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国际视野下“双一流”建设学术论坛在珠海举行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8-12-10浏览次数:104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背景下,在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新阶段,2018128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国际视野下‘双一流’建设学术论坛”在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国际视野下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闵维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满生、张双鼓,澳门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宋永华,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志平,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使馆教育处前公使衔参赞岑建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李东翔,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何晋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浙江大学校长助理傅强,珠海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邓练兵,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松寿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国内百余所高校、中学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等300余人参会。

    在闵维方的致辞中,他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性。今天,我们以广阔的世界眼光、深刻的国际理解研讨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当前的国际战略态势,认识大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我们应尽的责任,对于我国更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国际环境挑战,具有重大意义。他进一步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更加注重教育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全局性的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要把培养和发现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放手让青年人施展才干。科学的重要发现许多出自青年,必须为青年人成才创造条件。在大学办学理念上,我们应该研讨如何形成更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土壤,我们不但要能够造就和吸引人才,而且要让他们能够不断成长并开花结果,不断产生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使得我们的大学能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思想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最后,他再次衷心祝愿此次学术年会和论坛圆满成功,取得具有开创意义的丰硕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双一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贡献。

    李东翔在大会致辞中认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势而成立,成立三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总会和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他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加强学术研究品质,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以服务求生存、求发展和赢未来。最后,李志平为大会致辞,他感谢专委会将如此高规格的学术论坛放在横琴举行,简要介绍了横琴新区的基本情况,并欢迎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到横琴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简短开幕式后举行了学术年会主旨报告,报告由孙霄兵主持,分别由岑建君、林建华、高松、徐飞及宋永华为大会作主旨报告。岑建君发言题目为《若比较中美教育,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系统、客观阐述了中美教育在多方面存在的差距,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强度以及评价制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他认为,在教育强国建设阶段,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差距并积极努力,以多种手段促进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林建华以《大学治理》为题,从大学的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等多个视角认识大学治理的重要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高松以《面向未来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为题,系统阐释了当代世界社会变革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并以博雅教育的视角为着眼点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徐飞以《回归与创新:培养“五有”拔尖创新人才》为题,从回归、创新和育人三个维度深刻分析了人才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要培养“五有”拔尖创新人才。最后,宋永华以《一流大学教育需要一流中小学教育》为题为大会作报告,分别从当代世界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状、一流中学教育与一流大学教育的衔接、英国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特征。他认为,“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流的基础教育,教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128日下午,四个平行分论坛同时召开。来自国内30余所高校的相关学者、知名中学校长等,分别从“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校长与院长的视角”“‘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现代书院制育人”““‘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对标及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流中学教育与‘双一流’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与会者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等问题,在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碰撞中得到了理论与实践上新的认知。

    分论坛后召开了简短的闭幕式,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主持人分别就各分论坛发言情况作了简短小结。最后,宋永华致闭幕辞并宣布本届学术年会完满闭幕,他感谢了本次年会承办方及会务组各位成员的辛勤劳动,并希望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能够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和教育强国战略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承办,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协办。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