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8)正式出版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3-20浏览次数:300


    2018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创新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年度,在全社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环境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不断推进。在此背景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组织全国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知名专家、中青年学者共同研究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8)》正式出版了。该书旨在梳理2018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成果,把握学科年度研究进展,总结学科年度研究特点,明晰学科年度研究不足,展望学科未来研究趋势。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7)》的出版开始,该系列著作引起学界和社会较大反响,持续追踪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冯刚: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规律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取得了丰厚成绩。40年来,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时代发展特征、中国发展大势、人的思想行为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不断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扩展和深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充满活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变化特征,探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指向,对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变化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源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深化,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积极回应实践领域出现的新课题,在诸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蕴涵、内生动力、质量评价等领域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与历史发展同步,积极反映中国改革发展大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变化的主要特征,集中展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与历史发展同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它与党和国家的建设、改革事业同步,与我国历史发展同向同行。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获得长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党和国家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围绕科学化这一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新世纪的新挑战。在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下,随着中央十六号文件的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创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热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新时代以来,结合国内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理论创新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开始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积极反映中国改革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在鲜活生动的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适应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也在积极反应我国鲜活生动的改革发展大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客体、方式方法等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围绕这些客观的改革发展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国内外发展环境、青年学生时代发展特征、新时代教育载体和方法、质量评价、政策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热点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新时代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这就为在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科学原则的同时,为在新时代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创新,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赋予了更为明确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更加确切的时代要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加强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并且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中,不断探寻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使命和要求相符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规律。为此,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党的理论创新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框架的完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党的理论创新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培育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是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指南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新成果同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行,相关内容的深化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些内容都在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升华中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要完善理论框架,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随着学科的科学化进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史上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指导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认识到,社会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内容就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的知识体系。[3]P228)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发展,面对中国改革发展实际、教育对象时代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也面临着完善和发展理论框架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框架要体现时代性,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坚持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完善中提质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框架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体现中国实际与发展大势;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框架要积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的新情况,积极服务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使理论与实践实现更好、更充分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要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客观变化一方面有利于人们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如何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教育对象的时代特征、客观实际以及利益需求,对其进行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对科学理论提出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从来不是空对空的研究,它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问题导向、前沿意识。因此,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实践前沿,在实践领域的现实需求中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在研究热点中体现价值指向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P742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5]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要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6]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向新时代,不断探索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尤其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有思想的行动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关注前沿,追踪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热点研究的成果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理论工作者注重理论的深化研究,有些实践工作者偏重实践创新探索。这就往往会造成一些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脱离实际,一些实践工作者的实践工作上升不了理论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过程中,要摆脱这种思维局限,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密切关注实践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也要努力提升理论思维和研究能力,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关注前沿,追踪热点问题。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P289)对于学科研究而言,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集中精力进行重点攻关,对于学科创新发展和研究队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要善于把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问题,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7)》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一方面反映出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把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惑。对此,要密切关注理论动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及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焦点前沿进行及时准确的把握,同时密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成果转化。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成果转化较好理解。但有人会质疑,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成果转化的问题么?答案是肯定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确实存在成果转化,这种转化就是将实践基础上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客观的实践指导,使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在关注热点的基础上,将热点研究转化为现实、客观的实践成果。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应用于具体的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工作理念、深化教育内容、创新育人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能力[N].人民日报,2015-01-25.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冯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6]黄蓉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原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8)团结出版社2019年版,作者冯刚系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