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昆明峰会”预通知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09-06浏览次数:315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定于201810月中下旬在昆明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昆明峰会”,以汇聚名家、聚焦热点、开放包容、协同攻关为宗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论坛主要议题

    1.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想研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研究

    3.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

    4.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6.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研究

    7.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8.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研究

    9.“一带一路”倡议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研究

    10.边疆民族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个案研究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

    昆明市人民政府

    云南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

    承办单位:

    云南大学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10月中下旬(周六周日全天)

    地点:云南大学(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四、会议论文与费用

    1. 会议论文

    论文字数一般在10000字左右,正文后请附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具体格式参照附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征稿启事“投稿注意事项”。论文电子版文件名应为“论坛+作者姓名+文章正标题”。请于2018915日前将论文电子版发送至昆明峰会邮箱:电子邮箱:301wxh @163com。主办方在收到论文后,将对论文进行初步筛选和评审,再向作者和参会代表发出正式邀请函。

    主办方将根据论文质量择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刊物上刊发,参会优秀论文由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871-65033756 手机:18213809350

     2.会议费用

    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与会者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征稿启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征稿启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01350 / D,中文,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权威观点、名家言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和工作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内外传播提供载体和平台。

    本刊面向现实、面向当代、面向未来,注重问题导向,提倡创新性研究,刊登探讨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现辟有“本刊特稿”“专家访谈”“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专题研究”“学术动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世界文明成果借鉴”“学术争鸣”等栏目,并将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其他新栏目。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

    投稿注意事项如下: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论新颖,论证有据,语言精练,注重理论的深度剖析。

    2.来稿请提供作者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3.来稿字数以10000 字左右为宜。提要字数控制在300 字之内,要客观反映论文的整体思路,不要出现“本文认为”“作者认为”等字样。关键词35 个。

    4.来稿如果是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的阶段成果,请将包括项目编号、名称在内的课题详细信息以首页脚注的形式标出。

    5.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遵守学术规范, 文责自负。本刊投稿电子信箱为:jzgyj@mail.tsinghua.edu.cn

    6.编辑部对稿件实行三审制度,收到稿件之后,三个月之内完成审稿,并用电子邮件回复作者;如果来稿在三个月之内未接到拟刊用通知,请自行处理。

    7.论文引用文献,务必认真核对,特别是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及中央文献、法律条文等,文字和标点均应无误,并注明出处。

    8.参考文献采用文后注,以[1][2][3]……统一排序,与正文一一对应,同一文献在文后只出现一次。参考文献的不同类型用不同的大写字母标注,如专著[M]、期刊[J]、报纸[N]、论文集[C]、学位论文[D]……。

    其主要格式如下:

    [序号]著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序号]著者. 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序号]著者. 篇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序号]著者. 题名[EB/OL].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网址.

    如同一条文献在正文中被多次引用,则页码随正文中各段引文标注,采用上标格式,如“……”[1]100,文后文献不再标注页码。注释采用脚注,每页以①②③……统一排序,与正文一一对应。注释是指不便于在正文中出现,但对内容阐释不可或缺的背景性、解读性文字段落。

    9.本刊所发论文将被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收录,若有异议,来稿时请予以说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