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福感
什么是幸福?这是人人都关心的一个话题。
关于幸福是什么大家给出了很多标准、很多答案,真是无法罗列。不过在无数的标准和答案中,有一个标准和答案大家一定认同:幸福的人一定睡得安稳。因为凡是睡得不安稳的人一定有“闹心”的事。“闹心”的人自然食之无味,睡之不香,也就谈不上幸福了。
当然“闹心”的事也不一定都是“自找”的,有的的确是别人带来的。比如到商场买东西买到了假货;车被别人撞了,撞车那人还蛮不讲理;到饭店吃饭吃出了沙粒……不过这都是小事,没那么重要,想想“倒霉”的事不会都让你赶上。这些“强加”在你身上的“闹心”事很快都会过去,它们对你的幸福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有类自找的“闹心”着实没有必要,这就是一些人把人生的幸福建立在对名利的追逐上。你若是一心想有多大的名利能不“闹心”吗?这还能睡得安稳吗?这又怎么能幸福呢?
二、保持本心
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平语近人》第三集时康辉采访了我。我们在私下交流中康辉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从辅导员做到厅级干部,又放弃厅级职务回到学校能适应吗?
我说我的初心就是做辅导员,从来没想一定要做多大的干部。我都是“不争而得”。我在从省教育厅到学校当辅导员的时候,有个领导关心地说“没有了厅级待遇你能行吗?”我说没什么。我也不是出生就是厅级干部,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我是聪明人,我不会把我自己送进“苦海”里。我有专车的时候,我也没感到什么幸福。反而带来些烦恼。到学校开会、调研总要被“前呼后拥”着,有人还要给我开车门。我很不适应,我真想悄悄地进到校园里,开完会在学生食堂吃个饭完事了。但是我左右不了自己,常常是“被动”地安排。
我觉得现在挺好,我自己开车上班。我唱着《国际歌》上班。想想这一路走来,有组织的培养,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但是没有个人的努力同样是不行的。没有救世主,没有神仙皇帝。我来学校的时候,学校领导开始不同意我做辅导员。我说我回来就是要做辅导员的。
当教师节大会我上台领取任务书的时候,校长书记说:“你怎么也上来了?”我说“我是新入职的员工,我要服从学校的管理,我一定完成交给我的任务,当好辅导员。”那一刻我从心里感到挺好。总想要权力管别人干什么?被别人管着又怎么了?不是少操不少的心吗?我在大学一年级不是干部,但是并没有影响为同学服务,我天天打水扫地。在我参加工作后,我经常跟要求入党和当干部的学生讲,一定要从思想上解决入党、当干部的问题。想为人民服务有的是机会,不用非要有什么样的级别、非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去年底我被授予了“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个荣誉沉甸甸的。就我的本意真不希望宣传我。我跟学校和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都谈过我的想法。我说我就想做个没有“名利”的辅导员,把学生培养好。宣不宣传我都会一样做学生工作。没有这样的名利我会睡得更安稳。
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为辅导员解决“双重晋级”的问题。这是对的。一定要加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从辅导员自身来看,还是要“看透”这些外部环境。“双重晋级”是领导们想的事,我们个人不要太“当回事”。职称、级别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学生怎样评价你。你有了学生就有了一切。千万不要因为“双重晋级”而“闹心”,这样你就睡得不安稳了,你的幸福指数就要降低了。
来 源: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