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灵魂?
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全国政协会上看望参加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岂不也是这样?
灵魂是什么?就是前行的方向;就是价值观;就是不懈的动力。说的具体些,就是要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很多辅导员讲:他们很忙。看看他们都忙些什么呢?基本都是些吃喝拉撒睡的事。我知道这也是他们不情愿的事。可是你再抱怨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大学制度还不完善、工作界域还难以清晰的情况下,这只能靠你内在的自觉来克服这些。做不到吗?是有难度,不过只要你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恐怕你就会有“危机感”“紧迫感”了。
不会总是这样下去的。一点点都会好起来。现在的辅导员工作比我们那时的环境、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们那时就有牢骚、抱怨的,结果他们都把自己抱怨下去了。今天如果你还总是在牢骚、抱怨的话,落下去的一定非你莫属。
相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定会越来越得以重视。这是因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被认识清楚;这样的人应是什么样的人会越来越被认识清楚;这样的人怎样才能被培养出来会越来越被认识清楚。
二、仍有差距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在校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天的高等教育质量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离实现中国梦需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有些学生在灵魂境界上还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还没有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当中。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怎样解决?
我经常讲这个观点: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
育人需要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这是对的。但是,这还是着重从教育理念上来说的。术业有专攻。事实上每个人所起到的育人作用是不一样的。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这个定位是很高的。人生导师是干什么的?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管灵魂的,也就是管大学生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观的,管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东西。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样,那还要辅导员教师干什么?这个观点我也常讲:有些辅导员如果没有了那些吃喝拉撒睡的事又能干什么?所以,一个辅导员如果不能从内在自觉上认识到自身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灵魂塑造上的差距的话,那就会出现“温水煮青蛙”的效用,等你缓过神来已经来不急了。
(二)辅导员一定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有灵魂的人。这就需要有能培养有灵魂的人的人。
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锻造成这样的人。不管怎样变化、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心中一定要有定律: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增强自身的品德因素,把塑造学生的灵魂放在第一位。不然你就不是在做“份内”的事。你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应付一阵子。若是年龄大了?组织上不给你找地方,自己也会忙乎找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你还没有培养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的、最本质的东西: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导师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一定意义上讲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越有说服力、引领力。像现在这样“娃娃”导“娃娃”的状态早晚要被改变的。因为这样是不可能建设起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的。
来 源: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