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平安夜,大学生无人不晓。有一次在做报告的时候我问在场的大学生,有没有不知道耶稣生日的?从学生的表情上能看出来他们觉得这还是个问题吗?不知道耶稣的生日岂不是天外来客?可是我接着问有没有知道孔子生日的?从学生的表情中同样可以看出来他们很木然,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他们一个个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没有多少人知道孔子的生日。
这些年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商业活动的推动,平安夜、圣诞这样的节日,被“炒作”的“红红火火”、“深入人心”,大学生们也乐此不疲。
反观我们的一些红色节日,像“五四青年节”、“国庆节”,若是不组织,恐怕过不起来了;毛泽东同志的生日就在12月26日,大学生却很少给他过生日;还有上面提到的与耶稣相比,知道孔子生日的人比知道耶稣生日的人要少的多。
我们不是“排外主义”者
不是一味地反对西方的节日,文化是一种人类的共同现象,一切优秀的文化都要大力的传承和发扬。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大学生们加以了解,从中吸取合理的成分,这未尝不可,这也是对外来文化应当抱有的科学态度。我跟我的学生讲过,对外来文化可以微笑、可以握手、甚至可以拥抱,但是绝不能躺在人家的怀抱,那样就失去了独立性,那还怎么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事实上一些大学生对西方的文化还缺乏这种科学的态度,对外来文化不加取舍的一味拿来,更有个别的学生对西方文化情有独钟,甚至导致到对宗教的崇拜,把耶稣看成万能的“救世主”,对他顶礼膜拜。
有次在网上,有个大学生跟我聊到宗教问题,他说他就信仰上帝。我说:“你为什么信仰呢?”他说:“上帝是公平的。”我跟他说,上帝并不公平。《圣经》里说,上帝造完人后后悔了,他想把人类毁掉,怎样毁掉呢?发大水。上帝转念一想,他还有个叫诺亚的好哥们可不能被淹死。于是,他让诺亚做了一艘船,把全家人和财产放到船上,结果上帝发大水把别人淹死了,诺亚一家却活了下来,这也就是“诺亚方舟”的来历。上帝是平等的吗?“拉关系”、“走后门”,“任人唯亲”就是从上帝那里开始的。我说这些不是我杜撰的,是《圣经》里写的。后来这个学生说我讲的有道理。
也有的大学生相信命运,由对宗教的迷信导致到祈求上帝的保佑。
上帝怎么能保佑你呢?《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生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大学生们应当懂得,打倒你的只能是你自己。我们作为过来人深有体会,没有奋斗就没有一切。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就是一种麻醉人的鸦片。你们千万不要太当真,以免误了自己要走的路。尤其是不能相信邪教。多年前有个大学生相信了邪教,结果在广场上自焚,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教训极为深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大学生一定要记住孔子的生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记住毛泽东的生日,增强文化自信,过好我们自己应当过好的传统节日、名人生日。要积极追寻、传播、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自己在精神上变得强大起来。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在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合理元素的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世人更多地知道孔子的生日、毛泽东的生日,了解、熟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然我们就会忘祖、忘根,我们的民族就会“漂浮不定”,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平安是福,“平安”这个词还是不错的,在此祝大家平安吉祥、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