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规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为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6期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四位青年教师为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热忱欢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研讨交流。
一、论坛主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7月14日下午14:00—18:0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报告厅
三、主持人
宋友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首批北京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入选者,曾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建设问题研究,出版个人专著1部,合著4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2项,在《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学术月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左右,其中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
四、主讲嘉宾
谭清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2017年“择优资助”计划。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一部,编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中国人民大学校内项目两项。
交流题目:谈谈“概论课”教学中的情景转化问题
邢国忠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课题组主要成员。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篇,个人专著1部,参编著作7部。
交流题目:信仰之道——如何拧紧人生的“总开关”
杨兴业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被推选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第九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二等奖,第十届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文史组三等奖。
交流题目: “转化”的现实路径探索
张露璐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指导社会实践论文获北京市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评比一等奖,2015年获第八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入选2017年度北京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扬帆资助计划。
交流题目:影像史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
五、评议人
胡 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入选北京高校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北京市高校教师职务专业学术评议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六、报名方式
北京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登录“宣教之窗”网站“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研修平台”,从中搜索“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报名,限报100人。报名并参加“青椒论坛”的教师计入年度研修考核。
市委教育工委,姜男,63089658
高精尖创新中心,张强,62516399、13488688927
电子邮箱:szkgjj@ruc.edu.cn
七、网络直播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技术团队设计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网络直播平台。
网络直播网址:qj.bjcipt.com
指导单位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
主办单位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支持单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来 源: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