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冯 刚 陈梦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及其实现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21-09-29浏览次数:2039


*****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具体要求。其中,“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着重强调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向度,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高校思政课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教学载体、整合实践教学平台、深化实践教学内容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感悟融为一体,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理论,进而促进大学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方面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1]同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居于重要地位。

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逻辑建构。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结构中居于特殊地位,为提升思政课整体育人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从理论角度认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把其看作是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网络教学相互补充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采取原著阅读、研究讨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2](P10)。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毋庸置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及延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结合理论所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进而加深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从而巩固在理论教学课堂所学的知识。

第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结构体系中,社会接触构成教学表层结构,教学内容和形式构成教学中层结构,学科传授与学习认知构成教学深层结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素材、教学问题、教学节奏等则构成教学辅助层结构,这四层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通过实施这一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从离身到具身的现代转型,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从原生到创生的价值蜕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实现从割裂到交融的策略统整,从而形成内涵式发展的教学逻辑理路。

第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的理论阐释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网络行为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必须凸显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向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或环境下通过教师及他人的帮助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情景、合作、对话和构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恰恰是要通过实施课堂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以及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构建情境、开展小组合作与对话,推动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与实际交往中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进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主要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针对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教师从学生的困惑讲起,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同时把理论内化于心。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以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发挥好“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大学生将相关理论知识外化于行的能力。

第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正确的政治立场、宏远的志向抱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要义,更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目标。借由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日常实践中筑牢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第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各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既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又有利于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得以坚实推进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在实践中实现磨练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由此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展与补充,助力大学生将理论教学所学内化于心,并在实践教学中外化于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借由生产、生活、学习实践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同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彼此相互作用、互为补充,进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绳。

第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是有效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重要武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办好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借由案例教学、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结合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等现实情况深入辨析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社会主义事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3](P2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大学生共识,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念。

3.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拓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目标实现和价值内化。为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教学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三大规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传统上以研究讨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方式为主,“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理念等不断创新,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连同观察、体悟一起“内化”,再借由实践“外化”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伴随着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改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实效日益凸显,内涵日益拓展。

首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除了理论讲授之外,更多地要求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结合理论所学开展与动手、动脑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课内辩论、主题演讲,撰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分众式教学、演习式教学等均属于实践教学方式。社会实践则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向日常行为体系和终身信仰体系转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师依托班级活动、党团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思政课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打造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提供动力支撑。

其次,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趋向多样化。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由课堂内外延展至校园内外和社会中;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课依托于各类新媒体平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拓展了广阔天地。传统的课堂教学平台与实践基地平台,加上互联网教学平台与各类新媒体平台,构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样化手段,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视野。

再次,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发展趋向纵深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日趋紧密、愈加融合,线上教学内容与线下实践内容愈发形成统一整体。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立德树人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动能,也极大提升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4]。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以教授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凸显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活动为载体,激励大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在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感悟和体验,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提升认知水平、磨练意志品质、涵养行为素养。然而,面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教育主体参与性不强、教育方法亲和力不足、教学内容模板化突出、教学平台融合度不高、评价体系结构面单一等诸多问题,进而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足的困境。

1. 教育主体参与性不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大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营造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多场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主体验、亲身感受、自由探索,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操性方法。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主动参与、主动融入并主动引导实践探索的每个环节。但实际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课程讲授、教学评价等各环节仍存在理论性有余而思想性不足、针对性较强而亲和力较弱、教师主导作用突出而学生主体性不强等问题。有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并未起到实际作用,因此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低。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编制配比事实上没有达标,师生比普遍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350,课堂教学仍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即使有通过分组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但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仍然十分有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大学生主体参与度不高。

2. 教学方法亲和力不够。伴随着网络新技术的更新迭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浪潮,适时引入高新科技元素丰富教学手段、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依托慕课平台、多媒体手段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授内容,丰富虚拟实践路径,强化师生交互效果,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和运用并不熟练,使得大学生难以融入实践教学中。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载体、形式和手段上忽略了网络技术的更新,难以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建立情感连接,削弱了实践教学实效。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拒绝使用校内外新技术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既说不出也听不懂“网言网语”,无法与大学生产生共鸣,无法拉进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亲和力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3. 教学内容模板化突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理论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通过协助、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精神,进而开发大学生的自主潜能,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自主选择、安排、实施实践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活动缺乏整体建构、连续性不强,实践内容同质化固态化现象严重。一些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机械单一,并未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修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所脱节,教学内容周延性不足,教学结构整体性和层次性不强,无法在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当前热点、焦点问题中找到平衡。即使一些新增的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强烈时代感,但内容模板化问题突出,部分教师未考虑教学对象的需求与差异,千篇一律地开展教学,引导性有余而思想性不足,学生的抬头率和参与度不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教学平台融合度不高。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逐渐向网络虚拟平台转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其场域也随之向网络虚拟平台拓展。高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开展高校信息化建设,搭建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为主题的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从而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序进行。通过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实现学分转化、课程优化、目标细化等功能,进而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此外,依托大学生班级活动、党团活动建设而开通使用的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官方微信、微博、QQ空间等平台遍地开花,虽然提升了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但是也对意识形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以慕课、易班等为代表的、实现了一网通平台建设的APP陆续问世。这些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开设的网络平台,使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呈现出活动资源分散、实践环节重复、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在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融合度不高、兼容性不强、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5. 评价体系结构面单一。总体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延续理论教学评价的方法,即采取结果性评价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为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提供较为客观的评价依据,但是对于实践教学而言,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素养的评定,评价手段显得单一、片面。从评价对象来看,评价主体、客体主要涉及校内管理者、师生等,评价对象不够多元,应增设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单位人员,如社会人士、家庭成员。从评价标准而言,大多数高校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考核办法不够完善。少数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中抄袭调查报告、开具虚假实习实训证明、捏造实践调研过程与数据等,不只违背了学术诚信道德,更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反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这种体系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评价体系发挥导向、反馈、激励作用。同时,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反向加重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应付心理,进而使得大学生更加不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从而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挥育人功能。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面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困境,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改革成效更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建设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进一步强调将实践教学作为考量课程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再次提出:“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6]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更加鲜明地强调:“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7]以上文件的出台为破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提供了路径选择、指明了改革方向。

1. 耦合理论教学与社会调查,实现知行合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在实践中推进大学生“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结合理论教学知识导向,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涵育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借由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以及大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向日常行为体系、终身信仰体系的转变,引导大学生端正认识、增强信念、提升能力。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8]。在理论知识讲授之余,充分发挥社会调查、研究、实践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发掘大学生创造力,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从而推动大学生不断地将理论学以致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实现当代大学生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2. 融汇多方力量与多种平台,聚力协同育人。*****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一步凸显合作教学导向、协同育人导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涉及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大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学校其他部门、地方企业、政府等各方沟通协作。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有效整合教师团队,将思政课专任教师、校内外兼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其他管理部门的思政骨干等教师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老中青、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协同育人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有效整合教育教学平台,将师生线上沟通平台、日常学习APP、实习实训平台、高校第二课堂等学习交流平台有机结合,依托慕课、微课、易班等校园网络平台,搭建课堂QQ群、微信群、超星课程群等日常沟通平台,拓展校园网络载体,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模式,减少同质化输出,提升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通过协同育人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确保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特别是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10],努力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赋能。

3. 建设网络资源与实地资源,优化思政环境。*****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1]。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教育领域、丰富教育途径,形成全面立体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体系。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一方面,拓展教育教学空间,形成线上线下交融的教育模式、网上网下协同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实践、开展案例教学等,进行现场思想政治教育。借由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育人实效。同时,安排大学生深入社区、工厂、农村、纪念场馆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方式,了解国情省情、感知社情民意、学习革命传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依托校园内外实践育人资源,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实践育人氛围。借由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想教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馆等,政治教育基地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纪念馆等,道德教育基地如敬老院、福利院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戒毒所等,综合教育基地如工厂、农村等,做好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课堂和实践教学课程的衔接,不断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校内外实践育人环境,形成环境育人氛围。依托网络新技术,将虚拟教学空间和现实教学空间有机结合,建设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实现以虚拟现实观察方式、全球实时互动方式、全时全域调研方式等新手段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域,不断丰富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库,形成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特殊作用。

4. 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路径,打造“翻转课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路径,积极打造以课内外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去掌握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而不必单纯地依赖于教师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要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教师在课堂上答疑解惑,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这种“翻转课堂”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注重问题导入,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问题意识,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与教师、同学一起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思政课教学模式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教育路径更宽广。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扎根实践、扎根社会、扎根中国大地,在守正中持续创新,在知识传授中强化价值引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5. 强化认知评价与情感激励,优化育人实效。为保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要从组织机制、人才机制、资金机制、环境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评价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优化教学要素、教学过程、教学实效等评价标准,可以促使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关注教学评价的实施原则与导向,通过进一步强化认知评价和情感激励,确保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做到“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12]。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认知水平,使其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借由情感激励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真正让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落地、落细、落小,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让青年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做到真懂、真信、真用。



作者:冯    刚   陈梦霖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编辑:陈杜宇

审核:丁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