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银川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兰州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辉、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斌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龚雪飞、宁夏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利宁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特征、价值导向、发展动力、方法与途径、队伍建设等展开深入研讨。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研讨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发展中回应时代主题,如何从理论上对实践发展经验进行新总结、新概括、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什么样的创新发展体现资政育人、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东西进行深入思考,构建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阶段性特征的内在体系。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立足环境变化,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价值导向、发展动力,在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境界。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并深入分析这些重要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和形式。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具体体现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观、任务观、原则观、对象观、价值观、内容观、路径观、创新观等全新论述之中,在宏观理论层面和微观实践层面具有明显特征。也有学者从历史、实践、学理三个维度探讨了习近平立德树人观,并指出,践行习近平立德树人观,要把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践育人三个基本向度。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研讨认为,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不断拓宽,实践支撑越来越有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价值导向更加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和文化传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中立主导是时代必然,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是时代力量,把握好价值导向是时代要求。基于此,学者们积极关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回应时代呼声,适应时代要求。有学者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场域、价值域、问题域发生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思维方式,创新话语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也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中国梦的要求、适应理论创新的新成果、适应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态势,要有新的功能定位、机制定位和评价标准定位。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支撑。研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在内容建设上,有学者认为,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着眼未来发展,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实现拓展性创新、阐释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回应性创新。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学生成长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动力之源是学生成长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展路径是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设计、机制运行和质量评价。有学者指出,以文化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理念创新,构建全面覆盖、协同联动、动能丰沛的运行体系,产出符合互联网社会运行规律、体现互联网时代学生特点的研究成果。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知识传授向观点认同转换、深入浅出向融会贯通转换、单向灌输向互动创新转换、闲聊杂谈向导航人生转换。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学者认为,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师资体系、服务体系的构建上下功夫。还有学者分享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呈现出从单一化到多样化、从大众化到分众化、从单边操作到双边交互、从扁平化到融合式的发展态势,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把不同的载体有机地融入到工作体系中去。
关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发展与新趋势。有学者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历程,认为,40年来辅导队伍逐渐壮大,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发展方式由外延式转为内涵式发展,辅导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新时代,要努力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理论素质、工作质量、职业能力和工作内涵。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着眼实际问题的解决,把握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研讨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如西方舆论控制问题。西方势力通过媒体宣传、舆论诱导、非主流社会思潮传播等方式向青年一代渗透其价值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再如网络安全问题,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面临网络污染、网络垃圾、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诸多挑战,高校要通过固本清源、社会过滤、监护反制、法制保护、网络自律他律等多种手段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此外,还有学者分析了后现代历史观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危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社会现实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资政育人功能,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要更加开阔,要面对改革发展伟大进程,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产生作用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聚焦人才培养,更多关注农村、企业、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发展动力、价值导向、方法途径、评价机制等前沿问题和难点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难点,有学者指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关系问题、学科理论基础发展与基础理论发展关系问题、学科继承发展与创新发展关系的问题、学科科学性发展与价值性发展关系问题、学科工具性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关系问题、学科借鉴发展与移植再生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关于前沿问题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一是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二是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三是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四是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