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上进心,这是好事,都不向上,岂不又滑向了“野蛮人”?但是凡事要有个度,“太要强”了恐怕就不是好事了。世界这么大,地球也不是为你在转着,怎么能什么好事都让你赶上呢?
一、做对的事
我在大学的时候自我评价我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我非常听毛主席的话,要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德育方面,我天天为同学打水扫地;智育方面,我学习成绩也很不错;特别是体育,凭我的身材谁也没有想到我能是学校的万米运动员。但是在大学期间我记得我就得过一次校级“三好学生”,而且得的很“艰难”。开始负责投票的同学做了手脚,唱票的和往黑板上写票的两个同学把选我的票念成了他们的票,我没有“选上”。因为结果令全班同学诧异,辅导员介入了,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重新选举我才当选。
我个人很不以为然,从来对这样的事看得很淡。我始终坚持这样一条信念:只管做对的事,能得到什么根本就不重要。这件事使我知道一些同学把这样的事“荣誉”看得很重。
二、把事做好
我在辽宁师范大学工作了二十二年,我的工作还是不错的,我当过辅导员,学生处长,校党委副书记。当辅导员的时候,我代表全市高校青年在全市高校纪念一二九大会上讲过话;当学生处长的时候,在全省有关学生工作会议上介绍过经验,也被邀请参加过“国字号”学生处长会议;当校党委副书记的时候,我们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因为我主抓的学生工作出色获评优秀。
可是在辽宁师大的二十二年里,我的印象是没有获得几次表奖,能让的时候我都让了。
我在省里工作了八年半,自我表扬一下,我的工作也是可以的,对得起组织的信任。2009年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中央常委李长春参加了这次会议。我省作为唯一的省份介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在省里工作了八年半,没有得过一次表奖。有一次在省委宣传部开会,我们常务副部长说:“应当给你个党的优秀宣传思想干部称号”,我坚决不同意。有没有奖励,我工作该怎样干就怎样干。
三、勿图名誉
去年底我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个荣誉还是很重的,我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
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并不想要这个荣誉。此前我专门电话里跟省里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沟通过,我说就不要宣传我了。
看我没有干部级别我是怎样做学生工作的;再看我没有这些表奖我是怎样照样做学生工作的。我就想做个没有名、没有利却始终坚守在学生工作岗位,自觉做好学生工作的思政人。待我死后你们愿意怎样宣传就怎样宣传。
省里还真跟中宣部沟通了,由于部里主要领导已经批示了,就这样我被推向了全国。我从到大连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那天起,我就跟学校有关部门都讲过,什么这先进那先进的就不要报我了,我真不在意这些。我始终认为,有个学生的好口碑比什么都强。
四、何妨一让
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荣誉都是身外之物,跟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半点也不相干。
现在正是高校学生评选各种先进的时候。有个学生位同学讲,他有个同学表现很优秀,所有的主要荣誉学校、学院下到班级里的表奖都“非他莫属”。我觉得这也不是不可,做到那里了嘛。
不过若是我的话我还是想能让的时候最好让一让,何必都自己得呢?大家是个团队,谁也不能自己成功,军功章一定也有大家的份。一让,你就会海阔天空;一让,你就会简单放下;一让,你就会得到更大的认同。说到底,你今天的让,也是明天的得。怎么就知道你以后就求不着别人?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怎么知道将来你的孩子就不在人家的孩子公司打工呢?我们说大学是个团队,就是说待你毕业的时候不能只身一人孤零零地离开。怎么才能不孤零零地离开?这需要“利益均沾”的,什么好事都让你自己得了,大家怎么能愿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呢?
还有的同学为了个人的“荣誉”不择手段,比如想尽一切办法通过败坏别人的方式拉票。这里当然有推选的科学性问题,不过最根本的还是个人品行的问题。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如果年轻轻地就养成了这样的坏毛病,那将来为了个人的私利怎么能不绞尽脑汁?怎么能不不择手段?如果真是这样,那你怎么能和大家相处的得好呢?说严重些,那离监狱还会远吗?所以,一次荣誉的得失无关紧要,若是不能放平心态,培养良好的品行,那事就惹大了。
    来  源: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