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文献综述大赛暨研究生论坛在汉举行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6-28浏览次数:702

    2018623日,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文献综述大赛暨研究生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和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江敬,湖北省教育厅思政社科处处长何泽云,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李资源,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谢中清、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能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俭、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华中科技大学副院长黄长义、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厚权、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艳等领导专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青海、四川、湖北等地28所高校的12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本次会议。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喆主持开幕式。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江敬致辞指出,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等学校及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武汉理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充分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李资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文献综述是做学术的基本功,也是拓展研究的重要方式;几年前,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策划创办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后来成为湖北省各高校轮流主办的全省活动品牌;现在又面向全国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文献综述比赛和研究生论坛,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平台和交流机会。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和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方平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此后论坛分别以“时代与道路”“原著与文本”“改革与创新”“历史与实践为题开展四个阶段的研讨。合肥工业大学李茹月、华中师范大学高晨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刘春延、南京大学李舟、华南师范大学张鹏辉、西南大学蒋超、武汉大学刘冬冬、武汉理工大学徐坤、陕西师范大学马喜宁、河海大学郑艾春、杭州师范大学劳文燕、福建师范大学陈煌狄、成都理工大学孙文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迎雪、武汉理工大学郭平、华中师范大学吕飞、华南师范大学何永生、武汉大学赵虎、中南民族大学刘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波兰、武汉理工大学刘小静、湖北大学沈钰晶、上海外国语大学周超、华中师范大学李壮、湖北大学赵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金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海澎、中南民族大学孔祥梅、中央民族大学杨扬等分别登台,分享学术成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长义教授、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厚权教授、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艳教授以及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智教授、郭国祥教授、邓喜道副教授、权宗田副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或评议人。王智教授对本次征文和论坛情况进行了总结。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诸要素中,学科、课程、基金项目、科研基地、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均不可或缺。但是,所有这些要素指向的主角是研究生,目的是一个个年轻人的成长。这一面向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文献综述大赛,影响广泛,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青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全国28所高校的125篇征文。通过两轮匿名评审,评选出优秀综述论文一等奖8篇、二等奖16篇以及三等奖若干篇。正如王智教授在总结中所指出的,本次活动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奖的优秀研究生代表汇聚一堂登上论坛,共议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理论、重大实践和前沿热点问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思维碰撞、效果显著。王智认为,写好综述,才能撰著论文;学会敬畏前贤置疑定见,才能成长自我。各位研究生以文献综述为起点,只要持之以恒地开阔视野、拓宽范围、深化研究,一定可以取得越来越好的学术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担当者。

    来  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