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版教材法律章节的修订情况
主要变化
▶ 压缩:原第七章“法治思维”和“法律权威”,原第八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部分
▶ 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内容
▶ 新内容体系:法学原理→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法治思维→权利义务。
编写思路
从讲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开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则,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自觉培养法治思维,最后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从而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二、举例说明如何讲授重点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法治体系的内容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法治道路的基本特征、培养法治思维以及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意义,等等。当前,要着力宣传好宪法修正案,讲清楚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教学建议
▶ 建议采用专题教学,不要贪多求全,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解决问题。
▶ 每一专题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概述(系统讲授式)。这一部分是“面”,要照顾到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其取舍以“够用”为度。二是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论述(专题讲座式)。这一部分是“点”,要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要有针对性,其取舍以“管用”为度。
如何把握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 充分认识学习贯彻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意义
2018年宪法修正案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准确把握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第一,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第二,调整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第三,完善了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第四,充实了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
第五,修改了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第六,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的科学内涵
▶ 可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究法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可汇集相关资料,可调研环境问题的实例,可开展普法志愿者活动,可组织“法治在身边”的演讲会。
▶ 要注意培育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的素养,使学生应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解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消息来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