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武汉大学佘双好等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百年演进,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奋斗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一个不断探索、奠基、深化和拓展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人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础和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说理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了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发展路径,形成了以疏导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全局性战略地位,形成融入渗透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与拓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百年发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吉林大学吴宏政等厘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螺旋上升”原理,认为“螺旋上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中小一体化中的关键问题。螺旋上升主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重复问题提出来的,旨在通过螺旋上升避免重复,并实现知识的增长和价值观教育的升级。螺旋上升的实质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原理。不同学段不可避免地出现知识点的重复,即面对相同的知识点,而经过螺旋上升,这些重复就被不断地“扬弃”,从而实现不同学段教育内容的一体化。螺旋上升的主观条件是受教育者认知能力的发育程度,学段越高其发育程度越高,因而认知能力就越强。因此,认知能力是决定螺旋上升的主观条件。此外,螺旋上升需要通过概念、判断、论证等逻辑环节得以实现,因而需要做到“基本概念的学理化”“基本命题的论证化”和“逻辑层次的递进化”等三个环节。
上海理工大学卢岚研究了数字环境中分众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快速迈进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生存所带来的实体空间的身体在场与虚拟空间的思想在场的混杂交织与融合,改变着人们的实践方式与思维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与转型的双重影响。数字环境中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它通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环境中所呈现出的非线性、交互性,以及在社会关系中的扩展性与叠加性特征,实现对其要素的高效配置,进而全方位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演进过程,全程性勘察以主流价值观为底色的域内协同共育的动态过程,全息性地满足不同受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二、课程思政
武汉大学高帅探究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出新时代呼唤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全面加强与改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对育人导向的“认知偏差”、育人主体的“各自为战”、育人内容的“孤岛效应”、对育人效果的“模糊评价”等现实瓶颈。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提升认识、联动合作、示范带动、强化规范,强化各科教师课程育人责任、搭建各科教师互动交流平台、挖掘具有自身课程特色的育人内容、健全课程思政育人的考评体系,进而全面推动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并进的高校立德树人新局面。
同济大学杨长亮等基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探究了课程思政的三重建构和技术路径,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它的有效实施虽然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环节,但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既要合目的、合价值,也要合技术规范。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看,高校实施课程思政主要融于学校、专业和单一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发展之中,通过环环相扣的目标层级体系串联在一起。有效实施课程思政,需要高校和教师都要增强课程意识,遵循课程文本的一致性、课程运作的协同性和学生体验的有效性等实践原则,并通过多维度的课程理解实现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
北京联合大学陈旻研究了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三同三力”问题,指出在深化思政课程建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深化对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并以之为指导,在继续抓好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从同心聚力、同向发力、同行助力三个方面切实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使之互动互促、相得益彰,以更好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不断发挥两者的更大作用。
三、民族精神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马奇柯等探析了红岩精神中的家国情怀,认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和培育了伟大红岩精神。他们诠释了红岩革命大家庭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体现出家国一体、忠诚爱国,抗日御侮、图存救国,顾全大局、相忍为国,肝胆相照、民主建国的担当与情怀。我们应当备加珍视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并在强国路上继续发扬光大。
武汉科技大学文大稷等研究了抗疫元素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认为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新时代青年的一次大考,许多“90后”“00后”的青年人在这场抗疫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展现出的抗疫精神构成了抗疫元素,这些抗疫元素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有助于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文”抗疫,是用文字、文章、文艺作品抒写当代英雄、传播榜样力量,彰显中国精神;以“网”抗疫,是用网络搭建抗疫宣传平台,实时叙写疫情情况,以及人员传播情况,彰显中国速度;以“人”抗疫,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中国力量。对“文”“网”“人”等元素进行深入研究,阐述抗疫元素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以此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等研究了增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问题,指出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发展实践中锻造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在生成与传承的过程中均具有内在的育人属性。但是,现代生存方式的转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给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主义高校担负着以红色文化育人的神圣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丰富育人载体、构建育人格局、打造育人高地,以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杨希燕研究了以党史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提升教育质量层次、落实育人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学生、供给和环境等多重维度交织影响的产物。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抓住学生参与这个行动前提,构建教育要素准备与学生接受获得的结合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贯通提升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国义等研究了“四史”学习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认为历史虚无主义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潮来到中国,其理论基础为“西方中心论”,其论述主线是“全盘西化”。历史虚无论者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方法,妄图解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扬“客观”主义史学,妄图重评“四史”;以“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史范式”,妄图重构“四史”。在“四史”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应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原则,在“求真实”的基础上“求信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把握“四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基于正确的政治立场,运用多元的观察视角,丰富“四史”的历史论述,增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力度和实效。
浙江工业大学杨延圣等研究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优化,指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既是落实党中央重大政治任务的政治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属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契合性,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性。从落实党中央政治任务、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升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和培养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等方面看,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现实需求强烈,势在必行。高校应在现有教育体系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教育目标、课程协同、教育策略等方面优化“四史”教育的路径。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
西南大学吴艳东研究了讲好思政课的三个着力点,认为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按照思政课内在的理论逻辑和教学逻辑,讲好思政课有三个着力点,其中讲“准”思政课是前提,它要求讲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把准价值引领的方向,精准对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讲“透”思政课是关键,它既指把理论讲彻底,也要把道理讲通透;讲“活”思政课是根本,它既指空乏的理论因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实践高度融合而变得鲜活灵动,也指思政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鲜活的材料,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思政课堂。
西南交通大学苏玉波等研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怀要深”的时代内涵及培育路径,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育人的工作,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到“情怀要深”。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怀”的核心包括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三方面。情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素养,影响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的强化、自信力的提升及亲和力的增强。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厚植家国情怀,坚守爱国主义精神之魂;树立传道情怀,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基;培育仁爱情怀,把稳以学生为中心思想之舵,真正做到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使命,以培养学生、锻炼学生为己任,以此提升情怀素养。
武汉大学李楠探析了新时代高素质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有利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使命感。但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少数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师资的配备、选聘、考核与评价存在一定的机制障碍,学科建设和培训机制不够健全、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效果不佳,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资的配备、选聘、考核与评价体制机制,深化学科建设、培训机制建设和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并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养。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丁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