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明确使命担当,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教授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3-26浏览次数:322

 318日,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很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些都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使我们更加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如何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并把它落细落小落实?我认为主要有这么三点:第一,要有一颗红心。这颗红心就是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第二,科研和教学两条腿走路。良师必定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这就要求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科学、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第三,思政课要追求三讲。讲政治,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讲科学,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讲故事,我们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来  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