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每周网络热点参考(190407)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4-08浏览次数:136

摘要:

  一、教育部要求高校领导深入基层引发关注

  二、年轻人拒绝“996”运动:青年已成中风高发人群

  三、新人类本质:复读机、鸽子精、真香怪、柠檬精

  四、节日的“变味”

一、教育部要求高校领导深入基层引发关注

 舆情概况:近日,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委书记、校长,要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高校领导班子每名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形势政策课,每周至少“面对面”接触学生一次。

 舆情反馈:一是媒体认为该通知是对“高校师生脱节”现象的拨乱反正。人民日报:高校有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倾向,有师生交流脱节的现象日益严重的趋势,今天反过头来重思“教育之本还是育人”,并以切实行动把日渐疏离的师生连接起来,这样的拨乱反正之举应该多一些。二是指出领导的工作重心是其无法体察学生的主要原因。钱江晚报:高校主要领导,一般最关注的是为本校多争取办学资源,与学校学科排名最相关的科学研究往往最得到关注,也占用了学校领导更多时间。因为世俗意义上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且出成效周期太长,所以不少高校领导只求正常教学人才培养秩序维护好、不出事。三是网友表示落到实处的“面对面”才会发挥它应有的功效。@面向太阳阅读201507:面对面不要流于形式,要心与心的碰面才是重要,只有师生之间再无距离,才能谈得上立德树人宗旨能落到实处。四是认为高校领导担任老师是份内之举。钱江晚报:在中国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有党政分工,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两者首先是老师”。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担起“全校学生的老师”的职责,是分内之举。

二、年轻人拒绝“996”运动:青年已成中风高发人群

 舆情概况:326日,一位实在受不了“996”工作制的程序员,在程序员最流行的网站GitHub写下了一段话,并发起了名为“996.ICU”的开源项目。所谓的996是指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引起了关于互联网乃至其他行业加班的讨论,截止20194612:00,微博话题#996.icu#阅读量874.7万。

 舆情反馈:一是报告表明近年来90后已成中风高发人群。中国青年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 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这意味着,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了,中风真的不再是“老年病”。二是提出“失败学”成为青年群体的“解毒剂”。@淮然:随着老龄化的来临和社会阶级的固化,不少年轻人满足粗茶淡饭的生活,不愿再拼搏。这实际上是一种“失败学”,它认为世界上99.99%的人都是失败者,我们要承认失败,要看透被大肆鼓吹的成功学的虚伪性,降低欲望。三是认为追求自由化工作逐渐成为全球趋势。澎湃新闻:人们已经厌倦了传统的物质成功标志,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实际幸福感和内在价值感。在这样的诉求下,僵化的全职上班制度越来越不符合人们的心意,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及平衡的工作和生活关系,是选择工作时最重要的因素。四是专家质疑996工作制合法性。央视新闻:法律人士介绍,从劳动法的角度看,996工作制可能涉嫌违法。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等相关规定,企业要实行不同于标准工时制度的特殊工时制度,则需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批。

三、新人类本质:复读机、鸽子精、真香怪、柠檬精

 舆情概述:近期,一网文《真香、鸽子、柠檬精、复读机……谁都逃不过人类四大本质》引起网友的热议,重新提出了“人类四大本质”:复读机、鸽子精、真香怪、柠檬精。复读机形容喜欢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人,最常用的按键是Ctrl+CCtrl+V。鸽子精则是那些总能找到理由放别人鸽子的人。真香怪指对某事物一脸抗拒,后来一经尝试却爱上的人。柠檬精的说法源于电竞圈,原指“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心极强的人。这篇网文阅读量达10+,在看数3061

 舆情反馈:一是媒体指出新人类本质是网民消解“孤独”的自嘲性表达。腾讯传媒:为在复杂多变的社交环境中谋得一席自在,网友熟练掌握自我嘲讽的技能,和马克思抽象的概念型表达不同,新人类本质描述的是切切实实“我”本人,更加符合网民贴切的心理和行为表达。二是机构认为新人类本质的传播方式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北大新媒体:新人类本质在传播过程中被模仿,成员在虚拟社区内完成社交互动,在“另一个自我”的照射下,得到情感的认同。然后有愈来愈多的人加入,拥有无数个被大众认可的命题。三是自媒体认为“人的本质是复读机”是青年寻找安全感的过程。下沉科技评论:在安全感需求阈值之下的人会更倾向于跟集体保持一致,促进与他人建立关系,获得安全感。比如一个活跃的微信群就是一个能够获得高情感回应的社交场合,用户在群里可以通过复读和被复读的回应的情感回应来与群友建立关系并获得安全感。四是媒体认为新人类本质的探讨其实是青年自我认识的结果。三联生活周刊:新人类本质的探讨,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就像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四、节日的“变味”

 舆情概况:41日,愚人节当天,网上疯传浙江大学《关于2019年春季学期大学物理实验暂停教学活动的通知》,称有同学反映物理实验产生偏差,经学校勘察,教学楼发现“大量金矿”,遂封楼停课、开采矿藏。现已出现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个版本谣言。截止201946日,微博话题阅读量总计为60.3万。引发人们对节日变味的讨论。

 舆情反馈:一是认为现代化发展模式淡化了人们的节日传承。豆丁网:传统节日大都根植于农耕文明,以饮食文化和物质需求为标志,所主导的情感是家庭团圆,恪守“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现代生活难以为其提供实现的主客观条件,使得节日传承难以实现。二是指出要警惕愚人节变造谣节。网易新闻:每年愚人节前后,网络都会成为谣言的重灾区。这种谣言一旦发布,将会以势不可挡速度传播。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所以大家在娱乐的同时,也应遵守一些“游戏规则”。三是认为“舶来节”过度的商业炒作使得节日内涵变淡。文化学刊: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 许多舶来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在这些节日中,打折促销商家比比皆是, 歌厅夜总会家家爆满。这些洋节虽无假日的礼遇, 但是却已成为商家和众多城市年轻人心目中的名牌节日,以至于“节日”一度成为人们吃喝玩乐的代名词,缺乏内涵。四是认为现代社会快节奏、大压力的生活降低了人们对节日的期盼。人民网: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便不再对月饼、粽子等有兴趣;温饱解决了,就降低了昔日对“穿新衣、戴新帽”的期盼;生活压力大导致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专注于节日习俗。

来  源:福建师范大学小葵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