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曲建武:坚定教育信心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11-21浏览次数:181


    我在从省里回到学校做辅导员的时候,有的领导跟我讲:现在的学生不好带,你带的学生要是出事了怎么办?我想,只要工作细致些,学生一定会听我的,这就不会出事。如今我带的学生圆满毕业,他们没有出事,他们已经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毕业前他们说:老师,四年里我们没少吃您的饭,能不能我们请您吃顿饭。

    我说:这万万不可,我要请你们吃最后一顿饭。

    就这样我个人出资为学生们举办了像样的告别晚会。学生们感谢我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四年里也没有一个学生给我弄得心烦意乱的。学生们说:我们会想您的,我们一定会回来看您的。我说:老师也会想你们的,我会在这里等你们,只等你们等到连端一杯水的气力都没有。每每想起那些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心里总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总是会给我的内心增添几分教育的信心。

    我时常听到有的同志讲,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立的一代,不愿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我们有代沟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不管什么时代,哪有不愿接受教育的学生?即便是今天的学生也是如此。试问有哪个学生扛个镐头来到了学校?他们挖了一条和老师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这样的学生吧?即便有,也是我们教育者挖的,怪不着学生。

    一些教师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教育,不能很好地教书育人;有的辅导员也是不能切实担负起大学生人生导师的任务,总是抱怨学生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没有很好地从自身找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怎么能把你放在心上?你不在乎学生,学生也就自然不能在乎你了。有的同志工作还没做,便打退堂鼓,便想学生不会听我们的,这只能使代沟越深。

    大家常用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来探讨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教育的主动性,有教育信心,要有教育的原动力。你若没有信心、你若没有原动力,你怎能摇动”“推动”“唤醒一棵树?”“一朵云?”“另一个灵魂?

    我从参加工作起,就对教育抱有坚定的信心。我相信,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有一种不教育好学生誓不罢休的精神;有一种爱生如子的情怀,学生就一定会听我们的,就一定会跟我们走。我的教育信心被我三十六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复证明着。就在前两天,在我给一所高校大学生做报告后,我在我的公众号后天看到这样一段话:

    “尊敬的曲教授您好!

    真是不知怎样感谢您,也不知我哪来的勇气给您写下这些话。可以说我本来以为我的心已经死了,我再不会向别人述说我内心世界的想法,可是此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要把我的心里话说给您听。

    我是个内向的孩子。这内向首先是我个人原因造成的,但是也与外界环境分不开。从我懂事的时候开始,我所听到的声音都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来到大学后,看到的差不多都是在为自己忙乎的同学,老师告诉我们的和我在上大学前听到的差不多,就是学好专业,将来找个好工作。我迷茫过,甚至低沉过,我问过我自己:读大学就是找个工作了事?那天听了您的报告,我的心胸豁然开朗。您说竺可桢校长告诉他的学生们: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与此时降落道德准则,切记:异日逢有作弊机会是否能磨而不磷、涅而不淄,此乃现代教育试金石也。您告诉我们要以德立生、以德立学、以德立业,这使我懂得了人生要有追求,不能只想自己在哪里工作,要想能为祖国做些什么。请您放心,我已经清醒过来,我知道了我的路在哪里,我要往哪里走,我一定积极向上,绝不能枉费了一生。

    再次谢谢您!

    读完这封信,我的眼前仿佛闪现着一个坚强的身影,一个奋力前行的身影,我相信这个身影一定会走得很远、很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教育的信心。这信心不只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工作中,更关系到我们的学生能否继往开来地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使命呼唤担当。我确信,只要我们充满坚定的教育信心,就一定会引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紧跟在我们身后前行。

    来  源: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