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分荣幸能代表上海高校和同济大学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于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这是总书记亲自主持的里程碑式的会议。座谈会上,总书记发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的号召,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战略性指引,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在倍受鼓舞的同时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我想结合这个命题谈谈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着重做好哪几件事。
高校思政课是学校思政课的“最后一公里”,是“重要的事情讲三遍”的第三遍,也是学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后阵地,因此,思政课教师在修炼必要的政治素养、知识涵养、道德修养,符合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素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贯通和施力。
纵向而言,高校思政课既要承接中小学又要联结社会现实。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做好贯通各学段课程内容的研究,推动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要敢于面对社会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个前沿阵地,不是象牙之塔、不是桃花源,在复杂问题面前,思政课教师要乐教、善教、潜心育人,要守正创新,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
横向而言,高校思政课要善于衔接其他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衔接校内各支队伍。思政课要在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开展有益探索,做好思政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推动形成横向结构合理的课程格局,贯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待、学生的期盼,思政课教师须增强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