受其影响。一方面,任何社会都使用各种手段对其成员进行各种教化,促使其符合它的要求;另一方面,人自出生就被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模式中,每时每刻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并或多或少地将其内化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就是不断地将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与客体的社会化需求是一致的,则教育的接受是积极而高效的,否则,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与客体实现自我价值有关。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的过程,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相伴而行。社会化是人们获得个性和学习各种习惯的过程,人的个性化是逐步形成作为自己特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社会越发展,社会生活越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联系,社会成员的能力和个性就越有多样性。客体作为社会成员,随着其自我意识的突出,自主性的增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越强烈,就越不满足与被动接纳和盲目遵从某些既定的社会价值规范,也不会简单地依赖他人或社会的奖惩来强化自我意识。
同时,客体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有明显的影响,它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起到加工和协调作用,能帮助客体选择信息与环境适应,并驾驭行为去改变环境。普通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而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与人的意志相背离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情绪、情感、意志能帮助客体确定、反映和表达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并逐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主体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客体的主动参与和配合,客体的主动作用离不开主体的制约和引导。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保证其有效性的基本前提。这种作用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引导客体又通过客体的反映调整自己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的过程。因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准确把握时代的特点和当代人的发展要求,采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寻找主体的主导性和客体的主动性的契合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游清富:《轮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2]刘志生、邹维荣:《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情绪情感的研究》,《南宁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袁信:《也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湖湘论坛》》2002年第3期。
[4]罗元:《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5]彭权群:《加入WTO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6]陈万柏、万美容、李东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原载《江汉论坛》,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