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北大论坛(北马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发布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发布时间:2019-06-25浏览次数:567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19年6月22日,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北大论坛(北马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开幕。北马论坛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论坛,旨在为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博士生提供具有学术理论深度和时代感的学术交流平台,面向文本,面向历史,面向当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化研究,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次论坛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下设十个分论坛,覆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几乎所有方面。此次论坛是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的学术盛会,共有来自全国的青年学者130余人,博士生110余人,学术期刊20余家,发言人数达270余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闫志民、安启念、李成旺等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主席台嘉宾主办方供图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致辞,青年学者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期刊代表《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张剑副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做了发言。论坛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研究员主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致开幕词。首先她代表北京大学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教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向参会人员表示感谢和欢迎,并介绍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目标规划。孙蚌珠教授指出,青年代表着我们伟大事业的未来,青年人决定了我们未来事业的模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做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研究者、信仰者,我们就该心怀敬畏、肩负使命与勇于担当,义无反顾地走进这座恢宏的理论大厦。举办北马论坛,就是要开阔视野,锻炼科研能力,增进思想感情,从而增强我们的学术自信、学院自信、学科自信以及教师自信、学生自信。最后她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们寄予厚望和鼓励,希望凭借北大的优势搭建平台、聚合力量,一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共同事业做好、做大、做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致辞  主办方供图

  郗戈教授作为青年学者代表,进行了题目为《对话<资本论>的时代意义》的发言,从三个维度阐明了与《资本论》对话的时代意义。郗戈教授指出,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复杂内涵,我们要在以下三个维度与《资本论》对话:与经典著作《资本论》对话、围绕《资本论》进行跨学科对话、以《资本论》为中介与时代对话,从而立足社会主义的发展,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发言主办方供图

    《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张剑副研究员作为期刊代表做了发言。她从《马克思主义研究》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理论性与现实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相统一的办刊宗旨切入,指出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原则,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鲜明的革命性、人民性和阶级性的特点。随后她从期刊编审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以及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布局谋篇等问题进行解读。最后,她重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张剑副研究员发言  主办方供图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围绕北马论坛的宗旨和精神进行了发言。刘军教授首先阐述了中国近代发展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三个阶段,总结了中国现代化演进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他随后提出北马论坛的首要精神特质在于思想,其次在于青春朝气。最后,他感谢年长者对后学的提携和培养,同时希望青年学者向年长者学习。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发言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结束后,十个分论坛分别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邱德拔体育馆同时举行。师生围绕各自主题展开激烈而精彩的学术研讨。

分论坛一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二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三现场 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四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五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六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七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八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九现场主办方供图

  分论坛十现场主办方供图