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23-05-22浏览次数:107

2022年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大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纵横》《当代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振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程恩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沈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邱海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主任余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旭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广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杨静研究员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赵峰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王中保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方敏教授等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主持了会议的其他环节,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贺立龙教授代表下一届会议承办方发言。

本次会议的召开,展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学习宣传贯彻****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党的经济理论创新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经济思想史重要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对于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离不开对经济思想史的清晰把握以及对经济思想史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

程恩富教授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需要党的领袖在革命与建设中进行理论创新,又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承担学术研究、理论宣教、政策探讨等三大历史任务,进行理论探索。

沈越教授认为,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确认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挖掘,他对“市民”“市民生产”“市民社会”等范畴作出新的阐释,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学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陈广思讲师提出所有制历史形成的“多因素作用逻辑”从属于“生产力逻辑”,认为这对总体把握所有制的历史形成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当代建构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孙浩进研究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构建了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数理模型和数理范式。中共中央党校袁辉副教授对21世纪围绕马克思货币学说的三次争论及其理论史意蕴作出探讨,认为争论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货币金融理论。

 

2.党的经济理论创新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党历来重视经济理论创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的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推动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命题作出科学阐释,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指引。邱海平教授指出,****大报告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必须坚持的五大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蒋永穆教授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吉林大学刘洋副教授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经济建设化危为机的实践历程与基本经验,提出要在化危为机中牢牢把握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权。河北师范大学刘刚副教授对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思想演进逻辑作出考察,认为要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作为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先导驱动力。广西民族大学黄焕汉副教授提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作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概括,是世界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宝贵的思想财富。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问题研究

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百年历程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中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问题,在时代化进程中不断探索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益结合,成为指导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余斌研究员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起跑奠定了基础,在苏联援助下完成了现代化原始积累,改革开放使现代化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奋飞。西北大学何爱平教授提出要从深化理论前提、明确理论目标、挖掘理论深度、延展理论视野、拓宽理论格局等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河北师范大学杨辉教授认为,要通过找到掌握理论的主体力量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场域,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广东财经大学刘荣材副教授基于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的理论范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应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活动出发进行选择。

 

4.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张旭教授指出,对新发展理念要有整体认识,其落实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而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抓手。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要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南开大学乔晓楠教授对新发展阶段坚持高质量发展作出分析,提出要以制造业的生产集聚促进效率提升,同步促进经济与人口进一步的空间集聚。西南财经大学韩文龙教授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路径选择,有利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辽宁大学李政教授提出,应从强化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打造数字化技术核心能力、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适合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赵祥教授从部门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维度,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框架和路径设计

 

5.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研究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辽宁大学谢地教授探索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和路径,认为经济运行微观层面主要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观层面重在区域经济发展,宏观层面主要在经济剩余分享机制的设计。辽宁大学张广辉教授对数字经济、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关系作出分析,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增进外出务工稳定性、提升本地就业可能性、激励返乡创业活跃性和改进农业从业效益性,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嘉昕教授对国有企业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功能定位与具体途径进行分析,提出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发扬劳模精神等方面为共同富裕提供保障。吉林大学孙贺教授探究了共同富裕的样态和约束性条件,认为绝对贫困线、基尼系数、橄榄型社会结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约束条件。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宝珠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王朝科教授对数据要素的生产原理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作出分析,提出通过数据要素带来的大量剩余促进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哈尔滨工业大学贾点点助理教授认为,发达地区“带动”共同富裕应以提升收入水平为基础,以缩减内部差距为重点,以提升企业层面关键带动能力为抓手。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他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现象,这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北京大学宋朝龙研究员对列宁金融资本批判理论的科学逻辑及其当代价值作出分析,认为金融资本仍然是新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金融资本批判理论的科学逻辑仍有其充分的当代价值。首都师范大学王智强副教授对双循环下的生产过剩与逆全球化作出分析,认为畅通双循环要求拓展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中国政法大学张杨副教授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指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及国有企业虽然占有剩余价值方式不同,但没有改变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本质。兰州大学姜英华副教授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技术异化问题,指出资本对技术的调用和技术与资本的合谋催生了技术的晦暗面和技术异化,将人类社会置于技术依赖和数字化生存的困境。武汉大学田祥茂博士研究生提出数字资本主义表现出时间加速倾向、时间延伸趋势、时间折叠形式的时间样态,使得时间剥削进一步强化。

 

作者:张广兴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