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培训

曲建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克服掉“三多三少”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6-18浏览次数:322

    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同志总是喊大的:

    动不动就要建构模式,构筑体系,搞大而全;就要建话语体系;就要发高端论文;就要创新,像似离开了这些,就不会做思想政治教育了。

    这些都有必要,但是这不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到的,况且也没有必要都这样来做。就像要建一栋大楼,如果每个人都搞设计,那谁来盖楼?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说学生能够接受的话,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创新。

    以前我说过,谈话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可是我们有些同志这边早把它丢到了脑后,那边却在一味地强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走进学生心灵,可是如果我们把精力都放到了发论文上,那还哪有时间保证进心灵任务的完成?再说这些高深的理论学生又能看到多少?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熟悉对象,这就要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把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学生就会像一株株小树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这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文件里、会议上“解放”出来,落地有声。千万不能总做那些“喊起来重要,做起来必要,忙起来不要”的“聪明事”了。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去“库存”(积压的问题),补“短板”。

    2004年8月,“十六号文件”就下发了,要求按照1:200配备辅导员,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配备问题,到今天又有多少高校配齐了?

    “十六号文件”还提到给辅导员评教师职称,2016年底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辅导员教师评职的问题,又有多少高校至今一线辅导员连一名副教授都没有?连人都没有,谁能相信这是重视?

    都弄些“娃娃”导“娃娃”,谁能相信这是在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这又怎能保证辅导员成为大学的人生导师?又怎能让人放心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完成?把说的时间用来做吧。不用总是去寻找发现问题,先把摆在眼前的急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了,这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的重要一环。

    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是心灵的唤醒,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摇动另一棵树?这需要教育者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推动力哪里来?

    仅仅靠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是不行的,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给予学生的教育。学生不傻,你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为什么不成为那样的人呢?学生绕着你还能成为像你希望的那样的人吗?

    给学生做样子。要求学生做什么,教育者就给学生打个样;引领学生前进,教育者就要走在学生的前面高喊跟我来!你若落在学生后面,学生注定走不远。马克思不只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还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的斗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属性。邓小平同志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知行合一”,这里告诉我们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千万不能成为只照学生的“手电筒”,要求学生做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才能言行一致。


来  源: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