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第245期:文科中的研究与写作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6-03浏览次数:165


    对于理工科的人来说,区分研究和写作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因为他们的研究跟写作本来就是区分开的,理工科的研究就是做实验,写作就写论文,但研究与写作的区分对文科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文科的人做研究是要看文献的,写作也是要看文献的,所以想让文科的人把研究跟写作区分开,会有比较大的困难。平时我在跟我们的学员交流时发现,大部分学员在研究与写作观点的扭转上存在问题,大多数人都区分不开研究与写作。但是,如果大家想要想把一篇论文写好,就要把研究与写作区分开,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如果你没办法区分开研究跟写作的话,那么,在你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也有很多的观念是你没办法去理解,没办法去执行的,所以能正确区分二者是一个大前提。

    第一,研究是写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作离不开研究,没有好的研究也就没有好的写作,但好的研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写作,它不是写作的充分条件。研究跟写作有很大的关系,但研究跟写作是两码事。如果我们将文科的整个研究与写作过程和理工科的整个研究与写作过程作对比,同样都是在写作之前做实验,只不过理工科做的实验是用仪器做出的数据,文科的人大都是通过看文献的方式,再加上思考,得出一个结果。比如,在哲学里面有一个思想实验,大家可以反复去假设和提问,然后再反复论证所提的问题到底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去研究?为什么在做课题时,都会让你去写做这个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因为这也是动手之前的必须要做的论证工作,其实这也与理工科的人搞实验类似。总之,大家不能贸然就进入到写作环节,在进入这个环节前应该有一个研究过程。对于大部分文科的人来说,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非常严重,就是研究跟写作两个过程同时进行,比如有的老师准备写论文,在还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情况下就开始看文献了,一边看文献一边想论文写什么,这就是研究与写作两件事情同时进行。他们并不是先看上半年的文献,半年之后才开始写论文,对大部分人来讲不是这样的,即使很多人明白研究与写作是两码事,但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情况也常出现。从观念上来讲,这是对文科作者写论文来说很不利的一点,这个观念转变的越早越快,就越有利于论文的写作。我在前几年刚提出这个观点时,有非常多的人都是反对的,他们认为这是在胡扯,离开了研究怎么能写作呢?但实际上,我并没有讲离开了研究可以写作,我只是在讲研究和写作是两码事。再退一步讲,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把研究跟写作区分开才是一种常态。我记得在以前的讲座中,我专门分析过,为什么国内有很多人区分不开研究跟写作?原因有很多,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原因,也有当下学术环境的原因等,这些原因都导致我们混淆了研究与写作的关系,让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变成了一个东西,但这不是常态。从国外大部分国家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这种情况不是一种常态,是不正常的。

    第二,写作对研究的反作用大于研究对写作的作用。甚至在某一些情况下,写作是可以脱离开研究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搞研究也可以写论文,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如果真的能够实现,会让我们写论文的效率大大提升。以往我们为了写论文,在文献环节,我们都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做了很多的无用功,很多人在写论文这件事上就是因为卡在了文献环节,导致迟迟写不出论文来,活迟迟没不能动手写论文,这个情况特别多。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当然不是讲这种特殊情况的,它主要还是来想提示大家,写作可以反过来对研究产生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比研究对写作的作用体现的要更明显一些,这个观点国外一本关于论文写作书籍中的观点。写作会倒逼研究,写作对研究的反作用要大于研究对写作的作用,比如对文科的人来说,研究和写作是同时开展的,你不知道研究什么,也就意味着你不知道写什么;你不知道写什么,就意味着你不知道研究什么,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开展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先写起来,先不要去看文献,先不要去研究,先写起来的效率会大大提升。

    作  者:周传虎,学术写作大讲堂创始人

    来  源:学术写作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