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石书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的四个维度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6-04浏览次数:192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关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质量、研究价值四个维度。要从夯实理论功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专业理论、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抓强理论研究主体;从明确学科归属、把握本质要求、加强专题研究、拓展交叉内容等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内容;从提高学理含量、掌握科学方法、遵守学术规范、力求观点创新等方面提高理论研究质量;从推动理论深化、回应现实课题、发挥导向功能、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展现理论研究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学术支撑。为了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关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质量、研究价值四个维度。

  抓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体

    研究主体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直接决定着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首先要抓强研究主体的竞争力。

    (一)夯实理论功底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里面的一个二级学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夯实理论功底,就是要真正弄懂、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能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地解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只有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能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才能自觉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体竞争力的理论底气。

    (二)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1]这些话虽然主要是对党员干部讲的,但同样也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潜心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体竞争力的定力所在。

    (三)强化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体竞争力的专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努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话语。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主要由两支队伍构成: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这支队伍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但那些研究较窄的学者和研究生,仍然需要从整体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二是相关学科转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者、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兼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党政管理干部等其他研究人员,他们中间有的具有相关理论背景,有的实践经验丰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缺乏专业理论支撑,不能实现相关学科理论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转化,就难以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认可。

    (四)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体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可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一是要练好科研的基本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是要增强科研敏感度,善于了解掌握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注焦点,并及时进行思考和研究。三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善于以新的视角、依据、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性研究,成为创新型学者,这样才能增强理论研究的前沿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断扩大学术影响,提高科研“硬实力”,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于研究内容的竞争力。研究内容的竞争力,既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正确把握上,同时也体现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深化上。

    (一)明确学科归属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相关理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竞争力的学科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正确把握中心内容与边缘渗透的关系,把研究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心内容上。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虽然学术性也很强,但如果研究内容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甚至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参考文献和引文都没有,就很难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无法谈及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竞争力。

    (二)把握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2]9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必须鲜明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决不能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更不能掉入西方淡化意识形态性的话语陷阱。要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话语自信;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话语自信;区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话语自信。

    (三)加强专题研究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竞争力,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专题研究。专题内容要在提高亮度、深度、厚度上下功夫,这样才有竞争力度。提高亮度,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大课题、热点问题,这样才能够站在学术前沿,形成开拓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深度,就是对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挖掘和比较充分的理论论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提高厚度,就是以已有成果为基础,对研究专题进行持续性、多角度的研究,形成专门性的系列研究成果。通过加强和深化专题研究,形成有竞争力的研究特色。

    (四)拓展交叉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边界和学科定位,但研究视域是开放的,要加强与相关学科内容的交叉研究。拓展交叉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重点内容开展研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具有综合性,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要注意吸收和运用。二是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内容。国外虽然很少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不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论,值得研究和借鉴。在与其他学科对话比较中,通过比较参照系所获得的知识、理论和启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质量

    理论研究具有竞争力,既需要一定数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注重提高研究质量,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要解决好“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

    (一)提高学理含量

    学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应有之义。所谓学理,是指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学理性,一般是学术性、理论性、科学性的统称。无论研究者下了多大功夫,研究内容多么重要,如果缺少学理性,也难以成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学理性的基本要求在于:一是要打好理论基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能够体现学术研究的专业理论支撑和参考文献的权威性等。二是要加强逻辑论证。任何理论研究都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对自己所提出的见解或问题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三是要具有理论高度。理论研究不同于实践报告和经验总结,其理论性较强,是对研究内容和思考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提升,因而要善于由实践层面上升为理论思考。

    (二)掌握科学方法

    研究方法科学、可行,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首先要掌握和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等。同时,还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形态性、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注重运用方法时的以下原则: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二是正确运用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机吸纳与综合运用,不能简单地“嫁接套用”。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注重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研究的针对性。而且,必须提高调查研究的合理性,要在调研内容设计、问卷发放对象和数量上进行合理安排,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否则,研究的结论就会缺乏准确性和说服力。

    (三)遵守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学术规范包括话语规范、选题规范、研读规范、方法规范、论证规范、行文规范、署名规范、引文规范、道德规范等。”[3]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反映了学者开展学术研究中严以律己的严谨态度和学术品格,关系到学者的声誉和信誉。学术规范是理论研究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同样需要严格遵守这些学术规范。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是不会有很高质量的。打造有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必须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决不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

    (四)力求观点创新

    创新点,是提高理论研究质量的重要突破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一般性的、重复性的研究,泛泛而谈,缺乏新意,肯定是没有多大竞争力的。如何才能实现观点创新呢?一是要选题新颖,不是老调重弹。新的选题容易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产生新的思考。二是要视角独特,不是千篇一律。新的视角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研究成果。三是要内容开新,不是低水平重复。新的内容可以推动理论研究的与时俱进。四是要见解独到,不是人云亦云。合理的独到见解是观点创新的直接体现。通过加强创新性研究,形成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整体层次和水平。

  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有没有竞争力,最终体现在研究成果的价值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理论贡献方面,也包括它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推动理论深化

    任何有竞争力的理论研究都应当在某个方面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弥补研究空缺和薄弱环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二是通过系统化研究,深化一些理论问题的本质性、规律性认识;三是通过对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开拓研究领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的有关思想。在新时代,就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并以此为指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回应现实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只有敢于直面现实问题,才能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现实问题面前出现的所谓“失语症”和在一些人眼中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错误看法。一方面,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定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回应时代课题、满足时代需要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着重研究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比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还包括全球性问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等时代课题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另一方面,要敢于直面实践课题。实践无止境,理论研究也无止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的,决不能只顾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要不断研究和回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三)发挥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传播,对人们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而,必须发挥好它的导向功能。一是要发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导向作用,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引领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要发挥在价值观领域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加快成果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以来,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颇有建树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许多研究成果仍然止步于专著、论文、获奖阶段,尚未进行实践转化和应用推广。为了充分实现其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者、有关领导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推广,及时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理论、方法手段、措施、制度乃至方针、政策”[4]。一方面,要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功能,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工作规划、实施育人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只有加快成果转化,才能实现学术成果的现实价值,提高理论研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 以严和实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N].人民日报,2015-09-13.

[2]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4] 颜吾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两个重点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原载《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