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冯秀军:善用“大思政课”的三个维度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21-09-30浏览次数:1052


[摘  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课。“大思政课要善用之”是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的重要方向指引。深刻理解大思政课之“大”,善用历史资源以彰显大思政课深厚底蕴,善用国际比较以彰显大思政课宽广视野,善用社会资源以彰显大思政课实践品格,是当前善用大思政课、上好思政大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大思政课;善用;历史资源;国际比较;社会实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课。怎样建好这门大写的关键课程,怎样上好这堂关键的人生大课?*****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的“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明确要求,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深刻理解大思政课之“大”,善用历史资源以彰显大思政课深厚底蕴,善用国际比较以彰显大思政课宽广视野,善用社会资源以彰显大思政课实践品格,是当前善用大思政课、上好思政大课的必然要求。


一、“大思政课”何以为“大”


大思政课大在何处,大思政课何以为大?明确大思政课的内涵与特征,是善用大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

1. 思政课肩负攸关“国之大者”的课程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思政课建设作出过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多次就思政课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门具体课程,能够受到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这充分彰显了思政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深刻揭示了这门课程所肩负的攸关“国之大者”的特殊使命。

思政课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立教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精神底色。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P276)作为一门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课既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同时也肩负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思政课教学的双重使命,正是将其定位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根本原因。因此,思政课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能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肩负起实现党的伟大奋斗目标的历史责任,关系到我们党所致力的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是否后继有人。这是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课程使命。

2. 思政课是引领青年、武装头脑的“人生大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和“关键定向期”,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的思政课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人生大课”。青年时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决定青年的一生拥有怎样的“取景框”和“导航仪”,也将决定青年的一生“在何处用情”“为谁用力”。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引领青年发展、武装青年头脑,既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还是在此后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对青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一批批青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下茁壮成长,成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力军和时代先锋。上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人生大课”,为青年发展导航定向,这是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和宝贵经验。

思政课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的主渠道,是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必修课。学会正确认识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是每个人走出蒙昧的必修课。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P320)思政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指引青年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道,激励青年树立奉献祖国、服务人民、造福人类的大志,培育青年以人民为师、与人民同行、为人民服务的大德,引导青年突破自我中心和孤芳自赏的“小我”、成就胸怀人民和人类的“大我”,鼓舞青年砥砺意志、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担当起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乃至造福人类的大任。这样的“人生大课”,赋予青年开阔的大视野、高远的大格局、深沉的大智慧、高尚的大德行、勇敢的大担当。

3. 思政课具有贯通古今中西、联结理论实际的大视野

思政课教学要回答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大问题,就必须具有贯通古今中西的大视野;思政课要通过武装青年头脑来将“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就必须具有联结理论与实际的大视野。因此,思政课教学不是视野狭窄的“小学问”,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纯学问”,而是旨在教育引导青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视野宏大、胸怀远大的“大学问”。

思政课的大视野,体现在它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教学要求高。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为什么要求高?一是教学内容广,“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1](P378)这意味着思政课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特殊综合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二是教学内容更新快,“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1](P378-379)这意味着思政课比其他课程对教师紧跟时代、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有着更高要求。三是教学内容复杂性高,“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1](P379)这意味着思政课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复杂敏感性。上述思政课的特殊性和挑战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有贯通中西古今的大视野,要做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先生。


二、善用历史资源,彰显“大思政课”深厚底蕴


大思政课之大,要求它必须拥有贯通古今的大历史观,具有以历史为根基的深厚底蕴。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并善于记录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创造了辉煌历史并重视总结历史的伟大政党。“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营养剂”,这些生动的比喻,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鉴戒作用的高度重视。我们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厚重的近现代史,伟大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承载着不灭的历史记忆,凝结着伟大的历史智慧,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规律。善用大思政课,就要善用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从中汲取丰厚的历史滋养,彰显思政课深厚的历史底蕴。

1. 从历史中回溯初心,树立远大理想

思政课最根本的职责和任务,在于教育引导青年确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仰信念信心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党和国家“要到哪里去”的方向道路之问,也是青年“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未来之问。但这个指向未来的问题的答案,恰恰需要在“我们从哪里来”的历史之问中去寻找。正如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指出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向前走的方向和动力,蕴藏在出发时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之中。

历史中镌刻着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这一“为什么而出发”的答案。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从哪里来?中国共产党100年辉煌、新中国70多年辉煌、改革开放40多年辉煌从哪里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从哪里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哪里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从党和国家,从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奋斗和成功的历史中去寻找。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P381-382)这其中必须“讲明白、讲清楚”的“道理”,就是“道路”选择的“理由”,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在一次次攸关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道路”抉择时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前行、为什么而牺牲奋斗的根本“理由”。对这个“理由”的追问,就是对初心使命的追问;对这个“理由”的坚守,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的追问与坚守,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思想线索和奋斗线索,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何以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1](P345)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的“深处”和历史的“现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为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逻辑。善用大思政课,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特别是百年党史中宝贵的红色资源,以深厚的历史底蕴、确凿的历史事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修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必修课”,牢固树立科学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P345)

2. 从历史中认识规律,把握时代大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之所以可为后人提供镜鉴,是因为历史的兴替发展遵循特定的逻辑,有其内在的规律。人只能在规律中活动,但规律中的人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2]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兴替的规律,正是遵循规律、把握大势、更好前进的前提和基础。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历史脉络的回溯和梳理中认识把握规律,用前人遵循规律、前瞻未来、坚定信心、掌握主动的生动案例和经验智慧来教育启迪学生,增强历史自觉,把握时代大势,穿透社会迷雾,作出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在100年的奋斗实践中用无数的成功和挫折从正反两面深刻认识了一个道理,充分证明了一个结论,只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科学规律,党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反之,则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正是对科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使我们党始终能够准确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在风云变幻中始终能够深刻洞察形势时局,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抢占宝贵先机,占据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把握住社会主义兴起的世界大势,走在了时代前列;抗日战争,把握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赢得了伟大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承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世界大势,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了脚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洞察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无不说明自觉遵循规律、善于顺势而为的重大意义。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百年党史中蕴含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揭示的科学规律来指导中国实践的光辉范例,这些范例既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充分证明了从历史中发现和把握规律的极端重要性。史以鉴今,大思政课教学应善用丰富的历史资源、特别是百年党史中的生动范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在历史长河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性,自觉汲取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历史经验和智慧,认真学习运用规律来把握形势、排除干扰、保持定力、占据主动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

3.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伟大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3](P8)历史中不只有鲜活的史实,历史深处更有流传不息的伟大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思政课教学应自觉肩负起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和使命,从深厚历史资源、特别是红色历史资源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薪火传承中给予青年学生精神感召和指引。

善于挖掘历史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资源。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源泉,在百年奋斗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前赴后继的接续奋斗中,征服数不清的困难、战胜看似不可战胜的强敌、创造无数超越想象的奇迹,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思政课教学要善于从丰富浩瀚的历史素材中挖掘出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深刻解析这些精神典型产生的历史条件、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从而以伟大的精神感召激励青年学生。

善于把抽象的精神植入历史情境。随着孕育生成精神典型的时代背景转换,承载精神典型的人物主体逐渐逝去。如果不能回到这些精神孕育生成的“发生地”,对于新时代青年人来说,这些精神或许只是一些抽象符号和遥远记忆。因此,思政课教学需要回溯历史,回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精神典型的诞生地,把抽象的精神符号重新植入历史的情境,让抽象的精神具象化为鲜活的场景、鲜活的人物、鲜活的故事。“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P386)讲好这些历史故事,就是让抽象的精神在生动的故事中可观可感、可亲可近,从而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走进学生心里。

善于用时代精神激活优良传统。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依然会有新时代的“娄山关”“腊子口”,思政课教学肩负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发扬优良精神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教育使命。为此,应准确把握时代需求,针对现实问题,激活优良精神传统,让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青年身上发扬光大,鼓起他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1](P384)


三、善用国际比较,彰显“大思政课”宽广视野


大思政课之大,要求它善于将中国问题的解读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具有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更加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更加广泛、深切、聚焦。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在国际国内比较中为学生解疑释惑,在批判鉴别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1. 读懂“两个大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这是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4](P77)“两个大局”是对当前国情、世情的准确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善于洞察时代大势,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及时作出战略判断,积极占据历史主动,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战略优势。思政课教学应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和优势,善于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全面理性地审视我国和世界的辩证发展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读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关键。一要读懂大变局催生的新机遇。大变局的最大变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治理体系向协同共治转变的大趋势。二要读懂大变局面临的新挑战。“大变局深刻复杂、变乱交织,各种新旧因素、力量、矛盾相互叠加碰撞,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深刻重塑,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越来越大,世界面临重新陷入分裂甚至对抗的风险。”[5](P39)三要读懂应对变局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这些充满中国智慧的新方案,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遵循,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为世界向哪里去指出的光明前景和正确方向。

读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根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中国威胁论”不断泛起,个别国家奉行本国利益至上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政策,掀起经济全球化的“回头浪”,围堵、遏制、打压中国的态势不断加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些人担心,中国能不能抗住“极限压力测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对此,需要思政课教学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引导学生,深刻解读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的不可逆转,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面临诸多“爬坡过坎”的挑战。总之,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两个大局”中看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保持强大定力,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 讲好中国故事,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深刻理解。这既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彰显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比较。思政课教学要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善于用国际比较的方法讲好中国的故事,用对比鲜明的事实来回应那些否定、抹黑、质疑中国的声音,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揭穿谎言、澄清真相、说明道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学生经常会把国外的事情同国内的情况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就会产生一些疑惑。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1](P381)

讲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整个世界,如同一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压力测试,为道路、制度、文化各不相同的世界各国做了一次深度“全身体检”。这场世界级的“大体检”,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从多个维度进行国际比较的绝好素材。作为遭遇重大疫情袭击的国家,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经过上下同心、艰苦卓绝的奋战,交上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的漂亮答卷。与中国战“疫”骄人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医疗水平和条件世界第一的美国,由于坚持资本至上、党争至上、“甩锅”至上的抗疫政策,创造了感染率第一、病亡人数第一的惨败“战绩”。事实胜于雄辩,两相对比使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道路、制度、文化的优劣昭然若揭,彻底掀开了美国所谓自由、民主的遮羞布,粉碎了诸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攻击和抹黑。思政课要善于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在国际比较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鲜明对比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坚定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激发青年学生奉献担当、服务人民的爱国热情。

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贫困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顽疾,面对贫困的态度、反抗贫困的成绩,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同时也是思政课进行国际比较的绝好素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抗在肩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个世纪以来,始终初心不改,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带领14亿人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6]中国战胜贫困的伟大实践,必将作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而永载史册。这段与贫困顽疾展开伟大斗争的人间奇迹,是思政课教学的宝贵素材。思政课教学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段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听,也讲给所有渴望免于贫困、渴望美好生活的世界人民听。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既要放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与贫困作斗争的漫长历史中去讲,也要放在人类反贫困的全球视野中去讲,特别要在与那些具有典型参照意义的国家的比较中去讲。在鲜明的国际比较中,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中国减贫事业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更加充分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和强大力量。


四、善用社会资源,彰显“大思政课”实践品格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突出的问题导向、浓厚的现实关怀,而非所谓书斋里的“纯理论”,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学术”,这是由思政课自身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任务所决定的。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P385)思政课教学必须扎根社会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充分彰显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品格和现实关怀。

1. 拓展内涵,把社会资源引入思政大课堂

善于吸收社会实践中的生动素材来丰富思政课教学。首先,教材的有限性和完成性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吸纳社会实践中的丰富资源。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是思政课的基本特性。而思政课教材容量的有限性和教材出版的完成性意味着,教材既难以包揽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也难以跟随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而及时更新。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及时吸纳社会实践中的丰富案例和素材,以此来联结和弥补教材与教学之间的“空场”。其次,思政课教材向教学的转化要求必须以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来推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和对接。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遵循,为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素材;教学是教材的转化,需要教师的二次创作。抛开教材,教学可能会迷失方向;囿于教材,教学则会陷入照本宣科。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7]教材向教学的转化,实质上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将抽象理论认知运用于实践实际的过程。社会实践中的生动案例,正是理论联系实际所必不可少的“材料”。第三,社会实践中的鲜活案例,是增强思政课教学现实针对性和亲和力、感染力的重要原料。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困惑,往往来自于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及时将学生最关切的鲜活事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既能有效提升思政课解疑释惑的课程效用,也能极大提升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指数”。

善于吸纳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走上思政课大讲台。思政课是一门集知识讲授与价值引导、言传与身教于一体的课程,也因此对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囿于自身工作岗位和工作领域的限制,工作和生活阅历有一定局限性。为此,可根据课程特定教学主题需要,将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领域、具有独特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的社会各界代表人物请上思政课讲台。实践证明,这是弥补思政课教师队伍局限性、增强思政课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效果的有效举措。例如,一些学校邀请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英雄模范、改革先锋、领导干部、青年榜样,一些重大事件、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参与者、亲历者、制定者等走进思政课课堂,请他们结合教学内容、结合鲜活案例,分享切身经历和感悟体会。这种特殊形式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可以激起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共情通感,有效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 拓展时空,让思政课堂走入社会大天地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7]传统的思政课堂,有规定的时间、指定的教室、固定的桌椅、既定的教案,以及确定的答案,这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思政课,极易陷入空洞说教和机械灌输,具有难以避免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事实上,在思政课有限的课堂时空之外的广阔社会生活,是一个可以有效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学时空的大天地、大课堂。让思政课堂走入社会大天地,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树立大课堂理念,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课堂。只要具有育人的资源和功能,能够承担育人职责和任务,就是广泛意义上的育人大课堂。质言之,不论校园内外、课堂内外,只要具有育人功能,就可以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政教育资源,激活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其社会化思政课堂的育人功能。以此大课堂理念观之,各地红色根据地、纪念馆、博物馆、历史人物故居,各类民俗文化纪念日、各类历史事件纪念日,各种大型庆祝活动庆典仪式、纪念活动仪式,各类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实验室、实验场、展示地,等等,都可以成为承担育人功能的思政课大课堂。这些社会大课堂,由于具有突出的情境性、生动性、感染性,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是学校思政课堂非常重要的辅助和补充。

拓宽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投身大实践,在社会大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古语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8](P292)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侧重于系统性的知识和理论传授,学生的理论学习,尚停留于仅仅从思想上或概念上“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这只是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只有“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才是完成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即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更重要的飞跃。因此,完整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是系统理论讲授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如此方可完成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闭环。

基于此,学校和社会应通力协作配合,针对学生理论学习特点规律和思想认知发展需要,搭建和拓展与学校思政课课堂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平台,如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支教、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平台,让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的广阔大天地、社会大熔炉、实践大课堂中,以实践为基,以人民为师,经风雨、见世面、练本领、长才干,在实践实干中了解国情民情,在奉献服务中培育与人民的感情,让青春在社会大天地间的淬砺磨炼中抒写无悔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7] 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8]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冯秀军,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编辑:陈杜宇

审核:丁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