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首先需要认清两者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能体现哪些要求、能够达成哪些“共识”以及应该避免产生哪些认识误区。要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工作交给思政课,其他专业课程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育人职责、发挥育人功能。要注重并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能陷入“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等同起来”的误区。同时,要增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思政课教师不能固守学科的界限,应加强与各个不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实效,推动协同育人成效提升。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方合力完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关于如何认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如何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因此有必要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的内在关系,有必要对两者相互关系中如何“能”保证同向同行、有哪些“不能”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深入分析。
一、在育人目标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应保持一致,不能“一分为二”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把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融合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目的。这就要求所有课程都必须肩负起育人的职责。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出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在专业课教育中让学生在提升知识的同时受到精神洗礼、实现境界提升;而思政课程的设置则旨在专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境界、人生修养。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育人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都必须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都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要强调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保持同向同行,而不是“一分为二”“两张皮”。
一方面,我们的思政课要能够做到用知识性、学理性讲明政治性。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要求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首先要讲党性、讲政治。习近平指出:“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高校的思政课要能够做到“有理论,会讲理论”,也就是既要告诉学生方向是正确的,又要做到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讲透彻,让学生真正信服。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为思政课提供牢固的学理支撑和充足的科学依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学术研究,用知识体现真理,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标。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不能只强调专业内容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积累中增强政治认同,感受思想熏陶、提升人生境界。课程思政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课程思政发挥育人功效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将专业知识传授、精神塑造与价值理念传播有机融合,如医学课程要注重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工学课程要让学生践行工匠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感。总之,我们要让各类课程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人生理想的功能,一定要防止因育人目标的不明确而导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不能出现专业教育只讲专业知识,只教书不育人,把教书育人合一的目标“一分为二”的错误。
二、在发挥育人功效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能够各放其彩,不能“一枝独秀”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发挥育人功效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两者都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价值引导为根本的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在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和发挥协同育人功效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不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部完成,这就要求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若是由思政课全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类专业课程会在育人方面缺少主动与自觉,思政课将犹如一座“孤岛”,甚至会出现思政课一个学期的正面导向被专业课程一节课时的反面教育抵消的问题。
一方面,高校要通过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协同育人功效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不能忽视专业课程所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明确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又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所有教师都担负着增进学生政治认同、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责任。在高校课程体系当中,专业课程是增长知识、培养人才的最重要载体,在各类课程中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实现最广泛也最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应突出并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不能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条块分割。课程思政要树立协同育人和整体育人的理念,协同的目的是使整体效益超过单个要素单独作用,整体思维超过单向度思维,各要素之间进行整合和融合,形成同向效果。[3]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就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硬性地让专业课程去对标思政课程的概念,机械地向各类课程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术语。尽管我们难以直接拿着“诚信”、“友善”等内容去对标物理课程中的概念,但我们能够挖掘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二是课堂教学上仅仅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机械叠加。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讲授的有机融合,这需要我们对学科内容进行不断地挖掘与探究,引导各类课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三、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要能够体现差异性,不能“合二为一”
目前有一种认识误区,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就是专业课程都要变为思政课程,其实,同向同行是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效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有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保持,也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在要求。因此,不能把思政课程变成课程思政,也不能把课程思政讲成了思政课程,两者不能简单地“合二为一”。
一是不能把思政课讲成课程思政,淡化思政课的政治性。曾经一段时期,少数高校淡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把思政课变成了一般意义的通识课,这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正是由于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思政课建设要求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思政课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编统审统用,而且高校思政课必修课教材的配套用书,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审核、推荐使用。特别强调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监测、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只有明确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才能够起到核心引领作用。
二是不能把课程思政完全讲成思政课程。每一门专业课都承载着其具体的教学内容,要始终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地位,遵从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不能忽视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我们在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同时,又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总之,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激发出广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型为社会实践的动力,这本身就是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始终贯穿在专业课教学中,不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般地发挥作用。在理工科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激励学生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奋斗精神。在经济学等专业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总而言之,在专业课课堂中要始终明确育人目标,增加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内容。
四、在教学方法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应实施不同的教学实践,不能“千篇一律”
要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应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教学实践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予以实现。首先,每一门课程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侧重,从而决定了不同学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然各有差异。高校思政课要着重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用理论为学生解答现实困惑,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因而,课程思政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思政教育方法。其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思想教育的具体目标。课程思政旨在通过将不同思政元素融入各门课程,进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类课程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应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操守,激发学生提升全民素质的责任感。课程思政要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相关又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案例,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合专业课中,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尽管在实现协同育人功能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可以彼此借鉴,然而,各门课程的讲授与教学实践不可能千篇一律。即便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教学方法也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知识的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侧重于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各门专业课教师应实事求是地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既可以通过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课理论之间的契合之处来实现价值引导,也可以通过缜密的实证分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结合方式,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上互动与课下答疑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应该关注各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与总体性影响相结合,增强课程的生动性与感染力。总之,高校课程思政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深入挖掘专业学科当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贯穿课堂内容之中。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性,就能够避免简单地按照思政课的要求去对标其他各类专业课程,真正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
五、在跨学科交流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师之间要能够加强协作,不能“一意孤行”
鉴于思政课有其特定的边界和任务范围,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应问题,凸显多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优势。思政课教师不能固守学科界限,要能在加强同专业课教师联系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
首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能够互相学习、加强协作。一方面应通过认知沟通形成合作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建立协作构筑实践共同体。[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交流机制”。思政课要吸收专业课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借鉴和汲取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有益内容,在改进中优化课程形式,以“热点研讨”和专题演讲等形式将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关的教学实例,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专业课教师应当在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加强课程融合的能力,努力促进教学与育人之间的融合,避免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脱离的现象。对此,应当增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互通互联,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合作进行教学教研活动。应当建立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素材库,共享大学生思想成长情况、课程建设方面的资源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共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加强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保持步调一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要利用与不同专业的人进行对话的方式,增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解,更好地对各类课程实践进行指引,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保持步调一致。思政课教师要敢于进行学科之间的交流,敢于与不同专业的人对话,理直气壮地讲好“四个自信”,增强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主体作用,确保每一位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形成“大思政”格局,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责任编辑:丁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