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要:
学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观点不尽一致。但认为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普遍共识。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如果说思想政治课更多地体现了显性教育的特点,那么课程思政则集中体现了隐性教育的特点。
“课程思政”的内生性认为不能将课程思政视为简单的“植入”,而应挖掘专业知识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发挥其比较优势,应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自然融入。
*****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指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念。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指明了方向。回顾2020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研究成果,“课程思政”的内涵更加丰富,研究视域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更加综合,研究问题更加深刻。分析本年度研究成果的特征与不足,预测后续研究的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研究、指导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以“高校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相比2019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实现了进一步增长,成为本年度研究热点。从其研究内容来看,研究热点分布更为广泛,主要集中在高校课程思政的基础理论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应用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课程思政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课程思政概念。2020年学界对课程思政概念定义认识与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课程思政”概念界定2014年上海市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并试点推广以来,“课程思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和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实践的热点,但“学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观点不尽一致”。通过对现有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与分析,有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为:课程思政是指学校利用所有非思政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体系。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以下几个要义:第一,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包含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及方法的体系。第二,课程思政所指的“课程”,是指所有的非思政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甚至可以拓展到没有具体课程形态的隐性课程,因此,思政课程不是“课程思政”研究的对象。第三,课程思政研究的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第四,课程思政还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既作为新的思政理念,对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又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赋予课程教学改革深远的价值。[2]“课程思政”定义表述方面,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4]学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观点不尽一致。但认为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普遍共识。
关于课程思政本质。有专家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本质: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有专家学者认同这是对“课程思政”本质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要求。有专家学者从意义世界的视域解析课程思政本质,认为课程思政反映了一种将思政寓于课程之中的教育理念,它将知识视为“有待发育的精神种子”,通过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所蕴含的丰富意义世界实现精神成长。[6]
关于课程思政特征。课程思政特征是相对于思想政治课相比较而言。课程思政特点在实践中发挥得好,还可以成为优势。有专家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具有广泛性。不论思想政治课体系怎样丰富,它的课程门数总是有限的,在整个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课程都不是直接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可见,其他课程数量极大,涉及面极广。思想政治课处在其他各种课程的“包围”之中。这样一种格局,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优势。其次是具有隐教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如果说思想政治课更多地体现了显性教育的特点,那么课程思政则集中体现了隐性教育的特点。如果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地运用自身的特点来因势利导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它就会成为一种优越的教育途径。再次是具有多样性。课程思政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公共课,如体育、美育类课程;各种专业课;实践课,如专业实验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等。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7]
关于课程思政重难点。有学者对高校课程思政的重点、难点进行了集中概括:一是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课程思政实施的首要难点就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相统一的问题。认为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理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价值的引领。专业知识领域的理性如何融入价值性,是推进课程思政所需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建构的问题。由于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还没能形成完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列出了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粗放。有学者发现在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甚至整个教育界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途径和实施方法,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缺少具体保障制度安排和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还没能真正建构起完整、坚实的协同育人机制。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在如何有效防范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关键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8]
关于课程思政特色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地、各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检查。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总抓、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有专家学者提出要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地实现建设目标,形成鲜明的课程思政特色。结合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特色建设。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每门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从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大类专业课程中找出既有的思政元素,或者对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去粗取精地提炼。另一方面,要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找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各门课程的结合点,分别明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实现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9]结合学校特色开展课程思政。例如,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思政可以结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人文历史、语言特点等,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港澳地区学校应结合地区特殊情况,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加强港澳地区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10]结合教师特色开展课程思政。《纲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门别类地概括了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目的就是使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特色”,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 ‘大先生’”。[11]总之,高校课程思政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2]
关于课程思政创新。“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产生了新的挑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更加丰富,分别为“互联网+”赋能深度融合思政元素、“互联网+”赋能合理重构课堂生态系统、“互联网+”赋能全面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互联网+”赋能有效突破思政教育时空边界。[13] “课程思政”的内生性认为不能将课程思政视为简单的“植入”,而应挖掘专业知识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发挥其比较优势,应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自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新思维。有学者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是将专业课程“思政化”,它与思政课程的分工是基于本分的,应植根于自身的思政资源,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思政教育上的协同效应。[14]
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进行了总结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不到位,存在着重思政课程、轻专业课程的现象;第二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融入路径不清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现象;第三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不健全,存在着重外在形式、轻内在协同的现象。[15]有专家学者认为,随着课程思政实施的推进,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等在教学中存在的只注重技能知识传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等问题有所改善,但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还存在着联通不畅问题,难以形成体系等问题。[16]也有专家学者提出,高校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浮现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深化理论认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问题,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筑育人大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是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任务,亟须给出明确回答。[17]
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有专家学者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在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存在共同的价值引领,具有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新时代高校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是进行铸魂育人的供给侧改革;二是推动教学方式创新;三是增强文化认同;四是实现同频共振。[18]有专家学者以系统思维为指导,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具备紧密联系的系统性内涵。以系统思维的层次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开放性原则为指导,有助于更好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能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19]
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落实方面。有专家学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从课程建设的价值方向上保证两者的一致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育人的根本要求、政治与文化认同等方面始终保持“同向”;二是从课程建设的实践模式方面,构建“纵横贯通”的育人共同体,纵向实现中小学段的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横向创建高校全员参与、多方协同、有序联动、相互支持的高校育人格局;三是从课程建设的实施保障方面,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引领、内容规划、队伍建设、过程管理、效果评估机制。[20]有专家学者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以协同理论为指导,以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为目标,在专业课自身层面上实现师生协同和知行协同,在专业课与其他课程关系层面上实现课程协同,改变各个“影响因素”的无序和“孤岛”状态,汇聚成强大的支撑和保障的合力,是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1]
三、关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应用研究
从某一专业角度的课程思政运用研究。部分学者从自身专业出发,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有学者探讨了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法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强调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传授法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权观和法治观,使法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22]有学者探讨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问题,指出新时代外语专业肩负着为我国外交事业献计献策、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只有在外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才能解决外语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高校外语专业应以融入了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课程为抓手,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目标,坚定信念,创新方法,竭尽所能达成目标。[23]有学者探讨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指出要把体育价值引领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更要遵循掌握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的规律和乐于接受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科学挖掘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寓体育价值引领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和体育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4]有学者研究了新闻学科课程思政的特殊性和有效性,指出新闻学科课程思政,要结合讲授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课程思政;结合讲授新闻传播业务实施课程思政;结合讲授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角色使命体现课程思政。新闻学科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将思政的重要观点贯穿专业课程,把思政的相关内容融入相关课程。[25]
从某一课程角度的课程思政运用研究。有学者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探讨了物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以专业思政要求为主线,落实课程思政元素,调整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提出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关键在教师,重点在学生,难点是方法。有学者探讨了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指出视唱练耳是音乐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其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还有学者以微分几何为例,探索了数学课程思政建设,阐述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关于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有学者以美国文学课程实践为例,探讨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应考虑的几项思政元素,坚持中国立场和文化自信,正确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为国家建设输送道德品质、专业技能、思想认识全面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也有学者以医学类通识性课程肿瘤生物学概论课为例,分析了医学类通识课程实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谭泽媛.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22).
[3]叶方兴.观念·原则·活动: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三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
[4]顾晓英,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20(6).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6]聂迎娉,傅安洲.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根本遵循[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7]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9).
[8]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9]王方.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着力点[J].高校辅导员,2020(4).
[10]王阳.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5).
[11]张驰.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0(9).
[1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13]杨晓宏,郑新,梁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2).
[14]刘清田.略谈课程思政的内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
[15]贾书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8).
[16]刘福英.“立德树人”视阈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策略[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5).
[17]涂刚鹏,刘宇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
[18]温潘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8).
[19]马利霞,赵东海.系统思维视域下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J].系统科学学报,2021(1).
[20]叶方兴.观念·原则·活动: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三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
[21]张宏.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的困境、要素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
[22]时显群.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
[23]崔国鑫.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
[24]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2020(1).
[25]丁柏铨.新闻学科课程思政:特殊性、有效性及实施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6).
来 源:思政热点
责任编辑:丁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